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
近期,中日、中美、中欧关系均出现了波动。这些风波从整体来看,中国的国际环境仍然充满不确定性。然而,从具体的个案分析,每个事件都有其独特性。
下面,我将简要地对这些事件进行分析。
01
首先,关于中日关系,大家都知道,星期五(11月14日)晚上,中国外交部对中国公民赴日旅游发出了安全提醒,指出日本当地存在一些社会治安等问题,以及近期高市早苗发表的一些可能不利于中日关系的言论。
![]()
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如果对其公民发出前往另一国家旅游的警告,那往往意味着该国家确实发生了某些安全问题,或者是双边外交关系出现了恶化的迹象。根据当前中日关系的状况,显然后者占的原因居多。
从本质上来看,我们应透过现象看本质。我认为,这次事件是高市早苗担任日本首相之后,中日两国在外交政治上的首次博弈。
总体来看,这场风波肯定会趋于平息。但关键问题是高市早苗自己将作何选择,是选择回归理性,还是继续恶化中日关系。
基于过去二三十年中日关系的发展逻辑和轨迹,我认为前者的可能性更大。
高市早苗无疑持有右倾思想,性格上也颇为鲁莽。
特别是在韩国举行的APEC峰会上,她不仅与中国大陆领导人会面,还与台湾地区代表进行了接触,此举已经引起中国大陆的不满。
而在日本国会的这次质询中,高泽苗再次强调了所谓的“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表明日本将行使集体自卫权,日本可能要出兵。
然而,真到了那一步,日本是否真的会出兵还有待商榷。
而且坦率地讲,那个时候日本领导人是不是高市早苗,还要另当别论了。但高市早苗就是要展示她的这种右翼的强硬,这带有一种幼稚的色彩,这种幼稚并非出于天真。
不仅如此,后来高市早苗在被问及此事时,坚持己见,拒绝修改或收回其言论,表现出一意孤行的态度。这引发了中方的强烈愤慨和正式抗议。
回顾中日关系的历史,特别是近20年来的发展。2005年,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同时在历史教科书问题上也是一错再错。
当时的中方对此也做出了强烈的抗议,中日之间还爆发了民间风潮,但最终这些风波都归于平静。
到了2007年9月,安倍晋三担任日本首相时,人们普遍认为,由于其右翼立场和家庭背景,他会一意孤行。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安倍身上体现了现实主义者的圆滑与务实。因此,安倍提出了“日中战略互惠关系”。
所以这次的高市早苗是小泉一意孤行的翻版,还是学习她的老师安倍,我们尚无法做出预判。
但可以肯定的是,中方的反制措施在某种程度上是在为高市早苗设定规矩,建章立制。即便她最终不愿意回头,那从市场和经济的角度看,受伤的一定日本而不是中国。
包括中国外交部的劝告,提醒中国公民谨慎前往日本。我相信,这将促使大量中国国民,特别是来自沿海地区的游客,取消赴日旅游的计划。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无疑将严重打击日本的旅游业,尤其是近年来日本旅游业高度依赖中国游客。因此,日本的经济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02
美国最近提出,国防部计划在2026年向台湾地区出售价值3.3亿美元的军火。
尽管中美两国最近在贸易谈判中达成了初步共识,但美国国防部仍然批准了对台湾地区的军售,这表面看上去是特朗普政府无法完全搞定其国防部长。这是为什么?
![]()
第一,美国内部的强硬派可能还真不是由特朗普完全掌控。因此,我们需继续观察特朗普政府内部,特别是特朗普对各个部门,以及温和派和强硬派的掌控能力。
第二,在美国对华战略和政策中,我们已经经历了超过四十年的演变,自1979年以来,任何一位美国总统都无法彻底改变美国对台的策略。
因此,中国需要做好应对严峻挑战的思想准备。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在贸易问题上的磨合会受到影响。我个人认为,即便美国继续对台军售,至少在未来一年内,中美之间的贸易休战进程不会因此而拖慢。
03
需要关注的是中国与欧洲的关系,特别是德国。
![]()
众所周知,德国外长在不久前推迟访问中国的行程。由于各种原因,双方存在原则上的一些分歧,实际背后还是政治在作祟。
中美达成了休战一年的协议之后,德国最近计划成立一个专家委员会,来审查哪些高科技产品可以对华出口,哪些不可以。这一趋势自2021年和2022年开始显现,但最近的动态尤为引人注目,值得我们深入关注。
总体来看,近期中欧关系正面临恶化。不同于中日关系的历史恩怨,和中美关系作为大国的意识形态冲突,中欧关系主要涉及意识形态和经济利益,后者有时会暂时超越前者。
然而,近一两年来,特别是在德国、英国和法国这三个欧盟主要成员国之间,在对华问题上形成了一种相对一致的态度。
它们愿意用价值观来概括经济利益,甚至不惜牺牲经济利益,以维护其意识形态价值观,这一点应当引起中国的注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