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母娘嫌弃我,让女友嫁给局长的外甥,25年后我成为省纪委副书记

分享至

引言

“你以为你回来,这H市的天,就要变了。”

那个声音像是生了锈的铁片在砂纸上摩擦,干涩,又带着一丝让人牙酸的傲慢。

“我不想变天。”

另一个声音平静得像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把所有光线和情绪都吸了进去。

“只想把一些藏在瓦片下的蛆虫,翻出来晒晒太阳。”

“哈哈,晒太阳。”

锈铁片的声音笑了起来,像是夜枭在哭。

“林书记,你知不知道,有些太阳,是会把人晒死的。”

古井沉默了。

窗外的梧桐树叶子被晚风吹得哗哗作响,像无数只手在焦躁地鼓掌。

一根雪茄在烟灰缸里被摁灭,红色的火星发出一声不甘的滋滋声,随即被黑暗彻底吞没。

这间密不透风的屋子里,二十五年积压下来的霉味和恨意,终于开始悄无声息地膨胀,即将撑破这层太平盛世的窗户纸。



01

那一年H市的雨水好像特别多,多得像是要把整个城市泡烂。

林伟觉得自己的骨头缝里都长出了青苔,湿漉漉的,带着一股泥土的腥气。

他捏着那张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纸张的边缘已经被他手心的汗濡湿,变得有些软塌塌的,就像他此刻的心情。

喜悦是有的,像一团微弱的火苗,在他胸腔里跳动。

但更多的,是一种即将冲破牢笼的惶恐和孤勇。

他要去见陈雪,他想把这团火捧给她看。

这是他一个字一个字啃下来,一个晚上一个晚上熬出来的,是他这种“小镇做题家”唯一能拿得出手的聘礼。

陈雪家的筒子楼下,积水已经漫过了脚脖子。

浑浊的黄水里漂浮着烂菜叶和泡沫,散发着一股让人作呕的酸腐气味。

他像一条准备跃龙门的鲤鱼,奋力地想摆脱这片泥沼。

他没能见到陈雪。

李娟,陈雪的母亲,像一尊门神,堵在那个狭窄的楼道口。

她的脸上涂着很厚的粉,但在楼道昏黄的灯光下,那些粉像是浮在脸上的油,腻得慌。

她的眼睛像两颗钉子,狠狠地钉在林伟那身洗得发白的衬衫上。

“阿姨,我找小雪。”

林伟的声音有些发紧,他把通知书往身后藏了藏,仿佛那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李娟没有说话,只是上下打量着他,目光像一把刮刀,把他从头到脚刮了一遍,连同他那点可怜的自尊心,都刮得干干净净。

“小伟啊。”

她终于开口了,声音尖尖的,像是指甲划过玻璃。

“你别再缠着我们家小雪了。”

林伟的心猛地沉了下去,像是被人当胸捶了一拳,闷得他喘不过气。

他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李娟的嘴角撇出一丝凉薄的笑意,那笑意里充满了鄙夷和怜悯,就像看一只挣扎在蛛网上的飞蛾。

“你读再多书,又有什么用呢。”

她用涂着鲜红指甲油的手指,指了指林伟身后那个阴雨连绵的世界。

“到头来,不还是个穷学生,一个‘小镇做题家’。”

“小镇做题家”这五个字,像五根烧红的铁钎,狠狠地烙在了林伟的心上。

他听见自己身体里有什么东西碎裂的声音。

“你知道什么是铁饭碗吗。”

李娟的声音拔高了,带着一种炫耀的残忍。

“我们家小雪要嫁的人,是市税务局王德福王局长的亲外甥,王浩。”

“人家舅舅一句话,比你埋头读十年书都有用。”

“你懂吗。”



楼道里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窗外哗哗的雨声,像是在为他的青春奏响一曲挽歌。

他看见陈雪的房门开了一条缝,他看见了她那双哭得红肿的眼睛,像两只受惊的小兔子。

她就躲在门后,无声地流泪,却连走出来看他一眼的勇气都没有。

林伟觉得喉咙里像是被塞了一团棉花,堵得他只想呕吐。

他挺直了背,那张被汗水浸透的通知书在他身后被捏成了一团废纸。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深深地看了那条门缝一眼。

