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日本后,韩国也高调介入台海局势?中国须做好多方向临战准备。
继日本后韩国也开始高调把台海放进话筒里,这事今天得摊开说一说,几天里信息一段接着一段,日本那句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还在屏幕上刷着,美国那边特朗普团队把对华动作往上叠,韩国国家安保室室长魏圣洛抛出一个联合情况说明书,点名台海方向,语气看着很主动,很自信,这个画面摆在眼前,问题一下就冒出来,韩国到底在算什么账。
中国这边看这种动作,气不在前面,心里先蹦出来的念头是他们到底懂不懂中国的脾性,还是心想美国能把伞撑住,越看越像是一些国家对经验这东西不太上心,翻过去的页记不牢。
李在明接手之后的场景大家都能对上号,增长不强,社会里各种拉扯,年轻人心里压着不小的负担,政坛最易走的那条道就是把矛头往外挪,话术成套,镜头一切就能上演,屋里不顺,把镜头对到屋外。
韩国把这套用在中国身上行不行,这里不是练手的地方,日方先前走过一遭,代价写在国家账本上,现在又在台海方向频密发声,甚至把可能参战的词搬进议事录,中方的表述摆得很清楚,谁要是动起手脚,风险会覆盖到日本全境,这种级别的提醒,含糊空间不多。
镜头再拉回,韩国在这种时间点也要玩介入台海,等于把北边的压力和东边的压力同时叠起来,手里牌不多还要多开一桌,算计得很紧。
中国这条线清清楚楚,台海是中国家里的事,节奏谁来定,用什么方式解决,十四亿人有发言权,别人伸过来的手,只要伸过线,反应会很直接。
韩国这份联合说明书里有一句最扎眼的词,不得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这句话耳朵里很熟,日方前脚在国会里的说法几乎一个模板,美方把稿子写好让盟友轮着念,日方念完,韩方接着念,一盏灯照过去,再一盏灯跟上,镜头对着台海方向,灯光不是导演权,真正的导演和出资方在中国手里。
把账本摊开,韩国吃饭的家伙事儿几样摆在桌面,半导体,芯片,造船,电池,这几个词翻一遍,供应链和市场绕不开中国,半导体设备有多大比例从外部进,里头关键环节谁在供货,电池原材料从哪运,航运和钢材谁在定价,任何一条链上的阀门扣一下,传导到企业的压力就会往上累,韩国的经济不是轻描淡写能带过,日本制造的底子厚一些还可缓一缓,韩国这边三星和SK面对多轮外部冲击能顶多久,企业财报会给答案。
李在明此刻更抱美国这条线,逻辑不复杂,特朗普对日韩的账单是按季度来的,驻军照旧,费用抬上去,产业要搬,清单开得细,日方为了自保把听指令的姿态挂在外面,韩方不想当场被掏空也得跟着演一段。
中国不在北约的那个体系里,也不是只挨招不出手的对象,反制不是口头发布,动到具体环节,对方能在成本表上看到数字跳动,这类事中国做过也做得稳。
海上这阵子演训的密度大家都有感,黄海,东海,南海,区域拉得开,科目组得实,公示的航行警告一条条挂出来,信号对着的对象不止一个,面对多方向压力的预案已经准备到动作层面。
虚头不是重点,能力才是,硬件软件两头都在,日韩要把赌注下在中国不会动这条线上,赢面不大,政策工具那么多,空间那么宽,权衡要自己做。
资源这一段也是把柄,稀土,锂电,光伏材料,出口政策可以按形势微调,美方动作越往上堆,中国越要把筹码摆上台面,不摆对方容易误判形势,摆上来边界就清楚,踩线的后果会变得直观。
韩国现在像是抄日方的作业,试图用外部议题消减内部压力,视线切到外部,先看清一个前提,这个外部不是你能完全控制的场,靠在美国身边同时也要想清楚另一面,美国会不会把你当消耗件,乌克兰的剧本摆在那,中东一些老伙伴走过的路也在那,节点和节奏都能查到。
把话落到台海这个点,火不是那么容易点起来,外部的手硬伸过来,中国会直接按下去,准备的方向不在要不要上升,而在怎么让对方不敢动手,这才是关键,日韩现在是被推着往前走的状态,中国的反制会把代价放在他们的桌面上,看得见摸得着。
台湾问题这条主线一句话讲透,统一会到,节奏中国自己定,不给外人设闹钟,这个原则没变,日韩在边上最好把分寸找回来,边界线看准,别把自己推到不可逆的位置,到了那个点,想停住很难。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