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内卷转出海?中国车企扎堆东南亚建厂,新能源出口达200万辆!
国内新能源汽车卷到存量竞争,车企们早就不盯着家门口“内卷”了,而是集体冲向海外搞“外拓”!
而且玩法彻底升级,从单纯卖车变成直接海外建厂,东南亚更是成了中国车企的“必争之地”。
数据直接亮瞎眼!
2025年1-10月汽车出口超560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暴涨90%+,这波出海潮,真的藏不住也拦不住!
说句实在话,中国汽车出口现在已经不是“陪跑者”,而是全球市场的“主力军”。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1月11日官方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10月,中国汽车出口累计达561.6万辆,同比增长15.7%,连续3个月稳稳站在60万辆以上的高位。
其中最亮眼的当属新能源汽车,直接扛起了出口增长的大旗。
1-10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首破200万辆,达到201.4万辆,同比暴涨90.4%,月均出口量从去年的10万辆直接翻倍至20万辆。
10月单月表现更猛,新能源汽车出口25.6万辆,环比增长15.4%,同比增长99.9%,差点就实现“翻倍暴击”。
![]()
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每天有8000多辆中国新能源汽车驶离港口,运往全球各地。
中汽协年初预测,2025全年中国汽车出口将达620万辆,同比增长5.8%,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预计1600万辆,出口端持续保持高增速。
为啥新能源这么能打?
核心还是咱们自主品牌的技术硬实力,不管是动力电池、智能座舱还是续航表现,都比同级合资品牌更有性价比,在海外市场自然不愁卖。
![]()
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车企出海早就告别了“一锤子买卖”的整车出口时代,转而开启“海外建厂+产能输出”的深度布局。
毕竟单纯卖车不仅运费高,还得时刻提防贸易壁垒,而建厂扎根才是长久之计。
根据《中国汽车报》统计,目前中国车企主导建设并投产的海外工厂已超10座,处于规划或建设阶段的更是超过50座。
而东南亚,无疑是这波建厂潮的核心战场。
咱们来看看各大车企的“动作清单”。
![]()
比亚迪堪称“速度之王”,泰国工厂从动工到第一辆车下线仅用18个月,总投资45亿泰铢(约9亿元人民币),年产能达10万辆,截至2025年8月累计销量已接近8万辆,在泰国纯电动车市场占有率高达85%。
而且比亚迪的布局不止于此,马来西亚丹戎马林工厂、印尼苏邦工业园工厂预计2026年投产,越南富寿工厂也在规划中,妥妥的“多国布厂”节奏。
上汽集团是东南亚布局的“老大哥”,2013年就投产了泰国春武里工厂,后来又陆续在印尼、越南兴安建厂,形成了三国联动的生产格局。
长安汽车也不甘落后,泰国罗勇工厂2025年5月正式投产,总投资约22亿元人民币,一期产能10万辆/年,未来将扩展至20万辆,主要生产新能源车型覆盖右舵车市场。
![]()
长城、广汽、吉利在泰国、马来西亚均有投产工厂。
奇瑞则与越南Geleximco集团合资,于2025年10月30日在越南兴安省启动汽车制造厂建设,总投资3.19亿美元,设计年产能12万辆。
印尼的布局模式更灵活,上汽选择合资建厂,长城联合当地伙伴研发车型。
埃安、比亚迪、奇瑞则坚持独立建厂,北汽还通过当地工厂实现BJ40 Plus本土组装,吉利、小鹏也在加快项目落地,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格局。
![]()
为啥中国车企都扎堆往东南亚跑?说句实在话,这里的优势真的太“香”了,完全是“天时地利人和”。
首先是地理位置近,运输成本低。
东南亚和中国山水相连,不管是汽车零部件从国内运输,还是技术人员出差支援,都比飞往欧美节省大量时间和费用,供应链响应速度也更快。
其次是政策福利丰厚,营商环境友好。
东南亚多国都在积极吸引新能源汽车投资,长安泰国工厂还计划后续投资65.82亿元建设研发中心,当地政府给予大力支持。
![]()
印尼本身拥有丰富的锂电矿产资源,已逐步建立起相关产业链。
2025年前4个月印尼电动汽车销量同比暴涨211%,中国品牌比亚迪以38.5%的市场占比成为领头羊,五菱、奇瑞、腾势均跻身前四。
更关键的是,在东南亚生产的汽车出口到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还能享受低关税优惠,相当于拿到了“全球通关绿卡”。
再者是市场潜力巨大,竞争压力小。
![]()
菲律宾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显示,电动汽车销量从2020年的378辆跃升至2024年的18690辆,2025年预计突破2万辆,在线搜索量同比增长280%。
整个东南亚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持续爆发,且本土缺乏强势汽车品牌,咱们的车企进去后,相当于“降维打击”,市场空间巨大。
惠誉评级的杨菁也提到,车企布局东南亚,一方面是在国内存量市场外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另一方面是防范贸易壁垒上升的风险。
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的张翔更直言,东南亚市场的成功经验,未来还能复制到其他地区,为中国车企全球化铺路。
![]()
从1957年三辆解放牌汽车开启出海之路,到如今新能源汽车领跑全球、海外建厂遍地开花,中国汽车的出海史,就是一部产业升级的奋斗史。
在国内存量竞争的压力下,车企们主动“走出去”,从整车出口到本地化生产,不仅卖出了汽车,更输出了技术、产业链和商业模式。
东南亚这波深度布局,既是当下的增长引擎,更是中国汽车走向全球的“练兵场”。
![]()
相信随着更多工厂落地、技术迭代,中国汽车将真正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在全球市场占据核心地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