从“自由斗士”到“欧盟刺头”,欧尔班如何重塑小国匈牙利?
2025年的冬天,对欧洲来说,恐怕比以往都要寒冷。
曾经的欧洲火车头——德国,正深陷“去工业化”的泥潭。高昂的能源成本和失败的经济政策,甚至在去年11月直接导致了朔尔茨联合政府的垮台。
旁边的法国,日子同样不好过,经济增长疲软,社会问题不断。可以说,从2022年那俄乌战争开打以来,整个欧洲都在为自己的“政治正确”支付血的代价。
但凡事总有例外。
就在欧洲的心脏地带,有一个国家,不仅能源管够,工业投资还拿到手软。
他的领导人,不仅作为唯一的欧盟首脑,去北京参加了“一带一路”论坛,而且还和当时西方领导人都避之不及的普京公开握了手。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就在前几天,11月7日,又跑去白宫,和刚刚重返白宫的特朗普关上门,“谈笑风生”了6个小时,拿回了全欧盟里独一份儿的能源豁免权。
这个人,就是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维克托。
一个被布鲁塞尔的官僚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欧洲公敌”。
![]()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从2022年俄乌冲突到今天,欧尔班这个欧盟眼中的“异类”,是如何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纵横捭阖,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的?
又是怎么从欧盟、中美俄四方势力手中,同时榨取出最大利益的?
玩转欧盟,拿否决权当提款机
2022年俄乌冲突一爆发,整个欧盟上上下下,从冯德莱恩到各国议会,都陷入了一种“政治狂热”,就是要给乌克兰送钱、送武器,不惜一切代价。
但欧盟这个组织,从成立之初,就定死了一个规矩——但凡涉及到外交、预算、制裁这种重大决策,它需要27个成员国“一致同意”才能办。
这,就给了欧尔班天大的机会。
布鲁塞尔的官僚们,早就看欧尔班不爽了。
从2022年开始,就以匈牙利“不民主、法治倒退、搞腐败”为名,启动了一项被称为“法制条件机制”的程序,冻结了匈牙利总计超过220亿欧元的凝聚基金,和104亿欧元的RRF复苏基金。对此,欧尔班的应对方式,简单粗暴到近乎无赖:
你们不给我钱,我就不给乌克兰钱。
于是,从2023年到2024年,我们看到了在整个欧洲外交史上都少见的一场“极限拉扯”。
2023年底,欧盟急着要通过一项对乌克兰的500亿欧元“超级援助”计划。到了12月的峰会,26个国家都同意了,结果就欧尔班一个人站起来,直接一票否决。
布鲁塞尔当场傻眼了。
这笔钱如果通不过,欧盟“团结援乌”的形象就彻底崩了。
怎么办?
只能谈判,妥协。
就在峰会前几天,欧盟委员会顶着巨大的压力,火速宣布解冻给匈牙利的102亿欧元资金。
欧盟的意思很明白——钱给你了,该松口了吧?
结果欧尔班更狠——他钱照拿,否决权也照样用。
![]()
结果这一扯皮,就是两个月,这场僵局一直持续到2024年2月的特别峰会。
欧盟26国领导人被逼到了墙角,甚至威胁要动用“核选项”,剥夺匈牙利的投票权。
眼看戏演得差不多了,欧尔班才终于松口。
但他又提了个条件:这500亿可以给,但必须每年都进行一次评估审查。
这是什么意思?
这等于把“一票否决权”变成了“包年VIP”,他每年都可以拿这个借口再“勒索”一次。
更具戏剧性的是,最后投票的时候,欧尔班为了“维护欧盟的团结”,甚至都没举手。投票那天,就在所有领导人准备举手时,欧尔班“恰好”说自己要去喝个咖啡,就走出去了。
而他前脚刚走,后脚投票“一致通过”,算是间接给了所有人一个台阶下。
看明白了吗?
欧尔班是在用欧盟的规则,狠狠地羞辱了欧盟。
他把对乌克兰的援助,变成了自己从布鲁塞尔提款的ATM机;
他不在乎什么“欧洲价值观”,他只在乎匈牙利的钱袋子有没有装满。
![]()
东线布局,死保能源
如果说,在西线拿捏欧盟,只是欧尔班的“开胃菜”,那么在东线一心向东看,就是他的“主菜”。2022年冲突爆发后,欧洲最时髦的词是什么?“能源独立”。
德国首当其冲,不仅切断了“北溪”管道的廉价天然气,更是在2023年4月关掉了自己最后三座核电站。这种“自废武功”的“政治正确”操作,换来了什么?
换来了德国工业电价飞涨,巴斯夫这样的化工巨头都扛不住,只能关停工厂、外迁跑路。
曾经那个强大的欧洲发动机,现在正在痛苦地“去工业化”。
就在德国“用爱发电”,工业体系快要崩溃的时候,欧尔班在干嘛?
