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林峰,这份最终名单是怎么回事?你……”“没什么,就是综合考量,动态调整了一下。”王总管皮笑肉不笑地打断了我的质问,眼神里带着一丝胜利者的得意。
我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进肉里。我怎么也没想到,一次坚持原则的汇报,换来的竟是如此公开的羞辱。
那一刻,我恨透了他。
我不知道,这份我梦寐以求的名单,未来会以怎样一种方式,让我感到刺骨的寒意。
![]()
01
我叫林峰,在星辰集团项目部工作。
这是一家在国内都排得上号的大公司,竞争压力大得能把人压扁。
我不是那种会说话、会来事的人,能在这里立足,靠的就是手里的技术和一股子犟脾气。
我牵头搞的那个“方舟”项目,从立项到上线,熬了整整两年,我带着团队里那帮兄弟,几乎把家都搬到了公司。
最后项目大获成功,给集团带来的利润,是个让所有人都眼红的天文数字。
为了表彰我们这些功臣,也为了激励全体员工,公司今年的年终奖励,搞得特别隆重。
人力资源部发了个全公司通告,宣布要从各个部门里,评选出八十个年度优秀员工,奖励他们去瑞士阿尔卑斯山区,住进一家名叫“雪绒花之巅”的顶级奢华酒店,享受为期五天的神仙日子。
消息一出来,整个公司都炸了锅。
那可不是普通旅游,去的地方是全世界有钱人都向往的滑雪胜地,住的酒店,据说光是一晚上的房费,就抵得上我好几个月的工资。
更重要的是,能入选这份名单,本身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
这份名单,被人私底下叫做“星辰荣耀榜”,能上榜的,都是公司里最有能力、最受重视的核心人物。
这不仅仅是去玩一趟,这更像一张金色的门票,代表着你在公司的地位和前途。
初选名单很快就下来了。
我的名字,毫无悬念地排在项目部的第一个。
同事们纷纷跑来我的工位道贺,嘴里说着“峰哥牛逼”、“实至名归”,眼神里全是羡慕嫉妒恨。说实话,那一刻,我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这两年,我付出了多少,只有我自己知道。
老婆跟我抱怨,说我心里只有项目,没有家;孩子开家长会,我一次都没去过。现在,所有的辛苦和牺牲,仿佛都有了回报。
我开始控制不住地幻想。
幻想着皑皑的雪山,幻想着在温暖的壁炉前喝着热咖啡,幻想着在露天的温泉里,看着星星泡澡。这种彻底放松的机会,对我来说,实在是太奢侈了。
我的好哥们,也是我们项目组的二把手张伟,他的名字也在名单上。
他比我还兴奋,搂着我的脖子,激动得满脸通红:“峰哥,这回咱们可得好好放松放松!我查过了,那酒店的山顶酒吧是世界闻名的,到时候,咱俩必须得在阿尔卑斯山顶上,好好喝一杯!不醉不归!”
“好,不醉不归!”我笑着答应他,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那时候的我,单纯地以为,只要努力工作,就一定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我完全没有意识到,一场看不见的风暴,正在向我靠近。
02
要想理解后来发生的事,就必须先了解一个人——王总管。
他大名叫什么,很多人都忘了,大家背后都叫他“王总管”或者“王董”。
他不是集团的最高领导,不是总裁也不是董事长,但他手里的权力,有时候比总裁还大。
他管着集团的行政、后勤和人力资源这三大块,说白了,就是公司里所有人的吃喝拉撒、升迁调动,都得经过他的手。
王总管这个人,业务能力怎么样不好说,但在搞关系、玩弄权术这方面,绝对是个人才。他这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心胸狭窄,睚眦必报。
谁要是让他不高兴了,他不会当场发作,但他会记在心里,然后找个机会,不动声色地给你使绊子,让你吃个哑巴亏,还没地方说理去。
我和他的梁子,就是在“方舟”项目的最终预算审核会上结下的。
那是一个集团最高级别的会议,董事长、总裁和所有部门的头头脑脑都参加了。
会议进行到采购环节时,王总管的行政部提交了一份设备采购清单。我当时作为项目负责人,对这份清单看得很仔细。一看之下,我就发现了问题。
清单上好几项核心设备的价格,比市场价高出了至少百分之三十。
更离谱的是,那个供应商,是一家我从来没听说过的小公司。
凭我的经验,我知道这里面肯定有猫腻。要么是采购的人吃了回扣,要么就是这个供应商是王总管的“关系户”。
当时,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我知道,如果我把这个问题点出来,就是当着所有高层的面,直接打王总管的脸。
可如果我不说,项目就要多花上千万的冤枉钱,而且那些来路不明的设备,质量也没有保障,会给整个“方舟”项目埋下巨大的隐患。
我当时脑子一热,那股子技术人员的犟脾气就上来了。
我站起来,清了清嗓子,把采购清单里的问题,一条一条地列了出来,还拿出了我提前准备好的市场调研数据作为对比。
我说得很直接,没有留任何情面。
我说完,整个会议室里掉根针都能听见。
所有人都看着我,眼神很复杂。董事长最后拍了板,让我重新拟定采购方案。
那一次,我为公司省下了上千万的资金,项目质量也得到了保证。董事长还特意表扬了我“认真负责,是公司所有人的榜样”。
![]()
