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姨立冬那天兴奋地炖起了羊肉汤,还特意煮了红枣桂圆粥,想着给家人补补身体。谁知,第二周复查时,她原本平稳的小乳腺结节竟略微增大。邻居听了都奇怪:“冬天多补,多吃滋补食品,不应该好吗?”
李阿姨苦笑着摇头:“没想到补得太猛,也会堵出问题。”
这是冬季常见的现象。在中医看来,结节和囊肿不是突然形成的,它们是身体内痰湿、瘀血、肝气郁结长期积累的结果。
![]()
冬季阳气内收,气血流动缓慢,如果平日饮食过于温补,脾胃运化不佳,痰湿易凝,结节便逐渐有形。
医生提醒,冬天不是只补不养的季节,而是调理体质、清理淤堵、平衡阴阳的关键时期。合理选择食物,顺应季节规律,才能让体质慢慢改善,结节也会有收敛迹象。
一、吃对三类食物,给身体清淤排毒
【黑色食材温肾助阳】
中老年人手脚冰凉、腰膝酸软,可多选择黑色入肾的食物。黑豆、黑芝麻可煮粥或打成豆浆,核桃和板栗每天一小把温补而不燥热,枸杞配红枣泡水,滋阴而不厚腻。
![]()
羊肉可偶尔炖汤,暖阳气,调血脉,但不宜天天食用,否则痰湿会积。
【根茎类食材健脾化痰】
脾胃运化正常,体内水湿才不堆积。
冬天可以多吃山药、红薯、南瓜和胡萝卜。山药蒸着吃或煲汤,健脾补肺固肾,被古医称作“平价人参”。红薯和南瓜可代替部分主食,暖胃通便,胡萝卜炖肉更香,且胡萝卜素易被吸收,助于肝脏排毒。
【润燥食材滋阴生津】
冬季寒风外袭,室内暖气充足,常见白天怕冷、夜间口干咽燥,这是阴液亏虚的表现。津液不足,血液黏稠,痰湿更容易凝结。
白萝卜是冬季良药,顺气消食、化痰散结;莲藕清热生津,炖汤清甜可口;银耳百合羹加入少量冰糖,睡前喝一小碗,润肺安神;梨子炖水,缓解咳嗽咽干。
![]()
合理搭配这些食材,可在不增加负担的情况下清理体内湿气,让结节有所软化。
二、立冬后一定要少碰的三类食物
生冷寒凉伤脾
冰淇淋、冷饮、凉拌菜、生鱼片,这些食物寒性重,会削弱脾阳,使水湿堆积。脾阳受损,痰湿更易凝结。冬天吃水果也要讲究,西瓜、梨、柿子偏寒,体质偏寒的人最好加热后食用,别当作常规主食。
油腻甜黏加重湿痰
年糕、汤圆、炸丸子、奶油蛋糕、红烧肉等,虽美味却难消化,增加脾胃负担。脾胃失运,水湿停留,痰湿凝聚在体内,结节便会加大。
![]()
很多人吃后胸口闷、舌苔厚腻,这是身体在提示内部堵塞。日常冬补,更应选择清爽易消化的食材。
发物与高碘需节制
已有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的人,对发物和高碘食物要格外注意。发物如虾蟹、公鸡、羊肉、韭菜、辣椒,会激发内热,加重病情,这些不是不能吃,而是节制、偶尔为之即可。
三、中老年人平安过冬的三大秘诀
头脚保暖,防寒入体
晚上用40℃左右热水泡脚15分钟,可加入艾叶或生姜促进血液循环;出门戴帽子围围巾,睡觉穿袜子护脚踝。小小保暖,能减少关节痛、血压波动、心脑血管意外。
![]()
顺应天时,早睡晚起
冬季天黑早,天亮晚,顺应这一自然规律,早睡晚起,有助于阳气收藏,提升身体自我修复能力。
晚九至十点睡,早七点后起床,保证充足睡眠,气血循环平稳,为结节消散提供良好内部环境。
运动宜缓,微汗为宜
冬天不适合剧烈运动,跳广场舞或快走可以,但要保持微微发热、略有汗意即可。
太极拳、八段锦、室内慢走、原地踏步,每天30分钟,让血液循环畅通,疏通经络,不耗散阳气,帮助气血温养全身,让结节疏松不再积聚。
注明:文中所提姓名均为“化名”,切勿对号入座。
本文仅供参考,描写的医疗知识真实有依据,但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建议;同样并未影射任何事情,仅作科普。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其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