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坐骑青狮:因背景太硬无人阻拦,便大闹天宫,却惧怕这一物

分享至

三界之中,秩序森严。天庭掌管赏罚,灵山普度众生,地府轮回转世。然而,在这看似铁打的规则之下,却暗藏着一张无形的巨网——“背景”。

有背景的精怪,纵使犯下滔天大罪,也往往能逢凶化吉;无背景的神仙,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这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文殊菩萨座下的那只青毛狮子。

它并非寻常山野之王,而是上古洪荒的异种。它曾凭着一股蛮横的妖力,在南天门前张开巨口,吞下了十万天兵,此举的嚣张气焰,丝毫不逊于后来的齐天大圣。

然而,天庭震怒,却无人敢上前阻拦。只因它的项上没有锁链,只有文殊菩萨的佛光。它就是佛门菩萨的坐骑,一个连玉皇大帝也得礼让三分的“特殊存在”。

它恃宠而骄,目空一切,几乎搅动了三界的平衡。但就是这样一只背影硬到发紫的神兽,心中却藏着一个唯一的、最深的恐惧。它不惧刀山火海,不畏神佛威严,却独独惧怕那一件东西。

01.

在天地尚未分明,昆仑山还只是混沌中一块巨石的年代,一股原始的“炁”在山腹中孕育。不知过了多少甲子,这股炁吸纳了日月精华与星辰之力,终于破石而出。但它并非化作人形,也不是飞禽,而是一只体型遮天蔽日的青毛巨兽。

这巨兽,便是后来的青狮。它没有名字,只有本能。它便是“力量”与“吞噬”的化身。它的毛发坚硬如钢针,泛着幽幽的青光,双目如同两轮血月,一张巨口仿佛能连通九幽。

它在洪荒中游荡,万物见之无不惊惧。它曾与龙族争夺过水源,与凤族抢夺过梧桐。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劫”。

彼时,西方教(即后来的佛教)正在崛起。文殊菩萨,彼时还是在红尘中历练的觉者,奉命前往东方寻找有缘的护法神兽。

当他踏上昆仑墟时,正遇上青狮在吞食一条试图飞升的巨蟒。那场景,与其说是捕猎,不如说是一场灾难。

青狮只是张开了嘴,一股恐怖的吸力便将那千丈巨蟒连同周围的山石一并吸入口中。

文殊菩萨见状,并未如寻常修道者那般祭出法宝降妖,而是盘膝坐下,口诵经文。那经文之声,初时细微,却蕴含着无上的智慧与秩序。青狮的吞噬是混沌,而文殊的经文是“理”。



青狮感受到了这种前所未有的“束缚”,它厌恶这种清明有序的感觉。它发出一声咆哮,试图用音波震碎这个渺小的人类。

但文殊的佛光如水,任凭它如何冲击,只是泛起涟漪,却从不破碎。青狮的蛮力,第一次遇到了克星。它用尽了所有手段,最后精疲力竭地匍匐在地。

文殊菩萨缓缓睁眼,走到它的面前,伸出手,轻轻放在它巨大的头颅上。“你天生神力,却被野性束缚,空有一身神通,却只能为祸。若随我修行,以智慧约束蛮力,方能证得正果,如何?”

青狮虽是凶兽,却已通灵。它能感受到眼前这人身上那股让它平静的力量。它低下了高傲的头颅,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折服。

从此,洪荒异兽消失了,三界间多了一位菩萨的坐骑——青毛狮王。文殊菩萨为它戴上项圈,那不是束缚,而是佛法的一种“加持”。

02.

青狮随文殊菩萨回了灵山。起初,他确实收敛了心性。每日在菩萨座下听经,佛法的熏陶让它的青毛越发光亮,甚至带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它身上的戾气被洗刷,眼神也变得温和。

但“背景”这东西,便是在此时开始发酵的。

文殊菩萨是何等人物?七佛之师,智慧第一。三界之中,无论神佛仙道,见了他都要尊称一声“菩萨”。

青狮作为他的专属坐骑,地位自然水涨船高。灵山的罗汉、金刚,天庭的星君、元帅,见了它,也要客气地称一声“狮王”。

这种尊敬,让青狮渐渐产生了一种错觉。它忘记了自己是被降服的凶兽,而开始认为自己是这秩序的“上层”。

它享受着这种待遇,也开始变得傲慢。它卧在菩萨的莲台旁,看着那些曾经让它畏惧的神祇对它的主人卑躬屈膝,它心中的野性,便如同被压在五行山下的猴子,虽不能动弹,却从未熄灭。

终于有一次,佛祖在灵山讲法,诸天神佛皆来朝贺。青狮照例随文殊菩萨同往。它体型巨大,便卧在大雄宝殿之外。

此时,一位新晋的天庭小仙,负责布设瑶池甘露,路过时不慎将一点甘露洒在了青狮的胡须上。

这本是小事,甚至算得上是一桩“善缘”。但那小仙不识青狮,见它只是一只趴着的野兽,便呵斥道:“孽畜,休得挡路!”