可我得意的同时,也清楚地看到了王总管那张铁青的脸。
他坐在那里,一言不发,但那双藏在金丝眼镜后面的小眼睛,像刀子一样,死死地盯着我。我知道,这梁子是结下了。
从那以后,我的日子就开始不好过了。
王总管的报复,来得悄无声息,却招招致命。
我去财务报销项目的费用,以前最多三天就能到账,现在,我的单子能被压上一个月,每次去问,都说“王总管还没签字”。
我给团队申请一些急需的服务器资源,报告打上去,就像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一些小事,比如办公室的空调坏了,打印机没墨了,别的部门报修,半天就有人来处理,我们部门,能拖上一个星期。
我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是王总管在背后搞鬼。
我气不过,但也无可奈何。我性格就是这样,认死理,我觉得我没做错,我是在为公司着想,凭什么要我去低头?
张伟比我圆滑得多。
他不止一次地劝我:“峰哥,你这是何必呢?水至清则无鱼,你让王总管下不来台,他能让你好过吗?听我一句劝,买点好茶叶,去王总管办公室坐坐,说几句软话,这事儿不就过去了吗?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每次他这么说,我都会把头一扭,硬邦邦地顶回去:“我没错,为什么要我去道歉?他要是敢把事情做绝,我就敢捅到董事长那里去!”
现在想来,那时候的我,真是天真得可笑。
我以为有技术就有了一切,我以为黑白对错那么分明。我不知道,在复杂的职场里,有时候,你对了,可能比错了的后果更严重。
03
去瑞士的日子一天天近了。
公司的内部论坛上,关于这次旅行的帖子盖起了高楼。
大家都在讨论着要带什么衣服,买什么滑雪装备,气氛热烈得像过年一样。
我虽然被王总管搞得焦头烂额,但心里对这次旅行的期待,丝毫没有减少。我把它看作是一场战斗胜利后的休整,是我应得的奖赏。
出发前三天,公司在集团总部的多功能报告厅,为我们这八十个优秀员工,举行了一场极其盛大的欢送会。
据说,集团所有没出差的高层都出席了,连很少露面的董事长都亲自到场讲了话,可见公司对这次活动的重视程度。
报告厅里布置得富丽堂皇,香槟、美食、悠扬的音乐,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骄傲的笑容。
我和张伟坐在一起,他比我还激动,不停地跟我碰杯,规划着到了瑞士要怎么玩。
欢送会的高潮,是公布最终的出行细节和注意事项。
人力资源部经理走上台,他身后那面巨大的LED屏幕上,开始滚动播放我们八十个人的名字和精心制作的照片。
每出现一个名字,台下就会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我整理了一下西装的领口,挺直了腰杆,等待着我的名字出现。这种在万众瞩目下接受荣耀的时刻,没有人会不享受。
屏幕上的名单,按照部门顺序滚动着。
市场部、销售部、研发部……很快,就轮到了我们项目部。我们部门这次一共有五个人入选。第一个,是张伟,他的照片一出来,我带头鼓起了掌。
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我心里默默地数着,按照排名,下一个就该是我了。
可是,当第四个同事的名字闪过之后,屏幕上出现的,是一个我完全没想到的名字。
那是一个我们部门里业务能力平平,但特别会拍马屁、整天跟在王总管屁股后面转的家伙。他的照片,取代了我的照片,出现在了屏幕上。
然后,项目部的名单就结束了。
整个报告厅,在那一瞬间,好像被人按下了静音键。
刚才还喧闹无比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死寂。
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唰”的一下,集中到了我坐的这个角落。
那些目光里,有同情,有惊讶,有幸灾乐祸,但更多的,是一种事不关己、生怕惹上麻烦的躲避。
我感觉我的血液,在那一刻都凝固了。我坐在那里,浑身冰冷,脑子里一片空白。我能感觉到我身边的张伟,身体也僵住了。
台上的主持人显然也愣了一下,但他很快就反应过来,想把这个尴尬的场面圆过去。
就在这时,王总管从第一排的座位上站了起来,他接过话筒,脸上带着那种公式化的、虚伪的笑容,慢条斯理地说道:“大家可能注意到,这次出行的最终名单,和之前的初选名单,有了一点小小的变动。
![]()
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评选机制,是动态的。
公司在做出最终决定时,会进行一个综合性的考量。
林峰同志,是我们公司的技术骨干,他的能力,我们大家都有目共睹。
但是,‘方舟’项目目前还有一些重要的收尾工作需要处理,离不开他。
所以,经过公司领导慎重研究决定,这次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就先让给其他同样优秀的同事。”
他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肯定了我的能力,又把踢我出局的原因说得冠冕堂皇。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根本就是扯淡。什么项目收尾,根本就是他公报私仇的借口!
