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前那场失败,藏着今天M1成功的全部答案!M1的出现像是一场翻身仗,搭载这款芯片的Mac年销售额达到337亿美元,比英特尔时代涨了三分之一。
2020年11月当苹果发布M1芯片时,很多人以为这只是一次常规的硬件升级,但实际上这颗芯片的背后,是苹果长达35年的执念。
Mac当时的处境并不好,蝶式键盘故障频出,英特尔芯片发热严重,销量跌到谷底。
最近苹果又传出要自研影像传感器的消息,从处理器到基带,再到传感器,苹果的自研版图还在扩张,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条路早在1989年就开始了。
![]()
苹果最早的自研芯片计划叫“水瓶座”,1989年启动时就花了1500万美元买超级计算机,那时候大家还在争论单核处理器够不够用,苹果的工程师已经在研究多核架构,比行业主流早了十多年。
项目负责人设计的芯片不仅能多核并行,还集成了显卡功能,要知道英特尔90年代末才把显卡整合进芯片组。
但这个计划最终失败了,原因很简单,苹果不是芯片公司,也没有足够的钱转型成芯片公司。
英特尔和摩托罗拉每年在芯片上砸几十亿美元,苹果根本跟不上,1989年项目终止时,连一块像样的芯片都没做出来,只留下一堆技术文档。
自研不成苹果只能找合作伙伴,1991年苹果和IBM签了合作协议,这事当时震动整个科技圈。
![]()
要知道苹果1984年的那则著名广告,就是把IBM比作极权巨头,但面对微软和英特尔组成的Wintel联盟,两家不得不联手。
苹果市场份额从25%跌到12%,摩托罗拉的芯片又跟不上英特尔,实在没办法了, IBM当时拥有最先进的芯片技术,铜互连、化学机械抛光这些技术都是业内顶尖。
1991年7月苹果、IBM和摩托罗拉组成AIM联盟,基于IBM的POWER架构开发PowerPC芯片。
联盟成立时投入10亿美元,计划做四个项目:两个软件合资公司Kaleida和Taligent,一个UNIX操作系统,还有最重要的PowerPC芯片。
1994年3月第一批Power Macintosh上市,售价2000到4500美元,性能测试确实不错,一家印前处理公司说,以前处理复杂图形要一分钟,换了PowerPC只要10秒。
上市两周卖出14.5万台,到1995年1月总出货量破百万,这是PowerPC最辉煌的时候,但其他项目全砸了。
Taligent烧掉4亿美元,Kaleida花了2亿,都没做出什么像样的产品,PowerPC除了苹果用,其他厂商基本不碰,IBM的PC业务后来卖给联想,主要还是x86架构。
![]()
1995年8月Windows 95发布,这是致命一击,长文件名、桌面、即插即用,这些Mac有的功能Windows都有了。
抢占式多任务更是Mac没有的,后台下载不会因为切换程序就停止,微软第一周卖了100万份,第一年卖了4000万份,AIM联盟的市场份额从16%跌到4%。
乔布斯1997年回归后,第一件事就是砍掉克隆机业务。
1994年苹果为了提升市场份额,授权其他厂商生产Mac克隆机,结果这些厂商不仅压低苹果产品价格,还可能夺走生态控制权。
乔布斯直接终止了所有授权,用1亿美元股票收购了最大克隆机厂商Power Computing的Mac业务,这笔股票现在值2000亿美元。
摩托罗拉对克隆机被砍很不满,他们需要20%的市场份额才能维持芯片生产的经济性,1997年9月摩托罗拉终止克隆机业务,损失9500万美元,股价跌11%。
![]()
公司高管说“苹果今后只是我们的普通客户”,双方关系彻底破裂。 摩托罗拉半导体业务从1995到1997年,营收从85亿降到80亿,营业利润从12亿暴跌到3.32亿。
1999年摩托罗拉把半导体组件部门卖给私募,2003年把整个半导体部门分拆成飞思卡尔,2015年飞思卡尔被恩智浦收购,AIM联盟的铁三角彻底散了。
IBM继续做PowerPC,2003年推出G5芯片时乔布斯说这是“世界上最快的台式电脑”。但承诺的3GHz主频一直没实现,90纳米工艺遇到瓶颈,芯片发热严重,笔记本电脑根本用不了。
所以IBM的重心也转到Xbox 360,对苹果的需求不太上心, 2005年6月,乔布斯在开发者大会上宣布Mac转向英特尔,结束了和IBM的合作。
PowerPC从1992到2006年,14年时间,苹果、IBM、摩托罗拉三方都没赚到钱,罕见的三输局面。
但这次失败给苹果上了一课:没有足够市场规模,依赖外部合作伙伴做芯片太危险,合作伙伴再强,战略重点不在你这,就没法真正掌控。
![]()
2007年苹果收购芯片设计公司P.A. Semi,2010年iPad搭载自研的A4芯片,正式开始自研之路, 这次不一样了。
iPhone每年出货几亿部,足够支撑芯片研发的巨额投入,苹果从硬件到软件,从芯片设计到系统优化,全部自己控制。
2020年M1发布,性能和英特尔差不多,功耗和图形性能大幅领先,五年过去,M5的速度已经是M1的两倍。
今年10月有消息称苹果在研发100MP的LOFIC影像传感器,可能逐步替换索尼传感器,从处理器到传感器,苹果的自研版图还在扩张。
这次他们有足够的底气,因为iPhone、iPad、Mac形成的生态系统足够大,研发成本可以分摊到数亿台设备上。
从1989年的水瓶座计划到2020年的M1,苹果用35年时间才实现自研芯片的梦想,技术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时机、规模和生态。
PowerPC失败不是因为技术不行,而是苹果当时还不够强大,今天苹果财力雄厚,生态完善,终于能主导自己的技术命运。
那些为PowerPC奋斗过的工程师,他们的梦想如今照进了现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