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在侄子家住8年,临终留侄子8000孙子4套房,侄子取款时愣了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王建国是个普通的机械厂工人,八年前接叔叔王振华到家中养老。

老爷子临终前立下遗嘱,给侄子8000元,给孙子4套房产。

邻居们都说王建国亏了,照顾八年只得到8000块钱。

当王建国拿着遗嘱去银行取款时,银行工作人员的一句话让他彻底愣住了。

这个看似不公平的遗产分配背后,隐藏着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秘密。



01

王建国每天早晨六点准时起床。

这是他四十三年来养成的习惯。

闹钟还没响,他就已经睁开眼睛,看着天花板上那块因为漏水留下的水渍。

那块水渍的形状像一只展翅的鸟,有时候王建国觉得它更像一朵云。

妻子李秀芳还在熟睡。

她昨晚又失眠了,在床上翻来覆去到半夜两点才睡着。

王建国轻手轻脚地起床,穿上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作服。

这件工作服他穿了三年,袖口已经磨得起毛,但还能穿。

他走到厨房,习惯性地看了一眼冰箱上贴着的那张纸条。

纸条上写着这个月的开支计划:房贷2800,水电费200,儿子生活费1500,老爷子的药费300。

加起来差不多5000块钱,而他和妻子的月收入总共7000多一点。

剩下的2000块钱要用来买菜、买米、买油,还要应付各种突发开支。

王建国在心里算了一遍,叹了口气。

他打开冰箱,里面只有几个鸡蛋和一袋昨天剩下的面条。

早餐就在楼下买吧,两个包子一碗豆浆,花费不到五块钱。

王建国推着电动车走出小区大门。

这辆电动车买了四年,电池已经不太耐用,充一次电只能跑三十公里。

从家到厂里有十二公里,来回正好二十四公里,勉强够用。

路过早餐摊的时候,王建国停下车。

摊主是个四十多岁的大姐,认识他三年了。

“老王,还是老样子?”

“嗯,两个肉包子,一碗豆浆。”

大姐熟练地给他装好早餐,收了四块五毛钱。

王建国边吃边想着今天的工作安排。

车间里有一批新设备要调试,估计要加班到晚上八点。

加班费是平时工资的一点五倍,一个小时能多挣十五块钱。

虽然累一点,但这点加班费对他们家来说很重要。

到了厂门口,王建国看见同事张师傅正在抽烟。

张师傅比他大五岁,干了二十年的老员工。

“老王,听说你们家那位老爷子又住院了?”

“上个月的事了,现在在家养着。”

“你这人太实在了,照顾一个老人八年,不容易啊。”

王建国笑了笑,没有接话。

他知道张师傅想说什么,厂里的同事都这么说。

都说他傻,照顾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图什么呢。

王振华是王建国父亲的弟弟,按辈分算是他的叔叔。

但两家的关系一直不太亲密,逢年过节偶尔走动一下。

王建国的父亲去世得早,和老爷子的联系就更少了。

八年前,如果不是邻居反映老爷子家里有异味,王建国甚至不知道老人生病了。

那天是个周六,王建国骑车去菜市场买菜。

路过老爷子住的老小区,看见楼下围了一群人。

物业的人正在撬老爷子家的门锁,说是好几天没见老人出门,担心出了什么事。



门开以后,大家发现老爷子躺在床上,已经昏迷了。

救护车来了,把老爷子送到医院。

医生说是急性心梗,抢救及时,总算是保住了命。

老爷子在医院住了半个月,出院时已经不能完全自理了。

他的腿脚不太灵便,记忆力也有些下降,一个人住很不安全。

物业和居委会的人找到王建国,希望他能照顾一下老人。

王建国回家和妻子商量。

李秀芳当时很不情愿,家里本来就不宽裕,再加一个老人,开支会更大。

而且老爷子和他们家关系也不算亲密,凭什么要他们承担这个责任。

王建国理解妻子的担心,但看着老爷子孤苦无依的样子,还是心软了。

“就当积德行善吧,老人家也不容易。”