我感觉自己像是被人扒光了衣服,扔在广场中央,接受所有人的围观。
羞耻、愤怒、委屈、还有一种被背叛的巨大不公感,像潮水一样,瞬间就把我淹没了。
我的脸涨得通红,耳朵里嗡嗡作响,我几乎能听到自己心脏因为愤怒而剧烈跳动的声音。
“峰哥,你别……”张伟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想安慰我。
“别碰我!”我也不知道哪来的一股邪火,猛地一下站起来,一把就推开了他的手。我不想看到任何人同情的眼神,那会让我感觉更像一个可怜虫。
我转过身,在几百道复杂的目光注视下,一步一步地,走出了那个让我感到窒息的报告厅。我走的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刃上。
我知道,从今天起,我,林峰,就成了整个星辰集团最大的笑话。
04
出发那天,是个阴天。
我跟公司请了假,理由是身体不舒服。
我确实不舒服,心里堵得慌,像是压了一块大石头,喘不过气来。
我一整晚没睡,天亮了,我却鬼使神差地穿上衣服,开着车,去了机场。
我也不知道自己去干什么,或许,我就是想亲眼看看,这场没有我的狂欢,到底是什么样子。
我把车停在机场对面的停车场,没有进去。
我就坐在车里,隔着一层玻璃,远远地看着国际出发大厅的入口。
没过多久,一辆豪华大巴就停在了门口。
车门打开,一群穿着统一的蓝色冲锋衣的人,笑着闹着从车上走了下来。他们就是我的同事,那八十个“胜利者”。
每个人身上都背着公司统一定制的旅行包,上面印着星辰集团的标志,特别醒目。
他们看起来,就像一支打了胜仗、即将凯旋的军队,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骄傲。王总管也在,他被一群人簇拥在中间,满面春风,意气风发。
我看到了张伟。他正拖着行李箱,和几个同事聊得正欢。
他好像感觉到了什么,忽然转过头,朝我停车场的方向望了过来。
我们的目光,隔着几十米的距离,在空中相遇了。
他愣了一下,然后举起手,朝着我用力地挥了挥,脸上带着一丝歉意和不知所措的笑容。
我不知道该作何反应。
我努力地想扯出一个笑容,可我发现,我的脸部肌肉已经完全僵硬了,最后挤出来的表情,一定比哭还难看。
我只是朝他点了点头,然后就发动了汽车。
我不敢再看下去了。我怕我再看下去,会控制不住地冲过去,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来。
我一脚油门,把车开出了停车场,汇入了通往市区的车流里。
他们踏上的是通往瑞士雪山的、如同天堂一般的旅程;而我,则像是打了败仗的逃兵,掉头驶回了这座灰色、压抑的城市。
车里的电台,不知道为什么,正好在播放一首节奏特别欢快的歌曲。
那欢快的旋律,传到我的耳朵里,却变得无比刺耳,像是在嘲笑我的失败和孤独。我一拳砸在方向盘上,然后关掉了音响。
我没有回家,而是直接把车开到了公司。
整个办公区空空荡荡,安静得可怕。我走到我的工位上,看着电脑屏幕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关于“方舟”项目的后续数据,心里一片冰凉。我感觉自己,像是被整个世界给抛弃了。
接下来的那五天,对我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我的微信朋友圈,被这次瑞士之旅彻底刷屏了。我不知道他们是故意的,还是真的那么兴奋。那些照片和视频,像雪花一样,铺天盖地而来。
第一天,是他们在“雪绒花之巅”酒店门口的大合影。
每个人都穿着崭新的冲锋衣,笑得比阿尔卑斯山的阳光还灿烂。背景是如诗如画的雪山和童话般的小木屋酒店。
![]()
第二天,是他们在酒店那个著名的无边温泉泳池里嬉戏打闹的视频。
男同事们光着膀子,女同事们穿着漂亮的泳衣,在冒着热气的池水里互相泼水,笑声仿佛能穿透屏幕。
