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冬的净月高新区,寒意渐浓,却处处跃动着发展的热力。长春万达茂即将正式对外营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吉林医院等项目正抢抓工期、加快建设,净月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肆季南河等景区精心筹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新雪季……
作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长春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示范区,净月高新区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迎难而上、拼力而为,统筹推进稳增长、提质效、推改革、防风险、惠民生。全区经济顶压向前、运行平稳、稳中有进,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新突破,交出了一份厚重而精彩的发展答卷。
![]()
2025—2026新雪季,肆季南河岸线公园将打造“长春粉雪嘉年华”(夜景效果图)
01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发展质效持续攀升
在长春万达茂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加紧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室内滑雪场已经开始造雪,这座备受瞩目的第四代商业综合体,即将成为长春城市东南方休闲购物娱乐的新地标。
大项目的“加速度”,正是净月高新区经济发展的生动注脚。今年以来,净月高新区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开复工净康城、东北石油局科研服务中心等5000万元以上项目115个,推动万达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肆季南河)、安贞医院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招商引资成效同样亮眼。净月高新区今年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420次,预计完成省外合同引资额120亿元,超任务目标41%,全年签约项目105个、总投资273亿元,招引一批优质项目落地扎根。
消费市场的持续回暖,为经济发展增添了鲜活气息。以政府补贴、业态创新、品质升级、老字号培育为突破口,净月高新区借助市区两级消费券的乘数效应,发放使用汽车消费券4252.5万元,不仅让市民得到实惠,更拉动限上社零额增长816.29亿元,特别是在长春市“秋日畅行”汽车促消费活动中,市级消费券使用额度、交易总额居全市首位。商品房促销月活动中,创新实施的“回迁安置转房票安置”政策广受好评,首批发放房票 1211张,成交住宅807套9.1万平方米、车位(库)399个,成交额9.5亿元,实现了民生保障与市场活力的双赢。
文旅融合发展,则让净月高新区人气高涨。冬季,第23届中国长春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赛事规格和规模创历届之最。夏季,肆季南河岸线公园成为热门打卡地,开放以来累计接待游客361.1万人次,全网话题量突破2亿。全年组织开展欢乐跑、艺术季、音乐节等文旅活动百余场,长影世纪城“山海奇妙夜”更是凭借沉浸式体验荣登长春游玩榜单第一名。截至10 月末,全区主要景区景点及文博场馆接待游客1435.3万人次、收入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7%和60.2%,创历史新高,更入选2025年旅游产业赋能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经济发展的韧性,来自精准有效的政策支撑。今年以来,净月高新区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增量政策,出台经济向上向好发展若干政策等一揽子措施,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将首次突破500亿元,增长5.5%,实现了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
![]()
亿航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在净月潭景区试飞。
02
科技创新活力迸发
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长春芯光产业园内,科研成果陆续转化;吉智产业园内,科研项目不断取得新突破……在净月高新区,创新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今年以来,净月高新区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出台资金管理办法以及创新券、科技创新、科技产业园区专项“1+3”系列政策,立项省市科技计划项目51个,获批省市科创资金3935万元,构建起全链条创新支持体系。
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带来创新生态的焕新向好,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落地生金。净月高新区深化“校政企”协同,如今,长春芯光产业园已入驻企业63家,吸引投资2.3亿元,推动成果转化35项,年营收将破6亿元;吉智产业园入驻企业34家、中试项目30个,培育高企9家,成果转化19项,申报专利67项。
高科技企业矩阵扩容壮大的同时,净月高新区还编制《科技产业项目专家库建设方案》《科技产业合作园区指导意见(试行)》,试运营科创服务平台,构建起“多形态载体+多元服务”的孵化体系。如今,辖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增至21家,在孵企业789户,孵化面积达30.02万平方米,省级工信孵化基地总数达到18家,推动91户企业获批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主体活力迸发。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净月高新区持续优化人才服务,省级D类及以上人才达到663名,300套人才公寓启动分配,发放“购房安家补贴”536万元,让人才在这里安心安身安业。
![]()
长春农博园内的“宝莲灯”机巢,是无人机的“老家”。
03
新兴产业强势崛起
新质生产力聚势赋能
立足产业发展新赛道,净月高新区的数字经济、高端制造、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尤其是数字经济的提档加速,已成为该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聚焦长春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示范区建设,该区已初步构建“一镇四谷多园区”格局。如今,紫东太初大模型创新中心已落地运营,长春算力中心扩容至10P超算、400P智算,规模居东北地区首位,成为国家算力大通道东北核心节点,为数字产业发展提供算力支撑。
锚定高端制造方向,净月高新区先进制造业聚链成势,产业能级持续提升。如今,慧程科技园、华信科瑞光波导芯片等产业项目加快建设,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净月高新区联合中国联通、蘑菇车联开展“车路云——体化”示范应用,打造智慧巴士、自动驾驶售卖车等一批应用场景,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低空经济的领跑发展,更彰显了净月高新区的产业雄心。作为长春市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该区已建成吉林省低空飞行服务指挥中心,导入全市主城区数字底图与网格编码,设立军民航协调席,全国首创“军民地”三方协同空域管理机制,在省内率先部署无人机感知反制体系,启动低空飞行器复合材料加工智能工厂和低空智联高寒试验场建设……低空经济产业从“单点突破”迈向“集群发展”。
