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走下旧屋,让瓦猫“跃上心房”

0
分享至

  新华社昆明11月17日电 题:走下旧屋,让瓦猫“跃上心房”

  新华社记者王冠森、高咏薇

  揉陶筑首,搓土成身。在云南省昆明市古滇路转角的心房瓦猫博物馆内,张航伏案而坐,翻动着指尖刻刀,在陶土上勾勒出瓦猫“奶凶”的神态。

  瓦猫,起源于云南,是一种安装在屋脊或门楣处的传统民间装饰。它融合了实用功能与民俗信仰,寓意吞食四方邪祟、保护家宅安宁。2023年,昆明瓦猫被列入云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1月7日,张航在心房瓦猫博物馆内整理瓦猫。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今年32岁的张航是昆明瓦猫的市级传承人,也是这家博物馆的主人。今年“双十一”,张航重返母校——云南艺术学院,为学生们传授瓦猫制作技艺。张航回忆,2012年,还在云南艺术学院民间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的他便被瓦猫自由的艺术表现形式所吸引。

  自那时起,钻进老城区的市集、工地里寻找瓦猫,便成了他生活中的日常。“大理、丽江,还有昆明城郊的老村落,只要有瓦猫的地方,我都会去搜集、记录。”张航说。多年努力下,博物馆如今已收藏瓦猫700余座。

  寻找的过程,也是他重新认识瓦猫的过程。在张航眼中,瓦猫被赋予了人格,承载着人们对安居的寄托。

  城市的肌理中,万物随时间褪色又重生。曾镇守老宅的瓦猫,在屋脊之上历经岁月,见证变迁。

  “我曾驾车前往一个几乎无人居住的老村子采风,一只立在门楣上的瓦猫吸引了我。”张航说,“打听之后得知那房子早已废弃。我踩上车顶,想靠近瓦沿,把瓦猫取下留存,可它太过牢固,几次都没能搬动。”

  不久后,他再次回到那处老宅时,房屋已拆除,化为瓦砾,那只“舍不得走”的瓦猫也随之湮灭。

  “即便屋已倾、墙已断,瓦猫依然是房子的一部分。”张航感慨,“它生于泥土,守护人家,最终又归于泥土。也许,摆上博古架并不是它最好的归宿。”

  “寻猫未得”让张航对瓦猫多了一份敬畏。“要以敬畏的态度对待历史、传统和非遗。承袭技艺仅是一方面,传承人更应宣扬它原本的用意。”张航说。

  2019年,他创立了心房瓦猫博物馆,开展瓦猫制作体验课、瓦猫安放仪式、传统村落游学等活动。“安放与游学注重过程,让非遗与当下的人产生连接;体验课堂则强调趣味与创造,让人们在亲手制作中理解瓦猫的意义。”

  在博物馆的工作间里,张航调制陶土、塑形猫头、捏出猫身。待晾干定型后,入窑烧制。“瓦猫的肚腩要留空,口尾相通,保留‘吞进不好的、排出有益的’寓意,让新瓦猫依然肩负传统的使命。”他说。


  11月7日,张航在心房瓦猫博物馆内制作瓦猫。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瓦猫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在昆明、大理、玉溪等地均有非遗传承人传技授艺。他们秉持传统,结合当地瓦猫的旧模样,打造出新的产品样式。在昆明地铁4号线,主题车厢、站内文创店成为瓦猫走入烟火、再次跃上的“新屋檐”。

  瓦猫出现在地铁、车站等公共设施,兼顾了曝光度与“保护”寓意。张航说,打造瓦猫IP会更得人青睐。

  拉坯、晾干、雕塑、烧制,熟手一周即可制成一只瓦猫。真正的难题在于如何让创意与传统融合。张航在不改变传统工艺的前提下,尝试调整瓦猫姿态、改变头身比例。“有时,一个月也烧不出一只满意的‘答案’。”张航说。

  回想带着瓦猫到北京、上海参展的经历,张航坦言也曾担心自己的设计能否被接受。通过对瓦猫寓意的讲解和它自身讨喜的形象,瓦猫逐渐赢得了观众的认可,也让他逐步积累起了信心。

  洱海边的贝壳碎粒掺入陶土、以白族扎染布料的轻盈造型制作瓦猫;仿照剑川木雕龙头纹饰、结合木屋榫卯结构烧制出可拼接的瓦猫……张航探索将瓦猫与其所在的环境相结合,用造型记录场域的变化。

  “瓦猫不仅是一种装饰或技艺的成果,更是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张航说,未来将在不脱离文化根源的前提下打造更多产品,让瓦猫走出云南,在各地寻找可守护的“新房”。

  “当老屋倒下,旧时的屋脊或已不复存在。让瓦猫跃上心房,走入人心,便是我的答案。”张航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笑死!山航还是太权威了,网友:差点端着饭下飞机

