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炳添最后一战,青黄交替时刻,实验室里的秘密计划。
2025年全运会男子4×100米决赛,广东队最后一棒选手冲过终点时,电子屏显示38秒01。观众席上,有个穿红色运动服的男人转身向看台挥手,他就是37岁的苏炳添,刚完成职业生涯最后一场比赛。观众手机闪光灯亮成一片,像黑夜里的星星。
![]()
苏炳添第一次破10秒是2015年北京世锦赛,当时他跑出9秒99。两年后又把成绩提升到9秒92。2021年奥运会半决赛,他9秒83打破亚洲纪录,站上了奥运百米决赛跑道。这次全运会,他主动要求跑第一棒,说要帮年轻人争取更多加速空间。
![]()
比赛那天,他起跑反应时0.151秒,交接给第二棒时领先对手3米。颁奖时,他把金牌挂到18岁小将脖子上。第二天新闻说,广东队实现全运会三连冠,而苏炳添正式退役。
![]()
现在他成了暨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在学校实验室带团队研究短跑动作。他们用3D捕捉技术分析起跑角度,编了本《短跑技术解剖图谱》。他说要找出能跑进9秒80的苗子,已经有12个孩子被挑中,都是14岁以下,百米速度在10秒30内。
![]()
记者去采访看到,苏炳添办公室挂着两张照片:一张是东京奥运起跑瞬间,另一张是他和小学生击掌。实验室里放着数据分析屏,记录各种跑步参数。有次在学校操场,他蹲着教学生起跑姿势,阳光照在他白头发上。
![]()
全运会闭幕式放了他的职业生涯集锦,最后定格在年轻队员拥抱的画面。观众席又亮起闪光灯,就像比赛那天的告别。现在他跑去中学做讲座,日程排得很满。有人说他像垫脚石,让后来者站得更高。
![]()
实验室深夜还亮着灯,年轻教练们在讨论数据模型。广东队新队员已经开始训练,他们知道有个秘密计划正在执行。苏炳添说跑道有终点,但传承没有。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