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时代对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新要求,“铁军风采”栏目即日起将围绕“非现场执法”主题,聚焦规范生态环境行政检查、大力提升执法质效、优化营商环境等内容,分享各地在2025年执法大练兵中的实践经验。今日,我们看山东!
Q
小编帮你问
听说山东创新实战模式,建立了“异地线上摸排、属地现场核查、省级指导帮扶”工作机制。请问该工作机制如何运转?请举一个典型的实践案例~
山东来回答
A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进一步提高违法问题线索发现、分析研判和案件查办水平,持续保持对危险废物、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领域环境违法犯罪严打态势,山东建立了“异地线上摸排、属地现场核查、省级指导帮扶”工作机制。
异地线上摸排:各市充分发挥“三打”机动队作用,组织执法、监测、技术支撑单位等,通过自动监测、固废平台、社会监测机构服务平台等系统及网络舆情、信访举报等方式,在发现本市问题线索的同时,通过非现场方式帮扶其他市发现环境违法问题线索,省级负责收集线索并组织进行分析研判,经研判后推送有关市核查。
属地现场核查:被帮扶市根据问题线索和检查建议,对省级推送的线索进行分析研判,根据情况采取现场和非现场检查方式进行核查,对违法行为依法查处,核查情况报送省厅。
省级指导帮扶:为确保工作成效,省级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作用,组织执法骨干、法律顾问、技术专家成立省级机动队全程组织、全程指导。对问题线索及属地核查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对核查不到位的指导相关市进行复核,对疑难问题进行会商研究,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直接查办或现场指导查办。
案例:2025年3月,根据省厅组织的线上帮扶工作安排,潍坊市组织执法骨干和技术专家进行线上问题线索摸排,发现 济宁市某公司 频繁出现总氮小时数据超标后陡降情况,其余参数数据均为极低值。潍坊市将该线索报送省厅,省厅研判后推送济宁市进行核查并进行指导。经查,该企业存在将水质自动采样探头放入装满自来水的塑料桶内的行为,造成自动监测数据呈现极低值,涉嫌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济宁市生态环境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济宁市将核查情况报省厅,省级及帮扶市潍坊市两级复核,确保核查到位。目前,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
创新工作机制
正是山东提升执法队伍能力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山东在
顶层设计、数智赋能
优化监管、夯基固本
四个方面不断
完善练兵体系、提升练兵战力
强化练兵质效、增强练兵活力
1
顶层设计强规范
构建完善的“两单两库一计划”制度体系,做到“法无授权不检查,主体不合法不检查,清单之外无检查”,以严格规范促练兵体系进一步完善。严格依单检查。梳理30项涉企生态环境行政检查事项清单并向社会发布,制定涉企行政检查表单,统一检查标准。抓好任务统筹。强化联合监管,对内强化监管、监测、执法联动,对外加强与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联动,2024年以来会同10个省直部门开展15项联合监督检查。坚持一网统管。全省生态环境执法人员统一使用“鲁执法”平台开展现场执法,统一使用智慧监管系统办理行政处罚案件。
![]()
2
数智赋能强支撑
坚持数智赋能、科技支撑,大力推行非现场执法监管,减少对企业的干扰。创新无感监管。依托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立“源头全景监控、线索智能推送、力量精准投放、整改线上审核”的闭环体系,汇聚环境执法全量数据,搭建在线造假、排污许可等八大类共21个问题发现模型。2025年以来,全省非现场执法占比达44.1%。创新实战模式。建立“异地线上摸排、属地现场核查、省级指导帮扶”工作机制,2025年以来,全省已查办危险废物领域和自动监测弄虚作假违法犯罪涉刑案件98件。创新监管手段。在日常执法中,广泛运用无人机、走航监测、水质指纹溯源等手段。2025年以来,运用卫星遥感、水质指纹溯源等发现问题线索240余个,查办典型案件10余起。
![]()
3
优化监管增动能
坚持寓执法于服务,以科学有为执法监管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创优事前帮扶指导。推行“点单式”帮扶,积极对接企业诉求。推行“企业圆桌座谈会”,聚焦企业关切开展面对面交流。2025年以来,全省开展“点单式”帮扶834家(次),开展“企业圆桌座谈会”108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409个。创优事中差异化监管。常态化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全省正面清单企业达6282家,稳居全国前列。坚持包容审慎,规范不罚免罚,1—8月份,依法依规实施减免处罚278家(次),减免处罚金额2800余万元。创优事后综合服务。完善环境执法企业服务端,全省13万家企业上线使用。完善山东省首创的企业环境问题整改“线上审核”机制,将审核期限压缩至3天,已惠及企业4.5万余家(次)。
![]()
4
夯基固本筑底座
将严格执法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持续提升执法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机构规范化水平。2024年以来部署开展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实施建设攻坚、效能提升、深度集成“三步走”,已有94个执法机构完成规范化建设。提升装备现代化水平。2025年继续争取省级专项资金,为基层配备执法车辆和执法装备。同时,加强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探索开展区域、领域“共享”和社会租赁,进一步补齐装备短板。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连续10年联合省总工会等部门开展全省技能比武活动,常态化开展执法培训,开设生态环境“执法先锋”讲堂,举办生态环境执法岗位培训班,2025年以来共有2500余人(次)参训。
供稿 |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
编辑 | 张韵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