“孽畜”二字,瞬间点燃了青狮压抑了千年的凶性。它在昆仑墟时,万物皆为食粮;在灵山,万神皆为同僚。何曾受过这等侮辱?

它甚至没有起身,只是猛地一抬头,发出一声震动九霄的怒吼!这一吼,蕴含着它上古洪荒的全部力量。那小仙连惊叫都未发出,便当场神魂俱灭,化作飞灰。

大雄宝殿内的讲法为之一顿。诸佛菩萨皆面露惊色。佛祖微微皱眉,而文殊菩萨只是叹了口气,闭上了眼睛。

青狮站了起来,抖了抖身上的青毛。它环视四周,那些刚才还威严肃穆的金刚罗汉,此刻都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它感受到了久违的“恐惧”——是别人对它的恐惧。

它知道,自己闯祸了。但他也知道,文殊菩萨就在殿内。它怕什么?他昂首阔步,走到了大殿门口,冷冷地看着里面。

天庭的代表,广目天王刚要发作,却被身边的增长天王按住。他们认得这狮子。

最终,佛祖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文殊,管好你的坐骑。”

文殊菩萨没有睁眼,只是道:“弟子知错。”

一场灭仙大祸,就此揭过。青狮毫发无伤。从那天起,他彻底明白了“背景”二字的含义。它的野性,再也关不住了。

03.

那次灵山事件后,青狮的胆子越来越大。文殊菩萨似乎也因那次事件心有愧疚,对他的管束放松了许多。青狮时常私自离开道场,在三界闲逛。

它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天庭。因为它喜欢看那些天兵天将对它投来既愤怒又无奈的眼神。

终于有一次,它玩得过火了。

那日,它又晃到了南天门。守门的四大天王正在换防,新来的一队天兵不认识它,见一头巨兽直闯天门,立刻结成阵势,刀枪并举:“何方妖孽,胆敢擅闯南天门!”

青狮本就心情不佳,见这群“小兵”竟敢拦路,顿时勃然大怒。它没有通报身份,它觉得以自己的地位,根本不需要通报。

“滚开!”它口吐人言,声若雷霆。

天兵们恪尽职守,祭出了天罗地网。这彻底激怒了青狮。

“好一个天庭!连我也不认得了!”青狮狂吼一声,现出了原形。那是一只高万丈、长万丈的青毛巨兽,它只是站在那里,南天门就显得如同一个小小的门框。

“是文殊菩萨的狮王!”有天将认了出来,惊恐地大喊,“快快退下!不得无礼!”

但已经晚了。青狮被激起了凶性,它要立威。它要让这群有眼无珠的天兵知道,它和后花园那些被圈养的仙鹤麋鹿,是完全不同的存在。

它猛地张开了那张在洪荒时期吞食过巨蟒的嘴。

一股毁天灭地的吸力从它口中爆发。那不是法术,而是它与生俱来的神通——吞噬。南天门前的十万天兵,连同他们的兵器、法宝、甚至脚下的云彩,都控制不住地被吸向那片黑暗的深渊。

“救命!” “狮王饶命!”

惨叫声只持续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十万天兵,一个不剩,全被它吞入了腹中。

南天门前,一片死寂。新来的天王吓得面无人色,瘫倒在地。

此事瞬间惊动了凌霄宝殿。玉皇大帝震怒,拍案而起:“反了!反了!区区一头坐骑,竟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十万天兵啊!来人,速速调集雷部正神,将其就地正法!”

旨意刚要下达,太白金星颤颤巍巍地出列:“陛下,息怒……这……这青狮,它……”

“它如何?”玉帝怒道。



“它是文殊菩萨的坐骑啊,陛下!”太白金星几乎要哭出来,“这……杀不得啊!若杀了他,文殊菩萨那边……灵山那边……我们如何交代?”

玉帝的怒火瞬间僵在了脸上。他想起了上次那小仙的下场。十万天兵固然重要,但若因此和灵山撕破脸,这个代价太大了。文殊菩萨,智慧第一,辩才无双,若是他找上门来,整个天庭都未必能占到理。

“那……那便将其拿下,关入天牢!”玉帝退了一步。

可谁去拿?四大天王面面相觑。这狮子刚吞了十万天兵,连眼睛都没眨一下,谁敢去?

就在天庭陷入尴尬的沉默时,青狮打了个饱嗝,慢悠悠地在南天门外踱步,仿佛只是吃了一顿点心。它用血红的眼睛扫视着凌霄宝殿的方向,充满了挑衅。

这就是他“大闹天宫”的全部过程。没有刀光剑影,只有绝对的“背景”碾压。天庭,无人敢拦。

04.