然后,他转过身,一步一步地走进了那片无边无际的雨幕里。

雨水冰冷刺骨,打在他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

他听到身后传来李娟那得意洋洋的声音,穿透了雨声,像一把锥子扎进他的耳朵里。

“这才对嘛,人要有自知之明。”

那一刻,林伟的世界里,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

他只觉得,自己的身体里,有什么东西,已经永远地死在了这个潮湿、腐烂的雨夜。

不久之后,王浩和陈雪的婚礼,成了H市那年秋天最惹眼的一场风光。

婚礼的排场极大,流水席从街头摆到街尾,空气里弥漫着鞭炮的硫磺味和酒菜的油腻香气。

王浩穿着一身崭新的西装,胸口别着一朵俗气的大红花,满面油光地穿梭在宾客之间。

他的舅舅,市税务局局长王德福,像一尊弥勒佛,坐在主桌的正中央,接受着各路人马的朝拜和敬酒。

整个H市有头有脸的人物几乎都到齐了,他们脸上堆着谦卑的笑容,嘴里说着谄媚的祝词,一杯杯的酒,就像是献给权力的祭品。

李娟穿着一身紫红色的旗袍,脸上笑成了一朵菊花,她拉着新娘陈雪的手,像是在炫耀一件价值连城的战利品。

陈雪穿着洁白的婚纱,脸上画着精致的妆,但她的眼神却是空洞的,像一具被抽走了灵魂的木偶,任由母亲和丈夫摆布着,对着每一个来宾,挤出一个僵硬的微笑。

那笑容,比哭还难看。

而此时此刻,千里之外的北方,林伟正坐在一列绿皮火车的硬座上,咣当咣当,驶向一个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的偏远县城。

他考上了那里的公务员,从最基层的科员做起。

车窗外是无尽的荒凉和萧瑟。

车厢里混杂着汗味、泡面味和劣质烟草的味道。

他靠在冰冷的车窗上,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就像在看自己那段被连根拔起的青春。

他工作的地方是一个叫做“档案科”的部门,屋子里堆满了发黄的卷宗,空气里永远飘着一股纸张发霉的味道。

同办公室的老科员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喝茶,看报,等着下班。

林伟的到来,像一颗石子,投进了这潭死水,却没有激起半点涟漪。

他不懂那些人情世故的门道。

有企业老板偷偷塞给他的红包,被他原封不动地退了回去。

第二天,整个单位的人看他的眼神都变得有些奇怪。

他成了那个“不懂事”的“书呆子”。

他被孤立了。

没有人找他聊天,没有人叫他吃饭,他就像一个透明人,存在于那个热闹的办公室里,却又和所有人都格格不入。

他不在乎。

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和学习上。

那些积压了多年的陈年旧案,被他一本一本地翻出来,重新梳理,寻找蛛丝马迹。

他的桌子上,永远亮着一盏孤灯,陪伴他的,只有窗外的星辰和寂静。

终于,他从一堆废纸里,翻出了一家皮包公司偷税漏税的线索。

顺着这条线,他硬是挖出了一个牵连甚广的小案子。

案子虽然不大,但在那个死气沉沉的县城,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一位来县里视察的市领导,偶然间听说了这件事,点名要见见这个“愣头青”。

那位领导,就是后来林伟仕途上的“贵人”。

他拍着林伟的肩膀,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年轻人,好好干,不要怕得罪人,你的眼睛里,有光。”



那束光,支撑着林伟走过了接下来漫长而孤独的岁月。

他一步一个脚印,从县里到市里,再从市里到省里。

他的职位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大,脸上的笑容却越来越少。

他的眼神变得越来越深邃,像两口幽深的寒潭,让人看不出任何情绪。

他把自己锻造成了一把锋利的剑,剑刃上淬满了纪律的寒光。

二十五年,足以让一个青涩的少年,变成一个深沉的中年人。

也足以让一段刻骨铭心的屈辱,发酵成一种坚不可摧的信念。

林伟,不再是那个雨夜里无助的“小镇做题家”了。

他,回来了。

02

省纪委的大楼里,安静得能听见中央空调出风口的微弱声响。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高级木料和打印机油墨的味道,严肃而压抑。

