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千年前的兵法智慧,正在今日的中菲互动中得到生动诠释。一边是菲媒证实中国将紧急驰援240万美元,助力菲律宾应对两场强台风带来的灾害创伤;另一边是南海之上,长沙舰舰艇编队火力全开,用实战化训练筑牢海疆屏障。一柔一刚,一暖一硬,中国对菲律宾打出的这套组合拳,既彰显了大国担当,更清晰传递出“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的鲜明态度。
![]()
灾害无情人有情,中国的援助从来不是“有条件的施舍”,而是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守望。菲律宾近期接连遭遇强台风袭击,房屋损毁、农田被淹,无数民众陷入生活困境。就在当地急需国际社会伸出援手之际,中国迅速响应,敲定240万美元紧急援助方案,涵盖灾区急需的食品、饮用水、药品等物资。这不是中国第一次向菲律宾伸出援手,2021年台风“雷伊”重创菲南部时,中国援助的物资就第一时间运抵;疫情肆虐期间,中国疫苗更是为菲民众筑起健康防线。
![]()
这份跨越南海的温情,无疑会有效地触达菲律宾的民心,毕竟中国一直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始终把菲律宾当作邻居,邻居有难,伸手相助是理所应当,这份情谊无关地缘博弈,只关乎人道主义的初心。
但温情不等于无底线妥协,善意更需要实力来守护。就在援助消息传出的同时,南海某海域传来震撼人心的轰鸣。长沙舰舰艇编队正开展实战化训练,主炮对海射击、防空反导演练、反潜搜索等科目轮番上演,雷达飞速旋转,炮弹精准命中目标,每一个动作都彰显着中国海军捍卫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坚定决心。
![]()
或许有人会问,一边援助一边练兵,是否矛盾?答案恰恰相反,这正是中国战略思维“高阶”之所在。援助是“柔”的表达,体现的是睦邻友好的诚意,希望通过实打实的帮助,增进中菲民间感情,为双边关系发展营造良好氛围;练兵是“硬”的底线,传递的是“主权问题不容谈判”的坚定立场,针对的不是菲律宾民众,而是个别试图在南海兴风作浪的势力,以及菲律宾国内可能出现的“亲美反华”杂音。
回顾中菲关系发展史,我们从不缺“握手言和”的契机,也从不怕“针锋相对”的挑战。2016年南海仲裁案闹剧期间,中国用“不接受、不承认”的坚定态度,配合海军实兵演练,粉碎了外部势力的阴谋;而当菲律宾换届时,中国又以最快速度释放友好信号,通过经贸合作、灾害援助等方式,推动双边关系重回正轨。这种“该刚则刚,该柔则柔”的处事方式,让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始终占据主动。
![]()
如今,中国对菲打出的这套“组合拳”,更是下活南海整盘大棋,将这种智慧发挥到极致。240万美元的援助,数额不算惊天动地,但时机精准、心意真诚,足以温暖人心;长沙舰编队的实战化训练,不是“秀肌肉”,而是“亮底线”,足以震慑宵小。一者安民心,一者守主权,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指向“构建中菲命运共同体”的最终目标。
对于菲律宾而言,这场“及时雨”般的援助,理应让其看清谁才是真正的“全天候朋友”。不是远在天边、只懂挑唆对抗的美国,而是近在咫尺、愿意雪中送炭的中国。而对于那些试图在南海搅局的势力,长沙舰编队的炮火已经给出答案:中国的海疆,一寸都不能少;中国的主权,一丝都不容侵犯。
![]()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中国对菲的这套组合拳,打在了“情”上,也打在了“理”上,更打在了“底线”上。未来,我们依然愿意以最大的诚意,与菲律宾深化合作、增进友谊,但同时也会以最强的实力,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毕竟,友好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基于相互尊重的双向奔赴——这,就是中国的大国智慧,也是南海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