南天门事件最终不了了之。文殊菩萨亲自来天庭“领罪”,说自己管教不严。玉帝也只能“大度”地表示,既是误会,便算了。那十万天兵,也只当是“不幸殉职”。

此事之后,青狮在三界的凶名达到了顶峰。它成了“背景”的代名词。

然而,文殊菩萨真的就此放过它了吗?不。菩萨的“罚”,从不流于表面。

不久后,西牛贺洲的乌鸡国发生了一件事。该国国王笃信道教,冷落了佛教。文殊菩萨曾亲化凡僧,前去点化国王。那国王不但不听,反而被身边的妖道蛊惑,竟将文殊菩萨捆绑了,扔在王宫的护城河里,足足浸泡了三日三夜。

若非六甲金身护体,菩萨也要遭劫。

文殊菩萨脱困后,回到道场,眼中没有愤怒,只有冰冷的智慧。他唤来青狮。

“孽畜,”他平静地说,“你在南天门吞食天兵,本该受金刚杵万击之刑。现有一桩功果,可抵你罪孽。”

青狮一听能免罚,还能下凡玩耍,立刻叩首:“请菩萨示下。”

“那乌鸡国王辱我三日。你便下凡去,将他推入井中,浸他三年,以报我三日水淹之恨。你且去当他三年的国王,代他理政。”

青狮闻言大喜。这哪里是惩罚?这分明是奖赏!它不仅可以报复凡人,还能享受人间帝王的尊荣。

它领了“法旨”,兴冲冲地来到乌鸡国。此时的青狮,有菩萨的命令在身,更是肆无忌惮。他化作一个全真道士,诱骗乌鸡国王在御花园游玩,趁其不备,将他推入了八角琉璃井中,用一块石板盖住。

随后,青狮摇身一变,化作了乌鸡国王的模样,大摇大摆地坐上了龙椅。

这三年,它当得好不快活。后宫三千佳丽,山珍海味,文武百官朝拜。它虽是妖魔,但身上有文殊菩萨的佛光庇佑,龙椅上的真龙之气也奈何它不得。它甚至把乌鸡国治理得“风调雨顺”——毕竟,它身上有菩萨的“气运”,寻常的小灾小难根本不敢靠近。

它唯一的烦恼,就是不能吃人。它好几次看着满朝文武那细皮嫩肉的模样,都馋得直流口水,但想起文殊菩萨的告诫,只得强行忍住。

它以为这样的好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它以为自己是奉“旨”行事,三界之内,无人能管。直到那一天,城外来了一行四人,一个骑着白马的和尚,带着三个长相怪异的徒弟。

05.

唐僧师徒的到来,打破了乌鸡国的平静。

那被推入井中的真国王,冤魂不散,在夜里托梦给了唐僧,哭诉了一切。

孙悟空是何等人物?他自己就是“大闹天宫”的行家,岂容妖孽如此嚣张?他当即潜入宫中,与那假国王一番恶斗。

青狮在宝座上现了原形,它没把这毛脸雷公嘴的猴子放在眼里。在他看来,这猴子不过是五百年前的后起之秀,而自己,是连玉帝都不敢动的上古神兽。

“好个弼马温!”青狮咆哮,“我乃文殊菩萨坐骑!奉菩萨法旨在此办事,你敢阻拦,不怕我主人将你压在灵山之下吗?”

孙悟空一听,火冒三丈:“好孽畜!菩萨岂会命你做这等窃国害民之事!定是你私自下凡!看打!”



两人从宫中打到天上。孙悟空的金箍棒势大力沉,而青狮的妖气更是凶猛。它张开巨口,故技重施,想要将孙悟空也吞入腹中。孙悟空何等机灵,一个筋斗翻出十万八千里。

两人斗了上百回合,不分胜负。青狮虽然法力高强,但孙悟空有七十二变,滑不溜手。猪八戒和沙悟净也上前助阵,三人将青狮团团围住。

青狮渐感不支。它没想到这三个和尚如此难缠。它更没想到,这猴子在搬救兵时,竟真的捅破了天。

孙悟空久战不下,一个筋斗翻上天庭,直奔玉帝,要求查验这妖魔的来历。玉帝被他吵得头痛,只得派人去查。这一查,竟查到了文殊菩萨头上。

天庭众神再次陷入了那种熟悉的沉默。又是他。

但孙悟空可不管这些。他从太上老君那里得知了这狮子的底细,又大闹着去了灵山,非要讨个说法。

青狮见孙悟空久去不回,以为他怕了,正在得意洋洋,准备回宫继续享乐。突然,天空中祥云密布,佛光普照。

一股让它灵魂都在战栗的威压从天而降。

青狮的毛发瞬间炸立。它认得这股气息——是它的主人,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脚踏莲台,面色如水,出现在云端。

“孽畜!还不知罪!”

孙悟空在另一朵云上停住,叉着腰,也不打了,只是嘿嘿冷笑。

青狮见状,魂飞魄散。它“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巨大的身体抖如筛糠。它所有的傲慢、凶狠,在看到那件东西的瞬间,土崩瓦解。

它恐惧到了极点,连声音都变了调:

“主人饶命!主人饶命啊!您……您怎么把‘它’给带来了!?”

孙悟空见状,好奇地挠了挠头:“菩萨,这是何物?这天不怕地不怕的孽畜,怎会怕它怕成这副模样?”

文殊菩萨低头看着匍匐在地的青狮,声音里没有一丝波澜:

“悟空,你有所不知。此物,便是这孽畜的……天敌。”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