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句“现在心里踏实了”,道出了108户居民的心声!延平大厦从“忧居”→“优居”

0
分享至


在周边商圈的繁华映衬下,始建于1997年的延平大厦曾一度成为一个格格不入的“孤岛”。“电梯惊魂”、管道渗漏、资金枯竭、矛盾重重……是曹家渡街道辖区里出了名的“老大难”。

转机,

始于一场令人揪心的意外。

一位独居老人被困在停运的电梯里长达两小时,这次事件,不仅深深触动了居民的安全神经,也坚定了三和花园居民区党总支必须彻底破解难题的决心。

居民区党组织迅速响应,将这一突发事件视为推动大楼窘况整体改变的契机,主动扛起了破局的重任。


破局:党建铸就“主心骨”,从“无人管”到“同心干”

面对大楼维修资金赤字、业主诉求多元、物业服务缺位这一道道“死结”,三和花园居民区党总支从维护好居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主动出击。在党总支的推动下,确立了“一切向前看”的工作理念,一场在党组织坚强引领下的物业治理攻坚战正式打响。



党总支将构建一个强有力的自治核心作为破局的关键第一步。 在三和花园居民区党总支牵头、居委会全程指导和严格把关下,延平大厦启动了业委会换届选举。通过广泛发动党员和热心居民,最终,选举出由5名专业背景互补、公信力强的业主组成的新一届业委会。


居民区党总支切实履行“扶上马,送一程”的承诺,为新一届业委会提供了系统性、全周期的“赋能”支撑。 从厘清权责边界、规范财务制度,到协调街道对应业务部门进行政策辅导、在物业选聘和规则制定等关键环节提供组织保障,党总支的引领贯穿始终。这一系列精准赋能,不仅提升了业委会履职能力,更传递了党组织的坚定信任与持续支持,为后续工作奠定了最可靠的组织根基。

攻坚:创新打通“资金链”,“老大难”问题迎来转机

电梯“老龄化”

是居民心头最深的刺

但钱从哪里来?

这个最硬的“钉子”横在面前

面对这一难题,居民区党总支主动担当,牵头破局,积极搭建协商平台,约请街道城运中心提供专业支撑,与业委会共同商议研判,探索出一条“政府补贴+物业垫资”的多元化筹资新路径

一方面,居民区党总支积极协助争取上级补贴政策;另一方面,业委会与物业公司反复沟通,最终在党组织的见证下,达成了由物业先行垫资、后续从公共收益中分期偿还的方案。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党总支还协调引入市场监管局专家进行现场勘验,并组织对三家供应商的方案进行严格的技术评审。

从2024年11月开工,到2025年3月竣工,两部崭新的电梯在居民区党组织的持续跟进与保障下投入使用

“现在上下楼心里踏实了!”居民们的一句朴素感慨,是对党组织工作成效的最大肯定。



赋能:规范管理“公共账”,智慧升级守护家园安全

电梯问题的解决只是开端。

在党组织引领下,

一套覆盖全小区的长效管理机制

被建立起来。


党总支指导业委会将公共收益管理作为凝聚人心、巩固成果的关键举措。 在党组织的倡导和监督下,延平大厦所有广告、场地租赁及停车费等收入被统一纳入专用账户,并定期公开账目,全面接受业主监督。这一透明化管理模式成效显著,年均收益突破30万元,一下子扭转了维修资金枯竭的窘迫。

利用在党组织引领下不断增长的公共收益,小区不仅完成了电梯维修新增摄像头等设施升级,更成功为维修资金“输血”,实现了公共收益的有效“造血”。



智慧改造让家园“更聪明”,利用公共收益,小区系统完成了智能道闸、门禁、监控的全方位升级,并彻底改造了消防设施和非机动车库,安装了20个智能充电桩,消除了多年的安全隐患。

“四方会议”促服务“提质”,居民区党总支通过牵头召开每月“四方会议”,为社区服务提质搭建了核心平台。在党总支的协调下,街道城运中心、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等四方坐在一起,共同议事解题。党总支更全程指导业委会制定了关键的《物业服务质量考核办法》,有效推动了物业服务从“被动应付”向“主动服务”的显著转变。

暖心:访谈听出“真心话”,治理温度浸润人心

在整个改造过程中,在党总支的鼓励和带动下,新一届业委会成员不仅挨家挨户访谈,倾听居民最真实的想法,还关注到延平大厦作为商住两用楼的特殊需求,主动听取在此工作的白领意见,增设了大堂休息区域,让公共空间更贴心、更人性化。

一位业委会成员说:“我们听的是抱怨,更是期待。每次沟通,都让我们感到责任重大。”


物业公司也在党组织引领的共治氛围中一改往日作风,积极配合改造,项目经理常驻小区,提供24小时维修服务。居委会和街道城运中心则在党总支的统筹下,成为坚实的“后盾”,持续提供政策指导和资源协调。这种由党组织引领的良性互动,让整个治理过程充满了温度。

启示:可复制的“延平模式”,从“一栋楼”到“一类事”

延平大厦的成功“蝶变”

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

党建引领物业治理路径

党建是“核心引擎”,党组织是凝聚力量的“主轴”,从破局、攻坚到赋能、暖心,党组织始终是统筹协调、攻坚克难的“定盘星”和“动力源”。

向前看是“关键心态”,在党组织的引导下,不纠缠历史旧账,聚焦现实问题与长远发展,以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凝聚最大共识。

自治共治是“力量源泉”,党组织有效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监督者”,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机制是“根本保障”,在党组织主导下,“改造”与“建制”同步,通过规范公共收益、建立考核机制等制度化方式,确保改造成果能持久。

结语

延平大厦的故事,始于一场“电梯惊魂”,终于一个安心、和谐的温暖结局。它生动地证明:在基层治理的复杂课题面前,党组织就是最强的“主心骨”和“领路人”

正是通过居民区党总支的坚强领导、精准施策与持续赋能,才驱动了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驾马车”同向发力,成功破解了从“忧居”到“优居”的密码。这条“暖心之路”,为更多老社区焕发新活力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样本,也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党组织引领的治理实践中稳步升级。

记者:黄竞竞

编辑:梁慧

资料:曹家渡街道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海静安 incentive-icons
上海静安
上海市静安区融媒体中心官方号
43187文章数 1341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