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城市里的黄昏总是来得又快又急,把老人一天的时光匆匆收走。陈景山的生活,就像墙上那口老座钟的摆锤,左边是清晨的公园,右边是夜晚的孤灯,中间是漫长又安静的白天。
老伴走了十年,日子就剩下这点声响。他以为儿子一家的欢声笑语是这片寂静里唯一的慰藉,是他晚年最后的念想。他把自己的积蓄看作是抵御风浪的船,却不曾想,风浪不是来自外面,而是从自己最亲的屋檐下掀起。这艘船最终会不会沉,他自己心里也没底。
01
陈景山的生活有自己的规矩。每天早上六点钟,天刚蒙蒙亮,他就醒了。他躺在床上,能听见窗外远处传来的第一班公交车驶过的声音,嘶哑又疲惫。然后他起床,穿上那件洗得发白的灰色运动服,去楼下的小公园打一套太极拳。公园里的老伙计们都认识他,知道他是轧钢厂退休的老师傅,手艺好,脾气倔。
打完拳回来,他给自己下一碗面。锅里烧着水,他从冰箱里拿出一点青菜,切几片姜。水开了,面下进去,滚上两个滚,捞出来,浇上一点酱油和几滴麻油。一碗清汤面,没有多余的东西,就像他现在的生活。老伴走了十年,这偌大的两居室里,就剩下他和墙上老伴的黑白照片。照片上的女人还在笑,可屋子里再也没有笑声了。
![]()
唯一的亮色,是儿子陈东升一家每周日的探望。
这一天又是周日。门铃响的时候,陈景山正在厨房里炖着一锅红烧肉,肉香混着大料的香味,让这个冷清的家有了一点烟火气。他擦了擦手,过去开门。
“爸。”儿子陈东升拎着一箱牛奶站在门口。
“爷爷!”十二岁的孙子陈烁喊了一声,像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
儿媳刘芳跟在后面,脸上堆着笑:“爸,我们来啦。哎哟,炖肉了?真香。”
陈景山看着他们,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一些。他让开身子,让他们进来。
饭菜很快摆上了桌。一锅红烧肉,一盘炒青菜,一个番茄鸡蛋汤。都是家常菜,陈景山忙活了一上午。陈烁埋头吃着肉,陈东升也低头扒着饭。桌上的气氛有点闷。
还是刘芳先开了口。她叹了口气,筷子在碗里拨拉着米饭,说:“最近这物价涨得真是邪乎,去趟菜市场,一百块钱都买不到什么东西。”
陈景山没作声,给孙子碗里夹了一大块肥瘦相间的肉。
刘芳看公公没接话,又继续说:“东升他们公司也不景气,说是年底可能要裁员。你说这人到中年,真是喝口凉水都塞牙。”她说着,瞟了一眼旁边的丈夫。陈东升的头埋得更低了,嘴里含糊地“嗯”了一声。
“还有烁烁,”刘芳把话题引到了孙子身上,“马上就要小升初了。我们想给他报个好点的私立学校,以后升学有保障。可打听了一下,一年学费就好几万,还不算别的。我们这俩人的工资,紧巴巴的,真是愁死人了。”
话说到这里,陈景山心里就跟明镜似的。这不是普通的聊天,这是在“上眼药”,是暴风雨来临前潮湿的空气。他这辈子在厂里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什么人说什么话,他一听就知道。
他一辈子省吃俭用,从牙缝里省,从水电费里抠,攒下了六十万。这笔钱,是他和老伴一分一分攒下来的。老伴临走前拉着他的手说,这钱留着,以后自己看病用,别指望孩子。这六十万,是他的养老钱,是他的救命钱,是他晚年最后的底气和尊言。他不能动,也不敢动。
他听着儿媳句句不离“钱”的话,心里一阵阵地发凉。他知道,亲情的考验要来了。他没看儿子儿媳,只是看着孙子陈烁油乎乎的嘴,用一种很平静的语气说:“多吃点,烁烁,长身体。”
那锅红烧肉的香气,不知怎么的,好像也变了味。
02
那顿饭之后,家里的电话像是忽然忙碌了起来。
以前,儿子陈东升一周也就打一个电话,问候两句。现在,几乎隔天就来一个。电话里不再是简单的“爸,身体好吗”,而是拐弯抹角地打探他的口风。
“爸,我有个朋友,最近在做一个项目,说是特别稳当。”陈东升在电话那头说得唾沫横飞,“就是做新能源的,国家扶持的,只要投进去,一年就能翻一倍。”
“是啊,爸,”刘芳会抢过电话,声音又甜又急,“我们都考察过了,好多人都投了,就我们家没本钱。要是我们有五十万,投进去,明年这个时候就是一百万!到时候别说烁烁的学费了,咱们换个大三居,接您过去一起住,那多好!”
