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重要表态:房产税人大立法已完成,落地就等一个信号了

0
分享至

房产税立法工作已于2013年启动,目前全国人大立法程序已完成,技术难点基本解决,但当前房地产市场仍处下行周期,推出时机需谨慎。

这是上周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在第十六届财新峰会上说的,老同志出来吹吹风,这本就是惯例,看一下市场反应。

“财政部”这三个字的含金量自不必说,这也是第一次把话说的这么明白,风向其实已经很清楚了。

翻译成大白话:房产税距离实施只差一步之遥,一旦时机合适,立马就会来。





2025 年 11 月,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在第十六届财新峰会上的表态,让沉寂多年的房产税话题再度引爆舆论。他明确指出房产税全国人大立法已完成、核心难点基本解决,虽强调需 “适时推出”,但结合十余年政策推进轨迹与当前经济形势,房产税落地已进入实质性准备阶段。这一关乎千万家庭资产配置、房地产市场格局与地方财政体系的重大税制改革,其影响将渗透经济社会多个层面,既承载着优化资源配置的政策目标,也将对不同群体产生差异化冲击,值得深入剖析。

房产税推进背景:立法成熟,时机待择

房产税的推进并非突发之举,而是历经十余年调研论证的系统性改革。早在 2013 年,中央就明确了房产税改革方向,2014 年至 2019 年间三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表述从 “做好立法相关工作” 逐步升级为 “稳步推进立法”,彰显政策推进的坚定性与审慎性。2018 年,财政部部长刘昆提出的 “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 原则,至今仍是房产税改革的核心遵循。

楼继伟在峰会上的表态揭示了当前房产税的推进现状:立法层面已完成关键突破,曾经制约改革的核心难点基本解决。其中最突出的技术难题是税基确定 —— 大量非自由交易获得的房屋,如何以市场价值为基础合理核算税基,经过多年探索已形成成熟解决方案,即按自由交易房产价值打折核算的方式。而全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全面落地,更为产权厘清、税源监管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从推出时机来看,决策层仍保持审慎态度。2022 年因房地产市场形势复杂未适宜推出,2025 年虽房地产泡沫已破除,但市场仍处于下行调整期,此时推出需避免加剧市场波动。楼继伟强调房产税将 “适时推出”,结合其此前 “经济转为正常增长后应尽快开展试点” 的表述,预示着改革将在宏观经济企稳、房地产市场回归平稳后择机落地,既确保改革成效,也降低政策冲击。

对不同群体的差异化影响

多套房持有者:持有成本上升,资产配置重构

多套房持有者将成为房产税影响最直接的群体,涵盖投资性购房群体、异地多套房拥有者等。在无房产税时代,房产投资的成本主要集中在购置环节,持有期间仅需承担物业费、房贷利息等少量支出,即便长期空置也无需付出过多代价,形成 “买而不住、待价而沽” 的盈利逻辑。

房产税实施后,这一逻辑将被彻底打破。按房产评估价值定期征税的模式,意味着持有房产数量越多、价值越高,税负压力越大。若租金收益不足以覆盖税负与持有成本,投资者将面临 “持有亏损”,被迫出售房产。对于异地多套房拥有者而言,跨区域管理不便导致的空置房产无法规避税负,而三四线城市的多套房持有者,受人口流出、供过于求影响,房产变现难度大,叠加税负压力后资产缩水风险显著上升。

不过,政策设计将兼顾合理性,大概率设置人均免征面积,保障刚需家庭基本居住需求。但多套房持有者很难享受全部免征优惠,若采用 “人均免征面积 + 超额累进税率” 模式,超标面积将面临较高税负,这将倒逼其优化资产配置,减持非核心区域、低回报率房产,聚焦核心城市优质资产。





高负债炒房者:资金链承压,风险集中暴露

相较于普通多套房持有者,高负债炒房者面临的风险更为严峻。这类群体通过银行贷款、消费贷等多渠道高杠杆融资购房,核心盈利逻辑是 “以房养贷、以贷炒房”,依赖房价上涨差价覆盖贷款利息实现盈利。在无房产税环境下,其成本主要为资金成本,而房产税的开征将新增持续的持有成本,直接打破资金链平衡。

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下行态势进一步放大了这一风险。2025 年房地产市场虽已破除泡沫,但下行趋势仍在持续,部分城市房价仍处于调整通道。若房价上涨停滞或下跌,房产增值收益无法覆盖利息与税负,高负债炒房者将陷入 “越持有越亏损” 的困境。一旦资金链断裂,不仅房产可能被银行查封拍卖,还将影响个人征信,陷入严重财务危机。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类群体的风险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大量高负债炒房者集中抛售房产,可能加剧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形成 “抛售 — 价跌 — 再抛售” 的恶性循环。而其债务违约也可能向金融系统传导,这也是政策推进过程中需要重点防范的问题。