李秀芳最终还是同意了,但心里多少有些不甘愿。

他们把家里的书房腾出来,给老爷子铺了一张单人床。

儿子王磊当时还在读高中,只能在客厅的餐桌上写作业。

老爷子刚来的时候,大家都有些不适应。

他晚上看电视声音很大,说是耳朵不好使。

吃饭的口味也不一样,喜欢吃软烂的食物,李秀芳要单独给他做。

最让人头疼的是,老爷子有时候会在半夜起来找厕所,经常走错房间。

有一次半夜两点,他推开了王磊的房门,把正在睡觉的王磊吓了一跳。

王建国和妻子商量过要不要送老爷子去养老院。

但养老院的费用一个月要三千多,比他们照顾老爷子的开支还要大。

而且老爷子明确表示不愿意去养老院,说那里的人都不认识。

02

就这样,老爷子在他们家住了下来。

刚开始的半年是最困难的时期。

老爷子经常半夜起来,说要回自己家。

李秀芳要哄他很久,告诉他这里就是他的家。

有时候老爷子会忘记吃过饭,一天要吃四五顿。

有时候又会忘记吃药,血压控制不稳定。

王建国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去看老爷子,陪他聊会儿天。

老爷子喜欢讲以前在机械厂工作的事情,那些故事王建国已经听了无数遍。

但他还是很有耐心地听着,偶尔点点头,表示自己在认真听。

慢慢地,老爷子适应了新环境。

他开始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择菜、看家。

李秀芳出门买菜的时候,老爷子会坐在客厅里看电视,帮忙看着家。

有快递或者推销员上门,老爷子会告诉他们主人不在家。

老爷子还学会了用电饭煲煮粥,每天早上会给大家煮一锅小米粥。

虽然有时候会煮糊,但大家都很感激他的心意。

逢年过节,老爷子会从自己的退休金里拿出一些钱,给王磊包红包。

虽然数额不大,一般就是一百两百,但王磊总是很开心。

老爷子还教王磊下象棋,两个人经常在客厅里摆开棋盘对弈。

王磊的棋艺进步很快,有时候能赢老爷子一两盘。

每当这个时候,老爷子就会很高兴,说王磊有天赋。

王建国看在眼里,觉得老爷子给这个家带来了一些温暖。

虽然开支增加了,但家里多了一个人的陪伴,也不那么冷清了。

老爷子的生活很规律,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九点睡觉。

他喜欢看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还喜欢听戏曲节目。

有时候李秀芳会陪他一起看电视,两个人聊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

老爷子会告诉李秀芳哪家超市的菜便宜,哪个牌子的洗衣粉好用。

李秀芳慢慢发现,老爷子虽然年纪大了,但很多生活经验还是很有用的。

老爷子有个习惯,喜欢收集各种银行卡和存折。

他有一个铁盒子,里面放着七八张银行卡,还有一些发黄的存折。

每个月领退休金的时候,老爷子都会拿着这些卡去银行。

有时候他会神神秘秘地在房间里写些什么,不让别人看。

王建国觉得老爷子可能是在记账,毕竟老年人都比较细心。

老爷子对自己的房产证件也保管得很严密,放在一个小保险箱里。

他经常会拿出来翻看,似乎在核对什么信息。



王建国问过他在看什么,老爷子总是说“没什么,就是看看”。

有一次王磊好奇地问老爷子有多少存款,老爷子笑而不答。

只是说够自己花就行了,不用别人操心。

王建国觉得老爷子应该有一些积蓄,毕竟工作了几十年,退休金也有三千多。

但具体有多少,他从来没有细问过。

老爷子平时花钱很节省,除了买药和偶尔买点零食,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开支。

他穿的衣服都是很多年前买的,鞋子也是最便宜的那种。

但老爷子对王磊很大方,经常给他买学习用品和小零食。

每次王磊考试成绩好,老爷子都会奖励他一些钱。

虽然不多,但足以表达老爷子的心意。

王建国有时候会劝老爷子不要对孩子太大方,但老爷子总是说“孩子嘛,该花的还是要花”。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老爷子在他们家住了八年。