笑死!山航还是太权威了,网友:差点端着饭下飞机

夜深爱杂谈
2025-11-15 21:49:27
当一个人不尊重你时,不要沟通,也不要愤怒,只需要做这 2 件事

当一个人不尊重你时,不要沟通,也不要愤怒,只需要做这 2 件事

诗词中国
2025-11-17 18:41:18
央视对郭晶晶的称呼变了,三字之差释放强烈信号,霍震霆全说对了

央视对郭晶晶的称呼变了,三字之差释放强烈信号,霍震霆全说对了

梦录的西方史话
2025-11-17 18:18:58
阿里巴巴美股夜盘涨超5%

阿里巴巴美股夜盘涨超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7 10:51:06
演都不演了?这一次,F4仅用一则动态,彻底揭开朱孝天仅剩的体面

演都不演了?这一次,F4仅用一则动态,彻底揭开朱孝天仅剩的体面

山野天晴
2025-11-15 02:00:26
地球是圆的,但这张非常著名的照片,根本证明不了!

地球是圆的,但这张非常著名的照片,根本证明不了!

宇宙的秘密
2025-11-17 00:38:33
“婚变风波”仅10天,31岁章泽天又官宣喜讯,野心太大藏不住了!

“婚变风波”仅10天,31岁章泽天又官宣喜讯,野心太大藏不住了!

徐徐道史
2025-11-15 22:51:30
21岁大学生帮取快递获无期,父亲含泪:他以为是帮朋友忙

21岁大学生帮取快递获无期,父亲含泪:他以为是帮朋友忙

小鬼头体育
2025-11-16 16:55:47
小米打响“价格战”,12GB+512GB突降至1595元,7000mAh+IP69

小米打响“价格战”,12GB+512GB突降至1595元,7000mAh+IP69

科技阿维
2025-11-17 18:39:38
“性萧条”时代来临了吗?避孕类产品无人问津,情趣产品颇为畅销

“性萧条”时代来临了吗?避孕类产品无人问津,情趣产品颇为畅销

火山诗话
2025-11-15 06:59:56
“高市早苗今后应不会再提‘台湾有事’”

“高市早苗今后应不会再提‘台湾有事’”

观察者网
2025-11-17 15:54:42
乌克兰隐身导弹无人机惊艳首秀,俄罗斯国内大规模断网

乌克兰隐身导弹无人机惊艳首秀,俄罗斯国内大规模断网

史政先锋
2025-11-17 20:53:35
上汽大众朗逸Pro正式上市 售价8.88万元起

上汽大众朗逸Pro正式上市 售价8.88万元起

车质网
2025-11-17 21:18:11
林诗栋发文告别全运会:有收获有遗憾,继续向前出发

林诗栋发文告别全运会:有收获有遗憾,继续向前出发

现代快报
2025-11-17 07:38:22
媒体人爆料了著名国脚名宿谢峰打假球的细节,情况有点儿吓人

媒体人爆料了著名国脚名宿谢峰打假球的细节,情况有点儿吓人

丁丁鲤史纪
2025-11-17 12:02:06
日本,至少有三个没想到!中方不仅愤怒还有行动!

日本,至少有三个没想到!中方不仅愤怒还有行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7 18:40:24
全运会女排半决赛结果,半决赛对阵预测

全运会女排半决赛结果,半决赛对阵预测

慢歌轻步谣
2025-11-17 10:25:40
何诗蓓连续参加两场决赛,全运会游泳拿下2金2铜闪耀赛场

何诗蓓连续参加两场决赛,全运会游泳拿下2金2铜闪耀赛场

体娱一家亲
2025-11-17 19:26:21
82岁妓女离世前捐出60万,离世后无人送葬,邻居打开遗物后傻眼了

82岁妓女离世前捐出60万,离世后无人送葬,邻居打开遗物后傻眼了

温情邮局
2025-10-21 11:39:29
谁说屁股大就不能穿瑜伽裤?黄色T恤搭薄荷绿瑜伽裤,成熟有活力

谁说屁股大就不能穿瑜伽裤?黄色T恤搭薄荷绿瑜伽裤,成熟有活力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1-12 11:46:01
2025-11-17 22:03:00
新华社 incentive-icons
新华社
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
626596文章数 242340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40多万宝马跑1年多四条轮胎均现龟裂 4S店拒免费更换

头条要闻

40多万宝马跑1年多四条轮胎均现龟裂 4S店拒免费更换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高市早苗的算计,将让日本割肉5000亿

科技要闻

有了通义和夸克,阿里为何再推千问App?

汽车要闻

新增CDC后变化大吗? 试驾特斯拉model Y L

态度原创

旅游
健康
教育
手机
亲子

旅游要闻

重庆云阳迎来今冬首场降雪 高山之巅“秒变”童话世界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教育要闻

市重率57%!青浦兰生首届毕业生去向!

手机要闻

两千元也用上了真两亿像素!Reno 15这次够狠的

亲子要闻

孩子奇怪行为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秘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