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这个国家现在面临的情况挺严峻的,说它在快速衰亡一点都不夸张。过去几年里,伊朗在跟以色列的对抗中连连吃亏,花了大把钱和时间培养的海外代理人,比如黎巴嫩的真主党、加沙的哈马斯,还有叙利亚的阿萨德政权,全都遭重创,有的直接瘫痪了,有的彻底完蛋。这不光是军事上的失败,还直接影响了伊朗的整体稳定和经济。伊朗的领导层一直把以色列当成头号敌人,但现在看来,这种长期对抗已经让伊朗自己元气大伤。
水资源危机是伊朗衰亡的最明显标志。伊朗是个干旱国家,但现在的问题已经到了临界点。2025年,伊朗全国的水库水位急剧下降,根据官方数据,19个最大的水库快要干了,其中三个已经完全没水了。超过一半的大坝容量不到40%。例如,德黑兰附近的拉蒂扬水库本来能存9500万立方米水,现在只剩900万立方米,缩水超过90%。地下水层也因为长期过度开采在塌陷,德黑兰每年下沉几毫米,这直接威胁到城市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
这个水危机不是只限于首都,整个国家从北到南、从东到西都受影响。乌鲁米耶湖曾经是中东最大的湖,现在几乎全干了,只剩一层盐壳,风一吹就扬起尘暴,影响周边居民的健康,导致很多人迁走。全国280多个城市面临极端水压力,比如亚兹市在2025年3月供水完全中断,得靠水车和瓶装水维持一周。乡村情况更糟,好几百个村庄的井干了,只能等卡车送水。土地下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铁路轨道变形,建筑物开裂,有些官员甚至警告说,德黑兰和其他城市可能很快面临“零水日”。
![]()
1940年代末,伊朗当时的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去美国看了胡佛大坝,回来就决定在伊朗搞类似工程。他引进了美国的灌溉和钻井技术,让农民能从地下抽水。但伊朗的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北部卡斯皮海附近雨水多,像纽约那样湿润,但中央高原和南部年降雨很少超过100毫米,还集中在10月到3月。国王推动建坝和改道,把水从湿润区调到干旱区,还在中央高原建了石油化工和钢铁厂,这些厂特别耗水,全靠从别处调水。
1960年代的土地改革进一步加剧了问题。国王把大地产分给小农,鼓励用机械化,还补贴他们挖深井抽地下水。伊朗传统的古纳特系统用了上千年被抛弃了,农民改用电动泵,抽水速度快得多,但地下水补充需要几千年,结果就是过度开采。到1979年政权变了之后,情况更糟。1980到1988年的伊拉克战争让国家引入配给制,领导层强调自给自足,疯狂扩建大坝和井。革命前全国井不到8万,三年内就翻倍,还规划了几百个大坝,大多集中在中央高原。
战争结束后,伊斯兰革命卫队没了军事任务,转去搞建设。他们成立了卡塔姆-阿拉比亚公司,专门建坝和隧道。还有伊朗水电资源开发公司设计项目,马哈布古斯公司负责游说批准。这仨公司其实是一伙人,全是政权内部的。他们用老旧的西方蓝图建坝,几乎不做环境评估。结果就是为了挣钱建了一堆坝,水从河流改道去喂卫队控制的工厂和工业,农业和居民用水被挤压。
![]()
1996年,在胡齐斯坦和伊拉姆省启动的55万公顷项目,政府征地,把卡伦河水转给工业农场。2011年,戈特万德大坝建好后,盐层渗出,把下游河水变咸,影响阿拉伯少数民族的农田,本来那是伊朗最肥沃的地区之一。但建坝的集团赚了33亿美元。到2012年,伊朗有316个大坝,2018年翻倍到647个。扎扬德鲁德河被过度改道,现在常常干涸,伊斯法罕这个第三大城市的水源大打折扣。乌鲁米耶湖上游的坝截断了河流,湖水没法补充,周边农业用地从革命前的30万公顷增到70万,但流域年供水只有40亿立方米,需要45到50亿,农民只好非法挖井。