他走上了一条和其他欧盟成员国完全相反的路。
他干了三件让布鲁塞尔和柏林都“高血压发作”的事情:
第一,保石油。
当欧盟气势汹汹地禁止进口俄罗斯海运原油时,欧尔班在谈判桌上寸步不让,硬是为匈牙利拿到了“豁免权”——俄罗斯的石油,可以通过“友谊”输油管道的南线,源源不断地流进匈牙利。
![]()
第二,保天然气。
当别人都在满世界抢美国的高价液化天然气(LNG)时,欧尔班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的长期合同,不仅没停,反而还在2022年战后“额外增加”了购买量。
就在11月14日,欧尔班刚宣布:
他要就“欧盟2027年的天然气彻底脱钩计划”,把欧盟给告上欧洲法院。
第三,保核能。
欧盟对俄罗斯制裁了几千次,但就是不敢动核能。
为什么?因为欧尔班又挡在了前面。
他顶住所有压力,坚持和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合作,继续推进帕克斯二期(Paks II)核电站项目。这个项目现在进展顺利,马上就要浇筑第一罐混凝土了。
欧尔班的逻辑很简单:德国可以为了“政治正确”而挨冻破产,但匈牙利不行。
意识形态不能当饭吃,廉价、稳定的能源才是工业的血液。
他保住的,是匈牙利未来十年工业发展的根基。
押注中国,拿捏美国
有了廉价能源这个“巢”,欧尔班开始引“凤凰”。
这只凤凰,来自东方。
当布鲁塞尔和华盛顿高喊“去风险”、“脱钩”的时候,欧尔班在干什么?
他在疯狂地“加深绑定”。
政治上,2023年10月,他是唯一一个飞到北京,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欧盟国家领导人。经济上,他更是抓住了欧洲产业变革的命门——电动汽车。
欧尔班看得很清楚,德国的宝马、奥迪、奔驰都在匈牙利设了工厂,但他们从燃油车转向电动车,缺什么?缺电池!
那缺什么,我就给你补什么。
欧尔班直接把中国电池以及电动车供应链的龙头,一股脑儿的都“请”到了匈牙利:
2022年8月,宁德时代宣布投资73亿欧元,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建设100 GWh的欧洲最大电池厂。
![]()
2023年底,比亚迪宣布,将在匈牙利建立欧洲第一家中国新能源汽车整车厂。
现在,这两家工厂都在全速推进:
宁德时代的工厂即将投产,比亚迪的工厂也预计在今年底前启动生产。
欧尔班在欧洲的心脏地带,为中国打入德国汽车工业内部,造了一个“产业收费站”。
他把匈牙利,变成了连接德国汽车和中国电池的“超级枢纽”。
但这么干,等于把布鲁塞尔和华盛顿全得罪了。
尤其是2022年到2024年的拜登政府,简直“恨透”了他,曾公开指责欧尔班“寻求独裁”。
美国驻匈牙利大使——大卫·普雷斯曼,更是在匈牙利公然资助反对派媒体,被匈牙利人称为“美元左翼”。
面对超级大国的施压,欧尔班怎么办?
他做出了职业生涯最大的一场豪赌:他公开押注特朗普!
当全欧洲的政客都在和拜登“秀恩爱”时,欧尔班从2022年开始,连续三年跑去美国参加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CPAC)。他公开喊话:
“特朗普总统,回来吧!让美国再次伟大,给我们带来和平”。
![]()
从今天的结果来看,他又赌赢了。
2024年11月5日,特朗普击败哈里斯,重返白宫。特朗普不止一次的说欧尔班是他最好的朋友。我们来看看欧尔班这个“头号粉丝”,拿到了什么回报:
回报一:能源豁免。
就在上本月7号,欧尔班访问白宫。特朗普当场拍板,给予匈牙利通过“友谊”和“土耳其溪”管道进口俄罗斯能源的制裁豁免,至少未来一年的能源供应是保住了。
回报二:金融庇护。
就在11月12日,美国和匈牙利宣布建立“金融护盾”。
这是一种货币互换协议,相当于实打实的政治背书了——这就是特朗普在毫不掩饰地告诉布鲁塞尔:你们敢用金融手段(比如冻结资金)欺负我的小弟,我就用美元给他兜底。
当然了,特朗普对欧尔班这么纵容的背后,肯定不止是交情,这里面也有特朗普需要他这个“刺头好朋友”来撬动北约、分化欧洲的战略目的。
欧尔班这一把,又赢了。
就这个纵横捭阖的外交实力,就连卢卡申科和埃尔多安看了估计都会自愧不如。
![]()
小结
从2022年俄乌战争到今天,欧尔班这三年,每一步都走在刀尖上。
当欧洲的“圣母”们为了“价值观”,不惜牺牲本国工业,让人民挨冻时,欧尔班的反其道而行之被他们骂成是“普京的特洛伊木马”。
当美国的“民主党”试图在他的国家搞“颜色革命”时,欧尔班被他们骂成是“独裁者”。
但他真的在乎这些骂名吗?
他不在乎。
他只在乎匈牙利的能源够不够用,工厂有没有订单,人民能不能吃上饭。
他不是单纯“亲东方”,更不“亲美”,他只是100%的“亲匈牙利”。
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他的位置本该是棋子,可他硬是把自己仅有的优势最大化发挥,最终甚至成了可以左右局面的关键玩家。
他把自己变成了那个谁也绕不开的“地缘枢纽”和“关键筹码”。
在当今这个日益混乱和撕裂的世界里,欧尔班的这种高超技巧和“六亲不认”的务实精神,也许,才是小国突围、获取最大利益的唯一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