林伟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手里拿着一封牛皮纸信封的匿名举报信。

信封没有署名,邮戳的地址,是H市。

他的手指修长而有力,指甲修剪得十分整洁。

他用一把精致的裁纸刀,极其缓慢地划开信封,动作优雅而从容,像一个即将解剖标本的外科医生。

信纸上的字是用电脑打印出来的,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小心翼翼的恐惧。

信的内容,直指H市税务系统存在大规模骗取出口退税、利用阴阳合同偷逃税款的腐败窝案。

里面罗列了数家企业和多个税务官员的名字,形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林伟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逐行扫过那些文字。

当他的视线落在“市税务局稽查三科科长,王浩”这个名字上时,他的瞳孔,微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

那张二十五年前在婚礼上油光满面的脸,瞬间在他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来。

他的手指,在那个名字上轻轻地停顿了片刻,然后又不动声色地移开了。

办公室里静得可怕。

窗外,是省会城市繁华的CBD,高楼林立,车水马龙。

而林伟的思绪,却已经飘回了那个阴雨连绵的南方小城。

二十五年了。

他以为自己早已将过去埋葬,埋在了那些堆积如山的案卷里,埋在了每一次无声的较量中。

却没想到,它像一棵生命力顽强的藤蔓,盘根错节,最终还是从记忆的废墟里,顽固地钻了出来,带着他最熟悉的名字,重新出现在他的生命里。

这不是私人恩怨。

他在心里对自己说。

这只是一桩案子,一桩他作为省纪委副书记,必须一查到底的案子。

经过初步研判,省纪委高层迅速做出了决定。

成立专案组,直赴H市,由林伟同志亲自带队,务必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

命令下达的那一刻,林伟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只是平静地站起身,扣上了西装的扣子,沉声说了一句:“是。”

两个星期后,几辆牌照普通的黑色轿车,悄无声息地驶入了H市。

专案组的进驻,就像几滴水融入了大海,没有引起任何波澜。

他们没有入住豪华酒店,而是在市郊一个不起眼的招待所里安顿了下来。

H市税务局方面,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积极配合”。

局长亲自出面,表态说要全力支持省纪委的工作,任何人不得有任何隐瞒和阻挠。

账目很快被送了过来,堆了满满一屋子。

每一本账都做得“天衣无缝”,数字精准,逻辑自洽,漂亮得像一本教科书。

王浩,作为市局指定负责“陪同调查”的联络人,出现在了林伟面前。

二十五年的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清晰的痕迹。

他胖了,也秃了,当年的那点浮夸的帅气,早已被酒色和岁月侵蚀得荡然无存,只剩下一脸的横肉和虚伪的笑容。

他显然没有认出林伟。

在他眼里,眼前这位省里来的“林书记”,只是一个需要小心伺候的“钦差大臣”。

“林书记,一路辛苦了。”

王浩的腰弯得像一只煮熟的虾米,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



“晚上我们局里安排了一下,在‘望江楼’给您和各位领导接风洗尘。”

“不必了。”

林伟的声音很平淡,听不出任何情绪。

“我们有纪律,调查期间,不接受任何宴请。”

王浩的笑容僵在了脸上,他没想到对方会拒绝得如此干脆,一点面子都不给。

“这……林书记,这只是吃个便饭,我们局长也……”

“王科长。”

林伟抬起眼,目光第一次直视着王浩的眼睛。

那目光,像两把手术刀,锐利,冰冷,仿佛能穿透他肥厚的眼皮,直视他内心深处的龌龊和慌乱。

“我的话,你没听清楚吗。”

王浩被那眼神看得心里一哆嗦,后背瞬间冒出了一层冷汗。

他这才意识到,眼前这个人,和他过去接触过的那些可以“搞定”的领导,完全不一样。

“是,是,听清楚了,都按您的指示办。”

他连连点头,狼狈地退了出去。

一出门,他脸上的笑容立刻就消失了,取而代代的是一脸的阴狠和不屑。

他掏出手机,走到一个无人的角落,拨通了一个号码。

“喂,舅舅,省里来人了。”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苍老而沉稳的声音:“慌什么。”

“那个姓林的,是个硬骨头,油盐不进啊。”

王浩压低了声音,抱怨道。

“哼,书呆子罢了。”

电话那头的声音充满了不屑。

“官场上的事,他懂个屁。”

“不过是走个过场,做做样子。”

“我已经找人去省里打过招呼了,你稳住,别自乱阵脚。”

“把账目做好,让他们查,累死他们也查不出什么来。”