刚需与改善型群体:影响有限,购房环境优化

对于仅拥有一套自住住房的刚需群体,房产税的直接影响将十分有限。政策设计的核心原则是 “保障基本、调节高端”,通过设定合理的人均免征面积,绝大多数刚需家庭的住房将被纳入免征范围,无需承担额外税负。

从长远来看,刚需群体反而可能受益于房产税的实施。房产税通过抑制投机性购房需求,将减少市场炒作行为,促进房价回归合理估值,降低刚需群体的购房门槛。同时,随着投机需求退出,市场将更多由刚需与改善性需求主导,房产供需关系将更加均衡,购房选择空间也将扩大。对于改善型群体而言,若置换的房产未超出免征面积标准,或超额部分税负可控,其合理的住房升级需求不会受到明显抑制,反而能在更健康的市场环境中实现资产优化。

对房地产市场与宏观经济的深层影响

房地产市场:短期调整与长期健康发展并行

房产税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将呈现 “短期调整、长期向好” 的特征。短期来看,部分多套房持有者与高负债炒房者的抛售行为,可能导致局部市场供应增加,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及非核心区域的房产,可能面临阶段性价格压力。但这种调整并非市场崩溃,而是投机性泡沫的理性挤出,有助于市场回归真实供需基本面。

长期来看,房产税将重塑房地产市场生态。通过增加房产持有成本,抑制投机性需求,推动市场从 “炒房时代” 向 “居住时代” 转型,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随着市场结构优化,房价将逐步与居民收入水平、城市发展质量相匹配,形成 “房价稳定 — 需求理性 — 市场健康” 的良性循环。同时,房产税将引导资金从房地产市场向实体经济、资本市场分流,减少社会资源过度向房地产集中的现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地方财政:破解土地财政依赖,构建良性循环

房产税的核心政策目标之一,是为地方政府建立稳定、可持续的财政收入来源。长期以来,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土地出让金收入,这种 “卖地财政” 模式具有不稳定性,且与房地产市场波动高度绑定。随着城镇化进程进入中后期,土地出让收入增长空间收窄,地方财政亟需新的收入支柱。

房产税作为最适合的地方税税种,将形成 “公共服务越好 — 房产价值越高 — 税收收入越多” 的良性循环。地方政府可将房产税收入用于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提升,而公共服务质量的改善又将带动房产价值上涨,进一步扩大税基,实现地方发展与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增长。这种模式将推动地方政府从 “土地财政” 向 “税收财政” 转型,降低对房地产市场的过度依赖,提升财政运行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宏观经济:稳定预期,促进协调发展

房产税的推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多维度性。从短期看,政策落地可能引发市场预期调整,对房地产相关产业链产生一定冲击。但决策层将通过把握推出时机、优化政策设计等方式,降低短期冲击,避免对宏观经济造成剧烈波动。

从长期看,房产税对宏观经济具有正向意义。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将减少系统性风险,为宏观经济稳定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土地财政依赖的破解,将减少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过度干预,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房产税带来的收入分配调节效应,将缩小因房产差异导致的财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结语:理性看待改革,做好应对准备

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的表态,明确了房产税落地的大趋势。这一改革并非简单的 “加税”,而是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系统性调整,既承载着优化房地产市场、完善地方税体系的政策使命,也将对不同群体、不同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无需过度恐慌,房产税的政策设计将充分保障刚需家庭的基本居住权益;对于多套房持有者与高负债炒房者,应清醒认识政策调整带来的风险,提前通过减持非核心资产、降低杠杆率等方式优化资产结构,防范财务风险;对于地方政府,需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以优质公共服务支撑房产价值与税收增长的良性循环;对于房地产企业,则应适应市场转型,从 “高杠杆、高周转” 的开发模式向 “注重产品品质、服务体验” 的经营模式转变,满足居民理性居住需求。

房产税的推出是中国经济转型、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其影响深远而持久。在改革推进过程中,决策层将通过科学设计政策、精准把握时机、稳步有序推进等方式,实现改革效应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而市场各方也应理性看待改革,主动适应变化,在新的市场环境与政策框架下实现自身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共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识
阅识
莫待青春空逝去,应惜光阴莫彷徨。
3026文章数 16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