陈景山握着电话听筒,什么话也没说。他只是听着。听着儿子画的大饼,听着儿媳描绘的未来。他仿佛能看到电话那头,他们夫妻俩脸上那种急切又贪婪的表情。
他这辈子没读过多少书,但他活了七十年,见过的事情比儿子儿媳吃过的盐都多。轧钢厂里,多少老同事、老朋友,就是被这种“高回报”“稳赚不赔”的鬼话,骗光了一辈子的积蓄,最后晚景凄凉。他怎么可能信。
他不信,但是他心痛。他痛的是,自己的儿子,竟然也用这种不入流的手段,来算计他的养老钱。
又一个周末,他们没有提前打招呼就来了。刘芳买了很多菜,一进门就钻进厨房忙活,好像这里是她自己家一样。陈东升则坐在陈景山旁边,给他捶背,递烟,说了很多他小时候的事情。
气氛烘托得差不多了,陈东升终于图穷匕见。
“爸,那个项目,人家不等人的。下周就截止了。您看……”他搓着手,眼睛不敢直视陈景山的眼睛。
陈景山沉默了很久,久到空气都像是凝固了。他看着儿子这张既熟悉又陌生的脸,决定试一试。他想看看,在他们心里,他这个父亲,到底还值多少。
![]()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脸上堆满了皱纹,显得那么无助和落寞。
“爸这辈子没本事啊。”他声音沙哑地说,“在厂里干了一辈子,也没攒下什么钱。你妈走的时候,看病花了一大笔。我现在手上……也就剩下两万块钱,准备着万一哪天突然病了,应急用的。”
他站起来,步履蹒跚地走进卧室。陈东升和刘芳的目光,像钉子一样钉在他背上。
他走到床边,弯下腰,从厚厚的床垫下面,摸出一个用手帕层层包裹的布包。他把布包拿到客厅,在茶几上,一层,一层地打开。
里面是两沓崭新的一百元钞票,用银行的纸条捆着。
“你们要是真急用,就……先拿去吧。”陈景山把钱推到他们面前。
刘芳脸上那种灿烂的笑容,一下子就僵住了,像是冬天窗户上的冰花。陈东升也愣在那里,张着嘴,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们俩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两万块钱。那眼神里,有掩饰不住的失望,甚至还有一丝鄙夷和不耐烦。
“爸……”刘芳勉强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我们说的……是五十万……这两万块,能干什么呀?”
陈景山抬起他那双浑浊的眼睛,看着他们,一字一句地说:“我就这么多了。我一辈子的积蓄,都在这里了。”
客厅里又是一阵沉默。最后,陈东升还是把那两万块钱揣进了兜里。
他们走的时候,刘芳脸上的笑容已经彻底消失了。陈东升也只是含糊地说了句“爸,我们先走了”。
从那天起,家里的电话彻底安静了。下一个周日,门铃没有响。再下一个周日,门铃还是没有响。
陈景山的心,也随着那份突如其来的安静,一点一点地,沉了下去,冷了下去。
03
半个月就这么过去了。屋子里安静得能听见灰尘落地的声音。陈景山每天还是打拳,下面,看电视,可心里总是空落落的。他知道,那两万块钱,像一块试金石,试出了人心的成色。可他还是抱有一丝幻想,或许他们只是一时糊涂,或许他们只是忙。
心里空落落的,就容易胡思乱想。他开始觉得不安。那剩下的五十八万,放在活期账户里,总觉得不踏实。他决定去一趟银行,把钱转成定期,再设个复杂的密码,这样心里能安稳些。
他走到卧室,搬开床头柜,从墙角的一个旧木箱里,拿出一个生了锈的铁皮饼干盒。这是他藏“家当”的地方。里面有房产证,有他和老伴的合影,还有一本存折和一张银行卡。
他打开饼干盒的盖子,手伸进去摸索。存折还在,那本熟悉的、边角都磨圆了的红色小本子。可他的手在盒子里来回摸了好几遍,心猛地一沉。
那张存着他毕生积蓄的银行卡,不见了!
他把饼干盒里的东西全都倒在床上,一张一张地翻,一本一本地看。没有。就是没有。
冷汗一下子就从他的额头上冒了出来,顺着脸颊的皱纹往下淌。他开始翻箱倒柜,把卧室的每一个抽屉都拉开,把衣柜里的每一件衣服都抖了一遍。客厅,厨房,阳台……他像个疯子一样,把整个屋子都翻了个底朝天。
还是没有。
他瘫坐在沙发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他努力地回忆,最后一次见到那张卡,是什么时候?