“好的,舅舅,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王舍挂了电话,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靠在墙上,点了根烟,望着专案组所在的那个房间,脸上露出一丝狰狞的冷笑。

“书呆子,跟我斗,你还嫩了点。”

他狠狠地吸了一口烟,仿佛已经看到了林伟无功而返的落魄样子。

调查,果然陷入了僵局。

那些账目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专案组的人在里面转了好几天,却始终找不到出口。

整个团队的气氛都有些压抑。

这天傍晚,林伟让其他人留在驻地继续研究案卷,自己一个人走了出去。

他需要呼吸一点新鲜空气。

不知不觉,他走到了那条穿城而过的护城河边。

这里的景象,和二十五年前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河边的垂柳依旧婀娜,河水依旧浑浊,缓缓地流淌着,卷走这座城市的时光和秘密。

他记得,当年他和陈雪,最喜欢的就是在这条河边散步。

他们会聊未来,聊理想,聊那些遥不可及的梦。

那时候的天空,好像总是很蓝。

林伟沿着河岸,慢慢地走着,脑子里飞速地思考着案情的突破口。



他知道,问题一定不在那些账本上。

真正的秘密,藏在账本之外。

他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撕开这层严密伪装的口子。

就在他走到一座小桥上时,他的脚步,突然停住了。

不远处,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从一个喧闹的菜市场里走了出来。

那个女人,提着一个红色的塑料袋,袋子里装着一些青菜和一块豆腐。

她穿着一件洗得发旧的碎花连衣裙,头发随意地挽在脑后,露出了几根刺眼的白发。

她的脸上,写满了生活的疲惫和麻木,眼角的皱纹像一张细密的网。

是陈雪。

岁月,终究没有对她手下留情。

那个曾经在他记忆里温柔如水的姑娘,已经被生活磨去了所有的光彩,变成了一个最普通,最黯淡的中年妇女。

就在那一瞬间,陈雪也抬起了头。

他们的目光,隔着五六米的距离,在黄昏的光线里,猝不及防地交汇了。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陈雪的眼睛里,先是闪过一丝茫然,随即,那茫然变成了震惊,震惊又化为了巨大的慌乱和无措。

她的脸“唰”地一下变得惨白,手里的塑料袋“啪”地一声掉在了地上,豆腐摔得粉碎。

她像是看到了什么最可怕的怪物,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和羞愧。

她没有勇气走上前,甚至没有勇气再看他第二眼。

她只是慌乱地低下头,捡起那个袋子,然后像逃一样,匆匆地转过身,快步消失在了小巷的拐角处。

林伟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着,像一面被重重敲击的鼓。

一股无法言说的复杂情绪,像潮水一样,瞬间将他淹没。

有酸楚,有惋惜,也有一丝早已冷却的隐痛。

但这一切,很快就被一种更加强大的情绪所取代。

那是一种冰冷的愤怒和坚定的决心。

他看着陈雪消失的方向,眼神渐渐恢复了平静,甚至比之前更加锐利,更加坚定。

他要摧毁的,不仅仅是一个腐败的网络。

他要摧毁的,是那个吞噬了陈雪青春和幸福,让无数个像她一样的人,在绝望和麻木中沉沦的,那个看不见的,由权力和金钱构筑的肮脏体系。

风,起来了。

03

王浩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劲。

那个姓林的,就像一块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专案组进驻这么多天,不喝他们的酒,不抽他们的烟,甚至连一句客套话都懒得多说。

他们就像一群沉默的狼,每天趴在那些枯燥的账本里,眼睛里闪着绿光,似乎非要从里面啃出点血肉来不可。

这种感觉让他很不安。

他和舅舅王德福再次通了电话。

王德福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最后说了一句:“看来,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他们是不会善罢甘休了。”



“我来安排一场饭局。”

王德福的声音变得阴冷起来。

“你把H市几个有分量的领导都请上,也把他请来。”

“我倒要看看,在市委书记和市长的面前,他这个省里来的副书记,还敢不敢这么嚣张。”