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吸引了更多优质企业前来落户、合作。净月高新区与峰飞航空正式签约后,计划分批采购50架eV‐TOL,峰飞航空更投资1.3亿元建设总装产线、销售中心等;该区还与吉航维修公司携手,共同研究制定全国首部低空航空器维修行业标准,实施吉林省、海南省“南北双星”战略,协同开展两地航空器维修、场景应用以及低空检测工作。从兴安盟那达慕大会的eVTOL飞行服务到打造“无人机+无人车”接驳物流配送体系,从低空飞行器复合材料加工智能工厂建设到低空智联高寒试验场启动,净月高新区的低空经济已从概念走向实践,“无人机+一网统管”政务飞行案例更获国家发展改革委肯定。
04
改革攻坚纵深推进
体制机制不断优化
“以前办理企业变更手续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一个窗口就能办结,既省时又省力。”市民张女士的点赞,道出了净月高新区体制机制不断优化的成果。
今年以来,净月高新区将改革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抓手,重点改革稳步推进。创新成立的企业发展服务局,打造全链条中介服务体系,已为103家企业赋能125次,为276户企业解决诉求245项,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专业服务全覆盖。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更有获得感。通过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净月高新区完成了44个事项集成办理,审批全程网办率87%、即办件占比超63%、承诺时限压缩超86%;“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平台功能持续升级,引入的“紫东长空”大模型,扩展城市文明评估、无人机巡检等创新应用场景;政务服务热线接通率、签收率均达 100%,办结率与满意率始终保持高位;数据共享体系不断完善,130个部门接入共享平台,归集数据量达167万余条,居开发区首位。
![]()
肆季南河岸线公园,因粉色沙滩而成为长春旅游热门地。
05
宜居品质持续提升
城乡建管提档升级
初冬时节驱车行驶在净月高新区,道路平坦宽阔;口袋公园里,老人悠闲散步、孩童嬉戏玩耍……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让净月高新区的宜居底色更加鲜明。
今年以来,净月高新区加速推进城市更新,完成16个小区雨污改造,更新水电气热管网110.3公里,惠及二次供水居民5368户;新城丙十二路等5条道路建成通车,打通净月快速路等6条“断头路”,新建银杏路等12条慢行系统;通过施划停车泊位1.21万个,优化调整公交线路3条,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从细节处下功夫,城市环境的持续改善,让生活品质不断提升。通过开展“城市环境提升”专项行动,净月高新区整治架空线106公里,处置市容“脏乱差”问题2.11万个,清运垃圾15.62万吨;规范整治围挡58处面积61万平方米,拆除违建34处4180平方米;新增公共绿地7处、口袋公园2个,彩化景观8000平方米,城市空间更加整洁宜居。
而生态质量的巩固提升,更让“生态净月”名副其实。该区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河道治理、农村环境、畜禽粪污排查治理,目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已达257天,PM2.5平均浓度25微克/立方米,稳居全市首位;8个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优良水体比例83%,新立城大坝断面由三类升至二类,改善幅度全市第一;土壤环境安全稳定,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通过国家验收,蓝天、碧水、净土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
净月高新区华府社区颐康养老服务中心餐厅解决老年人及周边居民吃饭难题。
06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幸福生活成色更足
净月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和产业发展上,更深层次地融入在民生福祉的改善中。
其中,教育医疗资源扩优提质,是净月高新区保障民生的重中之重。今年,育泽、慧泽等4所学校、幼儿园建成投用,新增优质学位4860个;4所公办园获批教育部园长中心质量提升项目基地园。吉大医院净月分院建成开诊,德容、博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运营;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09支,签约13.55万人,实现重点人群全覆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惠及29.98万人;构建“低空+医疗”配送体系,建成3处试飞点基础设施,为紧急医疗救援提供了新路径。
以就业优先为导向,扎实推进就业保障,让群众饭碗更稳。全年举办各类招聘活动57场、直播带岗31次,开发就业岗位7576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82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905人,吸引青年留长就业6826人,用实实在在的举措稳就业、保民生。
从群众急难愁盼出发,社会保障的兜底网越织越牢。今年以来,净月高新区为低保、残疾人等群体发放补贴4285万元,惠及8万人次;运营综合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中心6家,新增助浴机构4处,敬老餐厅服务1.8万人次,15分钟养老服务圈基本成型。完成“保交楼”485户、解决1.65万户产权登记问题、实施5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建设回迁安置房4972套……住房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07
治理效能不断升级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今年以来,净月高新区聚焦源头治理,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检查3.36万户次,整改隐患5800项,组建应急救援队伍84支、2363人,开展预案演练113次,持续筑牢安全防线,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治理效能的提升,离不开坚强的党建引领。净月高新区持续加强理论武装,创新推动宣讲、宣教、宣传,《第十万零一个为什么》荣获“讲好中国故事”全国创意传播国际大赛二等奖。
作风建设更加严实,干部队伍不断建强。围绕群众需求,净月高新区已完成民生实事项目142个。在领导干部“走遍净月·情暖春城”行动中,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实现走访调研全覆盖,推动解决各类问题372个。
为持续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净月高新区还构建“骑手友好”服务体系,建成“微光驿站”等载体66处,为新业态从业者提供暖心服务。制定镇街履职清单,明确街道基本履职事项119条、配合事项88条,申请收回事项71项,切实为基层减负,让基层有更多精力服务群众。
从经济突破到创新赋能,从产业升级到改革深化,从生态宜居到民生改善……净月高新区的每一项成就都彰显着奋斗的足迹,每一次突破都凝聚着实干的力量。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净月高新区将继续保持奋进姿态,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来源:长春日报
初审:李佳月
复审:魏兴瑶
终审:孟 楠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