他的脑子里乱糟糟的,最后,一个画面清晰地浮现出来。就是上次,陈东升他们一家人来的那天。他去厨房热菜的时候,孙子陈烁一个人在卧室里玩。他好像听见饼干盒被打开又合上的声音。当时他没在意,以为是孩子好奇。
一个可怕的念头,像一条毒蛇,猛地窜进了他的脑子里。
他立刻又把这个念头掐灭了。“不可能。”他对自己说,“绝对不可能。烁烁那么乖,还是个孩子。东升再混,再不是东西,他是我儿子,他不会教孩子干这个。”
他宁愿相信是自己老糊涂了,记错了地方,把卡随手塞在了哪个角落里。他扶着沙发站起来,决定先不找了,直接去银行挂失补办,这样最保险。
他颤巍巍地穿好鞋,拿上身份证和存折,手刚放到门把手上,口袋里那台用了多年的老人机,突然“滴滴”响了两声。
这种老式手机的短信提示音,又尖又短,在寂静的屋子里显得格外刺耳。
他掏出手机,屏幕上显示有一条新短信。他从口袋里摸出老花镜,戴上,凑到眼前,一个字,一个字地,费力地读着屏幕上的那行小字:
“【XX银行】尊敬的客户,您尾号XXXX的储蓄卡于今日15:32在‘盛世金行’消费支出598,800.00元,卡内余额1,200.00元。谨防诈骗。”
![]()
轰的一声,陈景山感觉自己的脑袋像是被一柄大锤狠狠地砸了一下。整个世界都在他眼前旋转,天花板和地板颠倒了过来。他伸出手,死死地扶住冰冷的门框,才没有一头栽倒在地。
五十九万八千八百元!
这串数字,像一把烧红的烙铁,在他的眼球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几乎是他全部的积蓄,他一辈子的心血,他未来的依靠!
他的目光,死死地定格在“盛世金行”那四个字上。
他的脑海里,猛然闪过另一个画面。大约一个月前,儿媳刘芳拿着一张街上发的宣传单,指着上面一款看起来很俗气的大金手镯,满眼都是羡慕和渴望,对他说:“爸,您看这个多气派,多好看!等我们家东升发了财,第一个就得给我买这个!”
他记得清清楚楚,那家金店的宣传单上,印着的名字,就叫“盛世金行”。
陈景山感觉自己一瞬间掉进了冰窟窿里,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在往外冒着寒气。他不敢,也不愿意,将这笔巨额的盗刷和他唯一的儿子联系在一起。可这个巧合,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刺破了他所有自欺欺人的幻想。他看着那条短信,看着那串让他心惊肉跳的数字,震惊了!
04
陈景山瘫坐在门口的换鞋凳上,像一尊瞬间风化的石像。过了很久,他才感觉到自己的心脏又在胸腔里跳动,一下,一下,沉重又缓慢。
他抖着手,从手机通讯录里翻出儿子的号码,拨了过去。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通。
“喂,爸,怎么了?”陈东升的声音听起来和平时没什么两样,但陈景山却从里面听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我的钱……”陈景山开口,才发现自己的声音干涩得像砂纸在摩擦,“我的钱……没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这几秒钟的沉默,比任何话语都更让陈景山心寒。
然后,陈东升的声音猛地拔高了,充满了夸张的惊讶和关切:“什么?钱没了?爸!您别急!您在哪儿呢?是不是遇到电信诈骗了?您收到的肯定是诈骗短信!现在的骗子什么都能伪造!您千万别信!我跟刘芳马上过去!”
他的反应太快了,太“标准”了,就像是提前排练过一样。这种天衣无缝的表演,反而让陈景山心里最后一点希望的火苗,也彻底熄灭了。
半个小时后,门被敲得震天响。陈东升和刘芳火急火燎地冲了进来。
“爸,您没事吧?”刘芳一进门就拉住他的胳膊,眼圈红红的,好像真的急坏了。
陈景山把手机递给他们。
他们俩凑在一起,对着那条短信,开始了拙劣的表演。
“我就说是诈骗吧!”陈东升一拍大腿,“您看,这号码都不对!银行怎么会发这种短信!肯定是骗子搞的鬼,想骗您回电话,然后再套您的信息!”
“是啊,爸!”刘芳在一旁附和,显得“义愤填膺”,“这些骗子太坏了,专骗老年人!您别怕,明天一早,我们就陪您去银行查清楚!要是钱真没了,我们就报警!一定要把这帮天杀的骗子抓住!”
