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藏在判决书里的“名分”

0
分享至


开栏的话

五载光阴淬炼,思想伟力领航。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五年来,在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法治中国建设步履铿锵,书写了“中国之治”的壮丽篇章。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职责使命,努力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人民群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五年,法治如何深刻改变社会生活?公平正义怎样变得可感可触?即日起,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重磅推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我们的五年法治的答案”融媒体报道,以微观视角呈现宏大主题,用百姓心声传递法治温度,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展现习近平法治思想蕴含的真理力量与实践伟力。敬请关注。


劳动者说:公平

藏在判决书里的“名分”

“不能再耽误了!”

11月4日上午8点40分,北京市朝阳区小黄庄前街深处的一间平房里,36岁的骑手小武麻利地点开手机,抢下当天第一笔订单。刚熬过两天高烧的他,顾不上身体虚弱,一把抓起工装套上,推门跨上那辆布满划痕的电动车,转眼没入城中村弥漫的晨雾中。

这一单的目的地是六道口附近的静淑南里翰澜庭小区。沿着北三环、高速辅路、清华东路一路向西向北飞驰9.2公里,28分钟后,他将订单准时送达。今年是小武在北京做骑手的第5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对北京,比对我山西忻州老家都熟!”

2009年大专毕业后,他辗转做过6份工作:地铁安检员、送水工、面点师、汽车销售……甚至曾与老乡合伙开饭店,却因经营不善赔了本。2017年,他随朋友开启了北漂生活。直到2021年初,他加入一家科技公司成为配送骑手,奔波的生活才渐渐稳定下来。

“门槛不高、时间灵活、结算快,多劳就能多得。”小武告诉记者,骑手这份职业像是他人生中的一个拐角。在北京这座看重公平、充满可能的城市里,一个既努力又幸运的人,或许真能从狭窄的暗巷,拐进一条越走越宽的大道。

然而,这条路并未如他所愿般平坦。

由于懂电脑、有学历,小武很快从骑手调任仓库管理员,成为站长的得力助手。可一次工作中,他因直言不讳得罪了站长,导致奖金被扣发。他选择向公司举报,不料等来的竟是一纸开除通知。

“凭什么?”小武称,当时一股强烈的憋屈感涌上心头。自己被不公正对待了!他要讨个说法。

2022年8月,他满怀期待的劳动仲裁结果却给了他当头一棒:裁决书指出,他当初与公司签订的是《自由职业者服务协议》,而非劳动合同,且因初步证据不足,仲裁机构难以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

“都是吃了不懂法的亏!”小武懊恼不已。他回忆起签协议那天,站长在他手机上匆匆划屏至末页,一直催促他签字,他甚至没看清密密麻麻的条款写的是什么。

“原来公司打着灵活用工的幌子,实际在逃避用工责任。”他咽不下这口气。2023年,小武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公司支付拖欠的绩效工资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庭审中,公司坚称双方系“合作关系”。面对这一主张,曾因证据不足仲裁败诉的小武这次做足了准备:“除了工装工牌,我还有排班表、考勤记录和调岗通知。”他边说边将一叠证据递交给承办法官汪洋核验。

汪洋经审理后发现:小武提交的工资流水明确包含固定底薪与绩效工资,微信聊天记录中留存着站长下达的工作安排,再结合其从骑手到库管的岗位调动记录——这些证据共同指向公司存在实质用工管理,双方存在着显著的人格从属性、经济从属性和组织从属性,这构成了劳动关系本质特征的“支配性劳动管理”。

2024年3月,法院一审判决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公司需支付工资及赔偿金共计3万余元。公司上诉后,二审维持原判。

拿到全部欠款时,小武眼眶发热,发了条朋友圈:“否极泰来。”这条维权之路走了近两年,律师费花去1.8万元,但他并不后悔:“吃一堑长一智,法官为我讨回了公道!”

这份判决更珍贵的价值在于,它保住了小武对这个行业的信心。被上一家公司解雇后,他重整旗鼓,再次成为一名骑手。他还把在这场官司中学到的经验——特别是汪洋强调的“工作留痕”意识,细细分享给身边的工友们。

今年年初,汪洋回访时,小武带来了工友们的心声:骑手出庭维权请假难、挣钱不易,希望法院能开辟绿色通道。同时,他盼着能有更多针对新业态劳动者的普法活动。

如今,这两个愿望都有了回响。

11月11日,汪洋的一通电话带来了好消息:次日将有朝阳区总工会、朝阳区法院和朝阳区人社局联合举办的“新业态·新职工·工会法律伴你行”普法宣传活动。小武欣然赴约。活动中,他更欣喜得知,朝阳区法院已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辟维权绿色通道,相关案件依托“仲裁+诉讼”衔接机制提速处理,正为更多的“小武”加速兑现公平。

活动散场时,已是日暮。小武紧了紧衣领,重新戴好头盔,跨上电动车,再次汇入北京傍晚的车流。

这一次,他的身影似乎更加笃定——他正带着活动中的新知,驶向工友们中间……

(尊重当事人意愿,文中小武系化名)

故事背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维护。”为全国8400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织密法治防护网,既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

2021年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8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指导和督促企业依法合规用工;2022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为稳定就业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推动健全新业态用工综合治理机制;2024年12月,最高法首次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专题指导性案例,明确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对于存在用工事实,构成支配性劳动管理的,依法认定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依法享受劳动权益。

从“个案裁判”到“规则引领”,法治不仅为新业态劳动者撑起“保护伞”,也为平台经济划定规范的“发展线”。法治护航没有终点,当每一份辛勤付出都被制度善待,公平正义便会在新业态的土壤中深深扎根,生生不息。

扫码查看天平阳光App视频《劳动者说:公正》

扫码查看天平阳光App图文产品《让法治离他们更近一点》

来源:人民法院报·1版

记者:郭致杰

见习编辑:肖雅雯 | 联系电话:(010)67550939 | 电子信箱:fyxw@rmfyb.cn

新媒体编辑:杨书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最高人民法院 incentive-icons
最高人民法院
发布法院重要司法信息
22897文章数 3312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