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我特别羡慕生活在农村的哥哥,我在县城长大,平时只能玩一些丢沙包、跳皮筋的游戏,每次妈妈带我回老家,我哥总能带我玩一些精彩刺激的游戏,爬树捉知了,在小河沟游泳,去田地抓蟋蟀捉蜻蜓,每次我都恳求妈妈让我在老家多住几天。
为了弥补我小时候的遗憾,现在我会时不时主动带自己的孩子回农村感受自由自在的生活,可是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孩子每次都说无聊,住不了一天就想回去。
我慢慢感受到,现在农村孩子的生活和我小时候向往的生活已经截然不同了,尤其是这三点最为明显。
01 被手机消解的户外运动。
说实话,我家孩子开始接触《蛋仔派对》是有次过年回老家跟邻居哥哥学会的,在此之前她拿着平板只会接触《洪恩识字》、《洪恩思维》这种知识型APP。
不是说玩平板游戏不好,只是我发现现在农村孩子几乎不在户外探索了,他们对春节放烟花、逛庙会不感兴趣,完全沉浸在手机短视频和游戏里,几个孩子坐成一排,一人一个手机,手上打着游戏嘴巴说着网络热梗,看的人心焦。
现在反而是城市的孩子户外活动更多一些,他们周末有触手可及的科技馆、博物馆、游乐场,父母会带着他们去采摘、野炊、徒步,让他们从手机里逃离出来,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说得直白点,就是城市的孩子见了更多的世面。
当然,这个世面不是只有靠砸钱才能实现,向上求索是一种世面,从广博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也叫世面,这些都是城市爸爸妈妈一直在追求的事情。
02 被老人和留守儿童占据的“空心村”。
我一个好朋友嫁到了农村,她生完孩子后和老公外出打工,留下孩子和爷爷奶奶在老家生活。
他们村里孩子少,小学没有生源,只能几个村的孩子集中到一个村办小学读书,爷爷奶奶每天接送不安全,孩子从一年级就开始住校。
有一次,我朋友给我发了一张她孩子的作业题,那道题的题目是用“如果......那该多好”来造句。
孩子的作业本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如果我没住校,那该多好”,“如果我爸爸妈妈能陪在我身边,那该多好”。
我朋友说看到这两句话再也绷不住了,满满的心酸,她质问自己,把孩子放在家里出门打工真的挣到钱了吗,没有,钱也没有,孩子该有的陪伴也没有。
她不是特例,现在农村依然有很多留守儿童,有句话叫“我搬起砖头就抱不了你,放下砖头就没钱养你”,也许,很多农村孩子的父母,都被困在了这句话里。
03 农村孩子身上没有松弛感。
农村孩子董宇辉有次接受采访说:“我身边认识的大部分农村长大的孩子,不管以后取得多大的成就,其实骨子里还是有一些自卑”。
而城市孩子身上反而有一种松弛感,不管考得好不好身上有没有钱,他们都挺从容的,他们有被托举的自信。
最后,现在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最大的差距不是物质,而是养育着的认知和情感投入。
如果父母对孩子有同样的情感投入,那么就不会有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的区别,很可惜,大多数人的现实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