他们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配合得滴水不漏。如果是在半个小时前,陈景山或许还会相信他们。可现在,他看着他们躲躲闪闪的眼神,看着他们言不由衷的表情,只觉得一阵恶心。
他的目光在客厅里缓缓扫过,忽然,他瞥见了墙角里,孙子陈烁上次来玩时落下的一个蓝色书包。
一股说不清的冲动,让他站了起来。
他走到墙角,拎起那个书包,对他们说:“烁烁的书包落这儿了,我给他收拾收拾。”
刘芳的脸色似乎变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正常:“哎呀,这孩子,总是丢三落四的。爸,您放着吧,我们走的时候带上就行。”
陈景山没有理会她。他拉开书包的拉链,里面是几本课本和作业本。他装作整理的样子,把手伸进了书包最外面的夹层里。
他的指尖,触到了几张折叠起来的纸。
![]()
他把纸拿了出来,当着他们的面,慢慢展开。
那不是金店的发票,也不是银行的单据。那是一张本市最大的高档数码城的消费凭证。凭证上用打印机打出的黑色字体,清晰地写着:
最新款“战神”游戏主机一台,价格:13,000元。
旗舰款“星辰”智能手机一部,价格:8,800元。
合计金额:21,800元。
最下面,消费日期那一栏,赫然印着一个让他心脏骤停的日子。那正是他给了他们两万块钱的第二天。
陈景山拿着那张薄薄的纸,感觉它有千斤重。他的心,在这一刻,彻底凉透了。他们拿着他所谓的“救急钱”,拿着他从牙缝里省出来的两万块,第一时间,不是去填补生活的窟窿,而是给孩子买了奢侈的电子产品。
那么,那笔将近六十万的巨款,那笔被“盛世金行”消费掉的钱,又会被他们用在什么“正途”上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像一个黑洞,盘踞在他的脑海里,散发着让他不寒而栗的吸力。
05
客厅里的空气仿佛被抽干了。陈东升和刘芳的表演,在陈景山拿出那张消费凭证的瞬间,戛然而止。
陈景山什么话也没说,只是举着那张纸,用一种平静到可怕的眼神看着他们。
“这是什么?”他问。
夫妻俩的脸,一下子白了,又一下子红了,像是被人当众扇了两记耳光。
“爸……这个……”刘芳最先反应过来,她抢上一步,脸上挤出僵硬的笑容,试图解释,“这个……是给烁烁学习用的。现在学校都现代化了,老师都要求用平板电脑交作业,我们也是没办法……”
这个借口苍白得近乎可笑。游戏主机怎么用来交作业?八千八的手机又怎么用来学习?
气氛尴尬到了冰点。陈景山没有再追问,他只是看着他们,看着他们如何在这张铁证面前,继续编造谎言。
就在这时,被他们一同带来的孙子陈烁,从卧室里跑了出来。他完全没有察觉到客厅里紧张的气氛,正兴高采烈地摆弄着一部崭新的手机,那手机的款式,和收据上的“星辰”旗舰款一模一样。
他跑到爷爷面前,得意洋洋地炫耀:“爷爷,你看我这新手机,厉害吧!拍照可清楚了!我妈说了,这还不算什么,等我们家搬了新房子,就给我换个带大书房的卧室!”
“新房子?”
陈景山像被针扎了一下,他敏锐地抓住了这三个字。他的目光从收据上移开,落在了孙子天真无邪的脸上。
“是啊!”陈烁毫无心机地大声说,生怕爷爷听不见,“我妈说首付都交了!就在那个‘金色江畔’!可漂亮了,能看见江呢!我还偷偷看到桌上的购房合同了,上面有我爸的名字!喏,爷爷你看,这是他们带回来的宣传单!”
孩子像献宝一样,从自己外套的口袋里,掏出一张被捏得有些褶皱的宣传彩页,不由分说地塞到了陈景山的手里。
陈景山的手微微颤抖着,接过了那张彩页。
彩页的铜版纸很光滑,印刷得很精美。上面“金色江畔,一线江景,尊享人生”的烫金广告语,在灯光下闪着刺眼的光,每一个字都像一根针,扎在他的心上。
他的目光,缓缓地,一寸一寸地,从那些漂亮的样板间图片上移开,落在了彩页最下方,那一行用红色加粗字体特别标注的小字上。
那行字写着:
“臻品户型,震撼价!首付仅需59.9万起!”
五十九万九千。
他再低头看看手机短信里的数字:五十九万八千八百。
这两个数字,几乎完全吻合。它们像两把烧得通红的烙铁,狠狠地烫在了他的心上,烫穿了他对亲情最后的一丝幻想。
原来,根本没有什么“投资项目”。
原来,所谓的“盛世金行”消费,也只是一个幌子,一个为了把钱套出来而虚构的交易。
原来,他们偷了他的钱,去付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新房子的首付!
陈景山的大脑“嗡”的一声,一片空白。他感觉全身的血液都涌上了头顶,又在瞬间退得一干二净。他缓缓抬起头,看着儿子和儿媳那两张瞬间血色尽失、写满了惊恐和绝望的脸。
一个由他至亲之人精心编织了数月之久的骗局,在他眼前轰然倒塌,碎成了一地无法收拾的狼藉。他彻底震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