这场饭局,被安排在了H市最高档的私人会所“锦绣阁”里。

这里不对外开放,只接待H市真正的权贵。

亭台楼阁,曲水流觞,奢靡得像古代的王府。

为了显示“诚意”和“背景”,王浩还特地干了一件自以为聪明绝顶的事。

他把自己的丈母娘,李娟,也请了过来。

他的算盘打得很精。

一方面,丈母娘能说会道,能活跃气氛。

另一方面,他想让李娟用长辈的身份,跟那位林书记说几句软话,拉拉家常,套套近乎,或许能消除一些“误会”。

他觉得,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热情的老人家。

李娟接到邀请,自然是喜不自胜。

能在这种“高级别”的饭局上露脸,是她向街坊邻居们炫耀的最好资本。

她特地穿上了自己最贵的一件丝绒旗袍,戴上了那只她炫耀了二十多年的金手镯,打扮得像一只开屏的孔雀,雄赳纠气昂昂地来到了锦绣阁。

她当然不认识如今的林伟。

在她模糊的记忆里,“林伟”只是一个二十多年前被她一脚踢开的穷小子,一个连名字都快被她遗忘的符号。

饭局开始,气氛有些诡异的尴尬。

H市的几位大领导,包括市委书记和市长,都坐在桌上,但一个个都显得有些拘谨。

他们频频向主位上的林伟敬酒,脸上堆着小心翼翼的笑容。

林伟却只是以茶代酒,浅尝辄止,话语不多,但每一句都切中要害,让人不敢小觑。

王浩在一旁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不停地给李娟使眼色。

李娟接收到了女婿的信号,清了清嗓子,觉得是自己大显身手的时刻了。

她完全没有察觉到桌上那股暗流涌动的紧张气氛。

她像一个刚刚登上舞台的蹩脚演员,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自己拙劣的表演。

“哎呀,真是热闹啊。”

她用一种夸张的语气开了口,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我们家王浩啊,就是实在,不懂得说话。”

她指了指王浩,语气里充满了炫耀。

“但是工作能力,那是在单位里数一数二的,这都是领导们培养得好啊。”

她又转向市税务局的局长,脸上笑开了花。

王浩的脸“唰”地一下白了,他想开口阻止,却被李娟一个凌厉的眼神给瞪了回去。

李娟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表演中,她觉得桌上所有的大领导都在认真地倾听着她的“教诲”。

她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说起来啊,我们家王浩能有今天,全靠他那个有本事的舅舅,王德福王局长。”

她的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了。

“想当年啊,我们家小雪,那也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俊姑娘,追她的人能从街头排到街尾呢。”

她呷了一口酒,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神情。

“其中啊,还有一个穷小子,长得倒还行,就是家里穷得叮当响,是个只会死读书的‘小镇做题家’。”



“‘小镇做题家’”这五个字一出口,林伟握着茶杯的手,轻轻地抖了一下。

桌上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

H市的几位领导,脸色都变了,他们坐立不安,额头上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们都知道林伟的出身,这老太太简直是在往枪口上撞啊。

只有李娟和王浩,还蒙在鼓里。

王浩是单纯的蠢,而李娟,是被长期的虚荣和愚昧蒙蔽了双眼。

“那个穷小子,还考上了什么研究生,跑到我家来炫耀。”

李娟撇了撇嘴,一脸的不屑。

“我当时就跟他说,你读再多书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

“幸亏我眼光好,把他给赶走了,不然我们家小雪,哪有今天的好日子过啊。”

她说完,还得意洋洋地环视了一圈,仿佛在期待着大家的赞美。

然而,她只看到了几张比哭还难看的脸。

王浩的腿肚子都在打哆嗦,他现在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李娟终于觉得有点不对劲了。

但她把这归结于自己还没跟今天的主角,那位省里来的大领导搭上话。

她端起酒杯,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脸上重新堆起谄媚的笑容,转向了主位上的林伟。

“这位领导,您看着面生,是省里来的吧。”

她热情洋溢地说。

“我们家王浩在单位表现很好,您可要多关照关照。”

“来,我敬您一杯,我干了,您随意。”

她一仰脖,就把一杯白酒灌了下去。

H市的市委书记再也坐不住了。

他猛地站起来,椅子和地面摩擦,发出一声刺耳的尖叫。

他擦着额头上的冷汗,声音都变了调,结结巴巴地介绍道:“李……李阿姨,您……您别说了……”。

“这位是……这位是省纪委的林伟林书记……是……是专案组的组长。”

这句话,像一道九天玄雷,轰然劈在了李娟的天灵盖上......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