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蓝猫
投顾支持 | 于晓明
执业证书编号:A0680622030012
华为将在11月21日发布AI领域的突破性技术,是通过软件创新实现英伟达、昇腾及其他三方算力的统一资源管理与利用,屏蔽算力硬件差异,为AI训练推理提供更高效的资源支撑。今天带来一只算力租赁概念股龙头,一起看看背后的起爆逻辑。
投资亮点:
1、公司近7个月上涨271%。
2、公司2025年三季报业绩表现格外亮眼,受益于AI相关业务的强劲拉动,其前三季度及第三季度单季营收与净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并创佳绩。其中,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039.31亿元,同比增长38.4%,归母净利润224.87亿元,同比增长48.52%。
3、公司在算力硬件供应链拥有绝对主导权。作为全球AI服务器代工的“隐形冠军”,其全球市占率已超40%。
4、公司自主研发的液冷散热技术可支撑单芯片1500瓦功耗,远超行业800瓦的平均水平,与龙头合作的浸没式液冷方案能将推理效率提升30倍。
算力租赁行业产业链解析
算力租赁行业产业链清晰分为上中下游,各环节协同构成完整价值网络。上游是基础支撑,核心为算力芯片、服务器和数据中心,芯片领域英伟达等国际巨头占主导,华为昇腾等本土企业加速替代;服务器由浪潮信息等主导,数据中心则向绿色化发展以满足低PUE要求。中游是核心服务层,涵盖云服务商、电信运营商和第三方服务商,阿里云等云服务商技术成熟,三大运营商凭网络优势抢占政务市场,第三方服务商以灵活模式补位,整体毛利率多在20%-30%。下游是多元需求端,互联网企业占需求的62%,用于大模型训练等场景,政府、金融机构需求紧随其后,医疗、制造等行业的定制化算力需求也正快速释放,推动行业向专业化升级。
算力租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需求端,大模型推理需求将超训练成主力,且医药研发、工业质检等垂直领域专属模型训练需求崛起,长尾企业也因租赁模式降低AI门槛持续增购算力。供给端国产算力加速突围,昇腾等芯片规模化交付缓解进口卡依赖,液冷技术普及契合PUE管控政策,叠加“东数西算”深化,西部绿电优势将优化算力布局。商业模式向“算力+增值服务”升级,头部企业拓展模型优化等服务提升收益,还深耕行业定制方案。市场格局上头部效应加剧,央国企与大厂主导枢纽建设,单纯囤卡的中小企业生存空间被挤压,具备绿电获取、高效运维能力的企业将占据行业主导地位。
2026年国产芯片有望放量
国信证券认为算力租赁是解决高端算力供需失衡的核心方案,云计算正迎来AI智算云NeoCloud的第三次分化浪潮。预计2033年全球GPU云(算力租赁)市场规模将达128亿美元。海外CoreWeave等企业营收增速迅猛,国内算力租赁企业净利率约15%,且国内外科技大厂资本开支大幅增长,行业高景气延续。
第一上海证券看好AI应用驱动算力需求高增,海外OpenAI等大厂商业化加速推高算力硬件需求。北美四大CSP厂商集体上调资本开支,亚马逊、谷歌等均计划2026年继续加码投入。同时认为国产算力产能瓶颈将突破,2026年国产芯片有望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