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页岛的林间,还埋着 “政和通宝” 的铜绿。那些满族样式的银饰,曾在赫哲族少女的衣襟上流转。
可如今,俄罗斯的地图上写着 “萨哈林州”,日本的史书里记着 “桦太开拓史”。没人愿意提,这里曾是清朝的疆土。
答案藏在历史的褶皱里,说穿了只有一个字:怕。怕承认了过去,就站不住脚现在。
一、清朝的主权铁证:从纸笔到泥土
1616 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满洲实录》的黄册上,已清晰标注 “库页岛隶版图”。那时的八旗劲旅虽未登岛,却早已将其划入势力范围。
康熙二十八年的秋风里,《尼布楚条约》在中俄边界落笔。条约没单列库页岛名,却划定外兴安岭为界。按此界线,岛自然归属中国。
这份由传教士见证的条约,被欧洲各国存档认可。它成了清朝主权最硬的法理支柱,比任何口头宣称都有力。
![]()
宁古塔副都统的衙门外,常年停着等待接贡的马车。赫哲、那雅族的猎手,每年带着貂皮、鹿茸赶来。
朝廷按 “六等满席” 回赠绸缎、铁锅,甚至帮原住民操办婚事。《宁古塔志》记载,1732 年一次进贡,就有 230 户岛民获赐官服。
岛下的泥土里,藏着最直白的证据。考古队挖出过汉代的五铢钱、宋代的 “元丰通宝”,还有满纹瓷碗和算盘残片。
这些器物不会自己漂洋过海。它们是清廷移民带去的生活印记,是主权最沉默的见证者。
从元代的东征元帅府,到明代奴儿干都司的囊哈儿卫,再到清代的宁古塔管辖。三朝的行政印章,在库页岛的历史上盖了数百年。
二、清廷的松手:从默认到遗忘
乾隆三十年,沙俄的囚犯船第一次靠上库页岛北岸。这些流放者砍树建屋,把鱼干运往西伯利亚。
消息传到北京,军机处只批了 “地远人稀,不必深究” 八个字。那时的清廷正沉迷于南巡盛典,没把北疆小岛放在眼里。
这一默认,成了豺狼入室的开端。沙俄陆续建起穆拉维约夫斯克哨所、亚历山德罗夫斯克港,把触角深深扎进岛北。
主导此事的穆拉维约夫,是沙俄远东扩张的核心人物。他在日记里直言:“清朝对库页岛的掌控,只存在于文书上。”
1855 年,俄日在没有清朝参与的情况下,签订《日俄通好条约》。两国约定 “共管” 库页岛,把中国领土当成了交易筹码。
咸丰皇帝正焦头烂额应对太平天国,对东北边疆的异动毫无察觉。中枢连一句抗议都没有,默认了这桩荒唐事。
更致命的是 “语言背叛”。咸丰年间,地方道台在档案里把岛民改记为 “外夷”,贡品成了 “外进”。
“颁赏乌林” 的传统称谓,悄悄变成 “赏赐异族”。这一字之差,切断了岛民与清廷的文化纽带,给了外人可乘之机。
三、沙俄的窃夺:从条约到抹除
1860 年,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沙俄趁火打劫,逼清廷签下《北京条约》。库页岛北部,正式落入沙俄手中。
条约签订者奕䜣事后坦言:“迫于兵威,不得不允。” 可他没意识到,这纸条约成了沙俄日后否认历史的 “挡箭牌”。
沙俄立刻行动起来。他们把黑龙江入海口到岛北的航道,命名为 “俄罗斯萨哈林线”,印在全国地图上。
1880 年,沙俄学者波亚尔科夫奉命编写岛史。他刻意删除了所有关于清朝管辖的记载,只提 “土著部落与俄国贸易史”。
十月革命后,苏联延续了这一叙事。1978 年版《苏联历史》明确写道:“萨哈林自 19 世纪起由俄国开发经营。”
![]()