从2002到2015年,注册井从46万增到79.4万,还有成千上万非法井。伊朗占全球人口1%,却抽了全球地下水9%。原有的5000亿立方米化石水丢了2000亿,剩下的多是咸水没法灌溉。尽管井数增了50%,但抽水量反而降了10%,因为水快没了。半数含水层 critically low,德黑兰等六个城市是全球下沉最快的43城之一。全球下沉警戒线是年4毫米,伊朗很多地方是10厘米,有些达31厘米。伊斯法罕地下有2700平方公里虚空,像10米深的洞,地铁站、清真寺、学校全在风险区,2025年9月报告说40所学校已经拆了。
伊朗的水基础设施效率低得离谱。90%的水用于农业,但农业只占GDP 12%。灌溉效率只有30%,邻国伊拉克和土耳其是50%。城市供水损失25-30%因为漏水和老管子,发达国家不到10%。国际制裁限制了技术进口,核计划和支持区域冲突让伊朗没法升级设备。2015年核协议缓解了些制裁,但多出来的钱又去建坝了,没搞改革。结果伊朗年用水是邻国土耳其的两倍,人均可用水从1979年的4500立方米降到2020年代的1100立方米。
![]()
气候变化让情况雪上加霜。过去30年,伊朗气温升1.8摄氏度,是全球平均的四倍。从2020年起连续五年干旱,年降雨减30%。未来几十年,气温再升2.6摄氏度,降雨再降35%。伊朗作为石油大国,温室气体排放高,可再生能源不到1%,全靠油气,人均CO2排放全球顶尖,却是最易受气候影响的国家之一。
阿富汗的塔利班也添乱。哈里鲁德河从阿富汗流到伊朗,供马什哈德这个第二大城市用水。但2021年塔利班上台后建帕什丹大坝,2024年蓄水,下游友谊大坝几乎干了。希尔曼德河有1973年条约,保证伊朗年8.2亿立方米水,但2025年只给了1亿。卡马尔汗大坝2025年2月启用,汉蒙湿地干涸,尘暴毁了农业,逼人迁徙。阿富汗也遭干旱,塔利班说先顾自己。2023年,两国士兵在希尔曼德河边打起来。2025年,伊朗开始大规模遣返阿富汗移民,一个月内赶走110万,总目标是400万,说他们是间谍,但其实是施压要水,还能少养人。
水危机还放大伊朗的民族矛盾。伊朗像老帝国,中央是波斯人,四周是少数民族:西部阿塞拜疆人、库尔德人、洛雷人、阿拉伯人,东南俾路支人。东南水短缺助长俾路支分离主义,武装冲突难控。胡齐斯坦阿拉伯人怪政府污染卡伦河,转水给别人。洛雷斯坦洛雷人说水被偷到伊斯法罕。西北乌鲁米耶湖干了,库尔德和阿塞拜疆人抢资源。如果危机继续,这些矛盾可能爆发。
![]()
伊朗政府到现在还没有效对策。能源部想在波斯湾和卡斯皮海建海水淡化厂,用管道送水到内地,但要花巨资和时间,腐败让钱流失。真正需要的是改革:限井数、减补贴水密集作物如稻米、放弃完全自给自足、把钱从区域冲突转到水管理、优先居民用水。但卫队和内部利益集团从中获利,挡着路。总统马苏德·佩泽什基安2025年说要重建被炸的核设施,却很少提水危机。
除了水,伊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也推着它衰亡。通胀高企,货币贬值,失业率高,尤其是年轻人。制裁让石油出口难,收入锐减。人口老龄化,出生率低,医疗和教育系统压力大。女性权益受限,引发抗议,但镇压严厉。COVID-19后恢复慢,旅游和投资少。跟美国的紧张关系持续,核计划让国际孤立加深。
伊朗的衰亡不是一夜之间的事,是政策失误、腐败、气候变化和地缘冲突累积的结果。如果不改,未来几年可能有更大动荡,城市动荡,民族分裂,经济崩溃。伊朗现在这些问题像定时炸弹,随时爆。希望他们能找到出路,但从当前看,路越来越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