这八年里,王建国一家的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

王磊从高中毕业,考上了省城的大学,学的是机械工程专业。

儿子上大学后,家里的开支更大了,学费一年要一万多,生活费每个月一千五。

王建国和李秀芳的工资基本都用来供儿子上学了。

好在老爷子的身体还算稳定,除了偶尔感冒发烧,没有大的毛病。

去年开始,老爷子的身体明显衰弱了。

他开始频繁地忘记事情,有时候会忘记自己吃过饭。

走路也越来越慢,需要扶着墙才能走稳。

王建国带老爷子去医院检查,医生说这是正常的衰老现象,没有特别的治疗方法。

只能注意营养,适当锻炼,保持心情愉快。

老爷子自己也知道身体不行了,开始变得很安静。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爱说话,经常一个人坐在窗边发呆。

有时候王建国下班回家,会看见老爷子在翻看那些老照片。

照片里有老爷子年轻时的样子,还有一些已经故去的老朋友。

老爷子看照片的时候眼神很专注,偶尔会轻声叹气。

王建国知道,老爷子是在怀念过去。

每个人年纪大了都会这样,开始回忆自己的一生。

03

去年冬天,老爷子突发肺炎住了半个月的院。

出院的时候,医生私下对王建国说,老人的身体机能在快速衰退,家属要有心理准备。

王建国听了心里很难受,但表面上还是装作很轻松的样子。

他不想让老爷子看出来,也不想让家人担心。

老爷子似乎也感觉到了什么,开始交代一些后事。

他找到王建国,说想要立一份遗嘱。

王建国觉得老爷子想太多了,还能再活很多年呢。

但老爷子很坚持,说这是他的心愿。

于是王建国陪老爷子去了律师事务所。

律师是个三十多岁的女性,很有耐心地听老爷子讲述自己的意愿。

老爷子说得很清楚:他有一些存款和房产,要分给侄子和孙子。

银行账户里的8000元给侄子王建国,4套房产给孙子王磊。

王建国听了有些意外,没想到老爷子有4套房产。

但他更意外的是,照顾老爷子八年,只分到8000块钱。

相比之下,王磊得到4套房产,价值至少几百万。

王建国心里有些不平衡,但没有表达出来。

毕竟是老爷子的财产,他有权决定怎么分配。

而且王磊是老爷子的孙子辈,多分一些也是应该的。

律师把遗嘱打印出来,老爷子认真地签了字,按了手印。

整个过程很正式,完全符合法律程序。

回家的路上,老爷子显得很轻松,好像完成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他告诉王建国,自己现在没有什么牵挂了。

王建国安慰老爷子说,还早着呢,不要想这些不吉利的事。

但老爷子摇摇头,说人总是要走的,早做准备心里踏实。

遗嘱的消息很快传开了。

邻居们听说老爷子只给王建国留了8000块钱,都觉得太不公平了。

“照顾了八年,就给8000块钱,这老头子太小气了。”

“王建国真是亏大了,早知道就不该管这个闲事。”

“那四套房子得值多少钱啊,都给了孙子,侄子一套都没有。”

这些议论传到李秀芳耳朵里,她心里更不平衡了。

但碍于面子,她没有在外人面前抱怨什么。

回到家里,李秀芳忍不住和王建国发了一通牢骚。

“我就说当初不该管这个事,看看现在,八年的辛苦换来8000块钱。”

王建国劝妻子不要想太多,钱多钱少都是心意。

而且王磊是他们的儿子,老爷子把房产留给王磊,其实也等于留给了他们。

李秀芳虽然嘴上不说了,但心里还是有怨气。

她觉得自己这八年来的辛苦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王磊从学校回来听说这件事,也觉得对父母不公平。

