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黄河入海口的夕阳余晖中,一群反嘴鹬掠过水面,激起观鸟爱好者阵阵低呼。他们手持专业的摄像器材,屏息凝神,只为捕捉鸟儿振翅的灵动瞬间。这不是小众的摄影痴迷,而是撬动东营文旅发展的崭新动能——“观鸟经济”正借生态之翼,在这片年轻的土地上振翅高飞。
观鸟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可深耕的沃土。发展“观鸟经济”,就是要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可体验、可传播的消费场景。换言之,就是向飞羽要活力——将观鸟带来的生态价值、审美体验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东营观鸟之所以能快速“出圈”,关键在于把握了人们对自然体验的需求。来自北京的鸟友感叹:“镜头里铺天盖地的花脸鸭'鸟浪',真比想象中震撼百倍!”这一自然奇观通过短视频火遍全网,让“到东营看鸟浪”成为秋冬旅游新潮流。东营连续举办“黄河口国际观鸟季”,突出“鸟浪”奇观的震撼体验,精准切中了文旅发展的节拍。
向飞羽要活力,绝非仅靠“生态家底”,更需要系统谋划,持续延伸观鸟体验、释放生态效益。近年来,东营市围绕观鸟活动,衍生出多元业态。精心打造的四条主题观鸟线路,日均吸引近千人次;“冬游东营 暖意融融”精品二日游,实现观鸟与温泉、民俗等项目串联;以东方白鹳、黑嘴鸥为灵感的“小鸟的朋友”文创系列备受追捧;亲子生态团赴保护区观察东方白鹳、学习科普,反响热烈。“观鸟经济”的潜力不仅在于观赏本身,更在于其延伸的消费链条。
“观鸟经济”的升温,折射出更深层次的变化。一方面,东营持续推进生态修复,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累计生态补水超5.1亿立方米,有效治理互花米草入侵,为候鸟栖息提供了纯净的“舞台”。另一方面,持续优化观鸟设施,东八路、滨海大道等观鸟点配套日益完善,知青小镇等特色民宿快速成长,构建起观鸟的绝佳“服务区”。当整个黄河三角洲成为开放的“观鸟长廊”,游客的停留时间便自然延长,餐饮、住宿、购物等消费场景也随之丰富。同时,观鸟经济不仅是白天的精彩,更衔接起了“生态+文化”的经济链条,成为全域旅游的“亮点”,进一步激发城市消费活力。
赴一场观鸟之约,享一份生态之美。从自然现象转变为经济资源,从生态景观升华为文化符号,万千飞羽正以独特生态体验催生文旅新热点。在候鸟翩跹的湿地之上,演绎更多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的生动实践,就能更好推动“瞬时美景”转化为“长效动能”。(大众新闻记者 商尧)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