岛上的清朝遗迹遭了殃。宁古塔副都统驻所被拆,改成苏军营房;赫哲族的贡貂石碑,被埋进港口地基。
2005 年,岛北部出土清代官印。博物馆的说明牌只写 “19 世纪汉人遗物”,对其行政属性绝口不提。
俄罗斯历史学家沃尔科夫曾私下坦言:“承认清朝主权,等于否定我们对萨哈林的合法拥有。这是政治正确。”
四、日本的觊觎:从藩属到拓土
日本对库页岛的执念,比沙俄更早。17 世纪初,松前藩就派人登岛勘测,却被清朝驻军驱离。
1679 年,松前藩主松前光广再次派船登岛。这次他们带来了种子和农具,想长期定居,结果被宁古塔兵丁烧毁了据点。
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渐强,又把目光投向库页岛。1875 年,《库页 — 千岛换约》签订,日本换得岛南部。
他们立刻设 “桦太支厅”,强制推行日语教育。岛上的清代移民,被重新登记为 “桦太住民”,不准再提 “大清”。
1905 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占领岛南部全境。他们拆毁清代庙宇,建神社;把满族婚俗,改成日式 “神前结婚”。
日本学者森川清在《桦太开发史》中,把拓岛起点定在明治元年。对清朝的百年管辖,只用 “明清时期偶有汉人往来” 一笔带过。
二战后,日本虽放弃库页岛,但民间 “桦太故土论” 从未消失。2010 年,日本国会还展出 “桦太开拓遗物”,刻意回避清朝痕迹。
日本历史学家井上清曾批评:“这种历史修正,是为了掩盖侵略本质。库页岛的清朝印记,是抹不掉的。”
五、怕的根源:主权合法性的致命伤
俄日不承认的背后,是深植骨髓的 “怕”。怕承认清朝主权,自己的占领就成了非法。
沙俄的《北京条约》,虽有清廷签字,却源于军事胁迫。而更早的《尼布楚条约》,是国际公认的平等条约,明确了岛的归属。
一旦承认清朝主权,沙俄的 “合法取得” 就成了笑话。这也是他们拼命修改历史的核心原因。
日本更怕。从松前藩的非法登岛,到明治时期的强占,每一步都缺乏法理支撑。承认清朝,等于承认自己的 “拓土” 是侵略。
![]()
他们还怕原住民的记忆。赫哲族老人至今记得 “贡貂得赏” 的传统,记得清廷官员巡视的场景。这些记忆,是对俄日叙事的最好反驳。
更现实的是资源利益。库页岛的天然气、石油储量惊人,是俄罗斯远东的经济支柱。承认清朝主权,可能引发领土争议。
日本则惦记着渔业资源和战略位置。库页岛扼守鄂霍次克海,是太平洋航运的关键节点。承认历史,等于放弃潜在利益。
六、历史的回响:不该被遗忘的印记
2023 年,中国自然资源部要求:汉语地图在 “萨哈林岛” 后必须括注 “库页岛”。这小小的括号,藏着对历史的尊重。
岛上的赫哲族后裔,仍在偷偷保留着满族服饰配件。那些残破的清庙遗址,成了他们祭祖的秘密场所。
历史学家盛小弘在《库页岛主权考》中写道:“主权不是靠否认得来的。清朝对库页岛的管辖,有条约、有档案、有文物,铁证如山。”
俄日的否认,本质是对历史的背叛。他们以为抹掉文字、拆毁建筑,就能改写过去,却忘了泥土里的铜钱、老人的记忆,都在诉说真相。
库页岛的故事,给所有国家提了醒:主权不仅是军事占领,更是历史传承与法理支撑。丢了后者,再强硬的宣称,也只是自欺欺人。
如今,岛上的天然气仍在输送,港口的轮船仍在穿梭。可那些深埋地下的 “政和通宝”,那些赫哲族口中的 “颁赏” 传说,都在默默追问:
忘记历史,真的能守住现在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