他提出要把房产分一部分给父母,但被王建国拒绝了。

“那是老爷子给你的,我们不能要。”

王磊还想说什么,但看到父亲坚决的态度,就没有再坚持。

老爷子最后的时光很平静。

他每天还是按时起床,按时吃饭,按时睡觉。

只是话更少了,大部分时间都在静静地坐着。

有时候王建国会陪他聊天,老爷子会说一些年轻时的往事。

说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的紧张,说第一次领工资时的兴奋。

说那时候的同事们,说那时候的生活条件。

老爷子的记忆有时候很清晰,有时候又很模糊。

他能记得几十年前的小事,但可能忘记昨天吃了什么。

三个月前的一个普通周二早晨,王建国像往常一样去叫老爷子起床。

推开房门的时候,他发现老爷子还躺在床上,没有任何反应。

王建国轻轻推了推老爷子的肩膀,发现老人已经没有了呼吸。

老爷子走得很安详,脸上还带着淡淡的微笑。

医生说这叫无痛性死亡,是老年人最好的归宿。

王建国强忍着悲伤,开始操办老爷子的后事。

葬礼很简朴,但邻居们都来送行。

大家都说老爷子是个好人,王建国一家也是好人。

虽然不是亲生父子,但八年的相处胜过血缘关系。

老爷子火化的那天,王建国哭了。

他想起这八年来的点点滴滴,想起老爷子教王磊下棋的样子,想起老爷子每天早晨煮粥的身影。

虽然开始的时候有些勉强,但八年下来,老爷子已经成了家里的一份子。

现在老人走了,家里突然变得冷清了很多。

04

处理完后事,王建国开始整理老爷子的遗物。

老爷子的东西不多,除了几件旧衣服,就是那个铁盒子。

铁盒子里有七八张银行卡,还有一些发黄的存折和房产证件。

王建国按照遗嘱,联系律师办理房产过户手续。

4套房产的位置都不错,其中两套在市中心,两套在新开发区。

律师估算了一下,总价值大概在300万左右。

王磊还在学校,由王建国代为办理过户手续。

整个过程很顺利,一个星期就办完了所有手续。

房产证上写着王磊的名字,他一夜之间成了有房有产的人。

邻居们听说房产过户完成了,都很羡慕王磊的好运气。

“年纪轻轻就有四套房,这孩子以后不愁了。”

“王建国虽然只分到8000块钱,但儿子有了房产,也算值了。”

王建国心情很复杂,为儿子高兴,但也为自己感到有些不公平。

不过事情已经成了定局,抱怨也没有用。

他决定去银行把老爷子留给他的8000块钱取出来。

第一次去银行,王建国拿着老爷子的一张储蓄卡。

银行工作人员查询后告诉他,这张卡里只有几百块钱。

王建国有些失望,继续拿出第二张卡。

第二张是医保卡,里面有一千多元的余额。

王建国算了算,加起来还不到2000块钱,离8000还差很多。

他想起遗嘱里写的是“银行账户余额8000元”,应该是所有账户加起来的总数。

于是他继续拿出其他的银行卡,一张一张地查询。

第三张卡是工资卡,里面有两千多元的退休金。

第四张卡是定期存款卡,里面有三千多元。

这样加起来差不多7000块钱,接近遗嘱中提到的数字。

王建国觉得可能是老爷子记错了,实际金额比8000少一些。

但最后还有一张卡没有查询,那是老爷子平时最常用的一张储蓄卡。

王建国拿着这张卡来到银行窗口。

银行工作人员接过卡,在电脑上输入卡号查询余额。

查询结果出来后,工作人员的表情突然变得很严肃。

她看了看王建国,又看了看电脑屏幕,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数字。

“先生,您确定要查询这张卡的余额吗?”

王建国点点头,心里有些疑惑,不知道为什么工作人员的态度突然变了。

“您看看吧,这是打印出来的余额单。”

王建国接过余额单,手都在发抖。

“不可能,一定是搞错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