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第四届吉林省“最美退役军人”韩立文:永葆军人本色 诠释家国情怀

0
分享至

他1986年参军入伍,在武警某部服役30年,从普通士兵逐步成长为支队长,先后7次荣立三等功,所在单位获评武警部队基层建设先进支队,把青春热血熔铸进保家卫国的征程。2017年退休后,他创建长春市光荣之家志愿者协会,先后寻访81位功勋老兵,并主动关心、帮助和解决老兵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他坚持带领团队走入社区普法宣传100余次,开展校园红色故事和国防教育宣讲等公益活动200余场,所编课程入选吉林省教育厅中小学研学(国防教育类)精品课目录,并参与制定了新职业《国防教育辅导员》国家职业标准。他就是长春市花园路军休干部韩立文。

戎旅砺锋 军营里的三十载坚守

1986年冬,韩立文踏上从军之旅,父亲珍藏的抗美援朝军功章在他行囊里压得沉甸甸的。“好男儿志在四方,咱当兵就要当一名保家卫国的好兵。”父亲的话,成了他刻在心底的誓言。

新兵列车碾过雪原,最终停在长白山深处的执勤点。这里山高林密,铁路隧道与桥梁的守护任务压在年轻士兵肩上。冬天大雪封山,蔬菜冻成硬块,战士们嚼着咸菜啃馒头;夏天蚊虫成灾,夜里常被叮咬得辗转难眠,还要警惕野兽出没和山体滑坡。最磨人的是挑水——执勤点没有自来水,韩立文和战友们每天往返三公里山路去临近村子挑水,扁担压得肩膀红肿起泡,汗水在衣襟上结出盐霜。更难耐的是寂寞——执勤点不过列车看不到外人,“抬头望蓝天,低头两条线”是官兵枯燥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没有电视、电脑,没有文体娱乐设施,战士们除了执勤训练,只能反复翻看图书箱内仅有的几本小说杂志。


“艰苦是最好的磨刀石。”韩立文把这句话写在日记本扉页。业余时间里,他坚持复习文化课程,努力提升军事素质,终于在1990年考取了军校,毕业后,他主动申请回最偏远的基层单位。担任中队长时,他接手全省自然环境最艰苦、勤务最繁重的看押中队,带着战士们自力更生,整修营房,加强训练,提高能力,硬是把“后进中队”带成了连年先进;升任大队长,他所在单位是全总队编制人数最多、驻防最分散的营级单位,在他的任内,所属中队任务完成圆满,队伍战斗力飙升,2001年底获评总队“标兵大队”;担任支队长期间,他统筹部队战备执勤与处突反恐,所在单位全面建设跨入全国武警部队先进支队行列。


多年来,韩立文曾数次组织指挥部队圆满完成长途武装押解、追捕任务和大型活动现场警卫、巡逻勤务。最难忘的是2009年9月的一次抓捕任务,时任某支队参谋长的他,组织应急分队的官兵,深夜携枪带弹,驱车百余公里,运用灵活战术,配合公安机关成功抓获脱逃罪犯。他说,“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及时抓捕逃犯,绝不能让其再次危害社会和群众。”三十年军旅,他把青春熬成了钢,也把“忠诚担当”刻进了骨血。

初心为炬 社区里的公益长征

2017年7月,韩立文脱下军装,却没卸下责任。看着父辈的军功章,他暗下决心:“要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2019年,他和战友一起创建长春市光荣之家志愿者协会,聘请雷锋同志生前战友乔安山担任顾问,举起了“志愿服务”的旗帜。


他带着志愿者驱车数百公里,根据线索寻人。一个雪天,他们寻访榆树籍的解放战争老兵韩玉良,家属起初以老人身体欠佳坚决拒绝。韩立文在门口解释:“这些英雄故事是国家记忆,不该被遗忘。”寒风里等了两个多小时,家属终于动容,从床底翻出两枚一等功勋章。

五年来,81位老兵的故事被发掘出来。94岁的郑万珠老人病逝时子女都在国外,后事难办。韩立文连夜联系当地民政与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跑前跑后协调,让老人顺利下葬。“韩会长比亲人还上心!”家属的感激,成了他前行的动力。如今,不少老兵亲属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公益的火炬越烧越旺。


他还带着律师志愿者走进100多个社区,铺开“普法暖阳”。“帮难事、解薪忧”法律服务项目中,他为农民工免费维权,帮独居老人调解纠纷,给弱势群体关心帮助。一次宣讲后,下岗职工老李握着他的手哭了:“终于知道咋要回血汗钱了!”截至目前,协会累计筹集资金50余万元,开展200余场公益活动,惠及数万群众,2024年被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文明办表彰为“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薪火相传 讲台后的国防守望

“国防教育是百年大计,一刻也不能等。”这是韩立文常挂在嘴边的话。2020年起,他带着老兵宣讲团进校园、入社区,却屡屡碰壁。学校门卫拦过他,社区保安轰过他,同行的志愿者很是不解:“您都当过团级主官,何必受这份委屈呢?”他笑着递上宣传册:“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了全民国防意识的提升,这点难不算啥。”几年来,协会先后与100多个学校、社区开展红色宣讲和党建共建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光阴荏苒,老兵们均年事已高,95岁的抗联老战士马国山宣讲时突然语塞,他攥着韩立文的手哽咽:“我忘了战友的名字……”韩立文眼眶一热,主动接过宣讲“接力棒”。几年来,他化身“金牌讲师”,在180余场校园宣讲中,用先辈的战地故事、自己的军旅经历,把国防种子播撒进孩子们心里。2024年,他牵头编写的《国防技能战地情境体验》课程,入选吉林省教育厅中小学研学(国防教育类)精品课目录。

更重的担子还在后面。2022年开始,他参与制定《国防教育辅导员》国家职业标准。图书馆里,他抄录的资料堆成小山;台灯下,他修改的教材布满批注。身边战友调侃:你退休比在岗时还忙。2024年,他被聘为省军休国防教育工作室主任,周末经常泡在办公室写教案,深夜还在打磨课件。

2025年4月,他光荣入选全国老兵宣讲团。站在新的起点,他说:“只要能让更多人记得英雄、守护家国,我愿当一辈子红色文化传承人。”从长白山执勤点到校园三尺讲台,从社区小院到国家标准制定研讨会场,韩立文用半生坚守证明:军装会褪色,但军魂永恒;岗位会变,但初心永远不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7248文章数 20078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