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看煤炭七十二变!走进榆林智能工厂寻找绿色升级密码

0
分享至

黑乎乎的煤炭,是如何“七十二变”,悄悄走进千家万户,变成日常使用的食品级包装、家电外壳的?

11月14日,记者走进中煤陕西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煤陕西公司”)煤化工工厂,探访这座行业标杆级智能工厂,解锁国家能源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密码。

展台上,透明罐子里的白色颗粒格外引人注目。“这些可不是普通塑料颗粒,而是百分百由煤炭转化而来的高端聚烯烃产品。”中煤陕西公司副总经理杨雪峰介绍。

作为陕西省首批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中煤陕西公司煤化工厂是陕西省首家投产的煤制烯烃企业,其煤制聚乙烯连续两年斩获“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截至目前,企业“双聚”产品已生产41个牌号,其中19个通过中国、美国、欧盟食品级认证,聚丙烯产品远销波兰。

从黑色煤炭到高端化工材料的华丽转身,绝非单一工序的突破,而是全产业链智能化重构的成果,更是我国煤化工产业践行“双碳”目标,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智能工厂指挥调度中心。

这条“由黑变白”的产业链背后,藏着一套达到行业标杆水平的智能管控体系。产业链的起点是大海则煤矿640米井下,原煤经刮板输送机开采后,通过3公里模块式皮带栈桥直接送入10万吨原煤球仓,再经由专列精准运至煤化工厂区。在这里,原料煤历经气化、合成等多道精密工序转化为甲醇,最终聚合为聚乙烯、聚丙烯等高端化工产品。

全程上千公里的输送管道、上百个生产系统的实时数据持续汇聚,形成了覆盖生产全流程的“数据湖”,实现了从原煤开采到产品出厂的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控。“我们的智能工厂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认定的全国智能制造63家试点示范企业之一,更是煤化工行业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这份荣誉背后是全产业链技术创新的支撑。”煤化工厂甲醇中心副经理吴晓晨的话中满是底气。

如果说全流程数据管控是智能工厂的“血脉”,那么调度指挥中心就是当之无愧的“大脑”。走进调度指挥中心大厅,一面高4米、长20米的智慧大屏占据了核心位置,屏幕上跳动的生产参数、实时传输的设备画面、动态更新的能耗数据,清晰勾勒出煤、电、化全产业链的运行脉络。“通过智能化改造,我们彻底改变了传统煤化工‘人盯现场’的作业模式,把操作人员从生产一线搬到中控室,从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区域,生产调度、设备运维全凭数据说话,决策精度和响应速度实现质的飞跃。”吴晓晨的介绍,点出了智能工厂的核心优势。

智能化技术的落地,在关键生产环节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在甲醇中心,8套核心气化炉的运行状态通过高清可视化摄像头和红外热成像系统实现24小时实时监测。“我们自主研发的AI智能分析系统,能同时处理200多个监测点位的视频数据,精准识别跑冒滴漏、温度异常等潜在隐患并自动预警。”吴晓晨指向屏幕上的监测界面介绍,“AI带来的变革性价值,核心在于持续挖掘生产潜能。我们正围绕行业应用场景不断优化训练这个大模型,通过迭代升级让它更贴合实际生产需求、更具智慧决策能力,持续探索AI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更多可能。”


技术人员在监测生产数据。

智能化带来的不仅是生产效率的提升,更驱动了管理模式的深度革新。甲醇中心和烯烃中心将传统的四班两倒工作制改为五班两倒,职工工作时长从每4天24小时调整为每5天24小时,劳动强度显著降低。“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手持移动终端实现了无接触交接班,每班交接时间从原来的45分钟缩短至15分钟,不仅减少了人为失误,更让生产连续性、安全性得到双重保障。”员工吉庆的切身感受,道出了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的有机融合,这种变革既提升了员工获得感,更筑牢了安全生产防线。

如果说智能化是煤化工转型的“加速器”,那么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就是突破行业瓶颈、践行国家战略的“定盘星”。

在固废处理车间,一条绿色生产线的稳定运行,破解了长期困扰煤化工行业的固废处理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化工气化细渣/污泥改性制浆技术”项目由中煤陕西公司联合中煤科工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山大学等单位历时4年联合攻关完成。“通过这项技术,我们不仅彻底解决了化工污泥和气化细灰的环保处置问题,更实现了‘变废为宝’,开发出高活性粉体建材等产品。”煤化工厂技术管理部负责人安东玲介绍,该技术体系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煤化工行业固废减量化、资源化、高值化利用树立了行业标杆。

绿色转型是煤化工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更是践行“双碳”国家战略的核心要求。在厂区西北角,5.06MW光伏项目已完成施工,于今年5月顺利并网发电,年发电量可达600万千瓦时,替代标准煤近2000吨;二期项目果断取消燃煤锅炉,将空分装置改为电驱模式,实现燃料煤消耗归零;与榆林城投佰盛合作的100万吨/年二氧化碳利用项目,其中已投产的50万吨装置可将工业尾气高效转化为液体二氧化碳等产品,年减排效果相当于植树造林1.3万公顷……

“这些技术创新正让黑色资源绿色转化的发展理念落地生根,既为行业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更打通了技术赋能产业链的关键路径。”煤化工厂副总经理周明表示,“我们正加快布局前沿技术,以全链条创新激活产业活力,加快培育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群众新闻记者 张梅)

来源:群众新闻客户端

编辑 刘雅娇 校对 谢婷 责编 李治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榆林传媒中心 incentive-icons
榆林传媒中心
榆林传媒中心
14022文章数 404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