第三天,是他们在酒店的米其林三星餐厅里享用烛光晚餐的照片。
长长的餐桌上摆满了精致的、我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菜肴,每个人手里都举着高脚杯,杯子里是金黄色的香槟。王总管坐在主位上,笑得像个国王。
第四天,是他们在专业滑雪场上滑雪的场景。
有的人像专业选手一样,从高高的雪坡上潇洒地滑下;有的人则是第一次滑雪,摔得人仰马翻,但依旧笑得合不拢嘴。
第五天,张伟还特意发了一张在山顶酒吧拍的照片,他手里拿着一杯威士忌,配文是:“山顶的风,有点冷,可惜,少了一个人。”
每一张照片,每一个视频,都像一根烧红的钢针,狠狠地扎在我的心上。那些本该属于我的快乐,那些我梦寐以求的风景,现在都被别人享受着。
而我,只能像个可怜虫一样,坐在这个冰冷的、空无一人的办公室里,处理着那些永远也做不完的工作。
我试着屏蔽了他们的朋友圈。
可到了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又会像着了魔一样,忍不住地点开,一张一张地翻看。
嫉妒、酸楚、不甘、愤怒……各种负面情绪,像毒蛇一样,在我的心里撕咬着。我甚至产生了一些非常阴暗的想法。
我诅咒他们,我希望那里突然来一场暴风雪,把他们全都困在山上,让他们也尝尝与世隔绝的滋味。
那几天的我,就像一个躲在阴暗角落里的怨灵,窥探着那个属于胜利者的、光鲜亮丽的世界,心里充满了怨恨和恶毒。
我不知道,命运跟我开的这个玩笑,到底有多残酷。
05
五天的行程很快就结束了。
按照计划,他们回国后,还会再休息两天倒时差。
所以,行程结束后的那几天,公司里依然很安静。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大家都在等着,等着那八十个英雄凯旋归来。
可以预见,接下来的一周,整个公司都会沉浸在他们带回来的故事和照片里。而我,恐怕又要再一次成为大家同情和嘲笑的对象。
第十天,是一个很普通的星期三。
天气不好不坏,工作不忙不闲。
我正在自己的工位上,整理着“方舟”项目最后阶段的一些数据报告。我强迫自己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工作上,不去想那些烦心事。
我想,等他们回来了,我就把这份漂亮的报告交上去,用实力证明,就算不去瑞士,我林峰,依然是这个公司里最不可或缺的人。
下午两点半左右,我正对着一堆复杂的数据看得头昏脑涨,准备去茶水间冲杯咖啡提提神。
突然,办公区最外面的前台位置,传来了一声女人歇斯底里的尖叫。
那声音特别凄厉,像是看到了什么极度恐怖的事情。
整个办公区的人,都被这声尖叫给惊动了。
大家都从自己的格子里探出头来,莫名其妙地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紧接着,整个办公区就瞬间骚动起来。有人开始交头接耳,有人跑向了前台,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又诡异。
“出什么事了?”我拉住一个从外面跑进来的同事问道。
那个同事脸色惨白,嘴唇都在哆嗦,他指着大会议室的方向,结结巴巴地说:“快……快看新闻!”
不知道是谁,打开了大会议室里的投影仪,把电脑连接上去,直接投到了新闻直播的网页上。
几乎所有人都涌进了会议室,我也跟着人群挤了进去。
巨大的白色幕布上,一个加粗的、触目惊心的国际新闻标题,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我的眼球上:
“瑞士阿尔卑斯山区发生特大雪崩,著名度假酒店‘雪绒花之巅’被完全掩埋,伤亡惨重!”
我的大脑,在那一瞬间,变成了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