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第一章
林小雨看着ATM屏幕上冰冷的余额数字,心里咯噔一下。73.5元。这是她银行卡里全部的钱,而距离月底还有整整二十三天。
“怎么可能……”她喃喃自语,手指微微颤抖着又按了一遍查询键。数字依旧没变。
小雨掏出那只屏幕已经裂成蛛网状的廉价智能手机,拨通了母亲的电话。铃声一遍遍响着,每一声都敲打在她心上。就在她以为无人接听时,电话通了。
“妈,我的生活费……”小雨刚开口就被打断了。
“小雨啊,正想跟你说这个事。”母亲王淑芬的声音听起来有些飘忽,“你张叔叔的工程款没结下来,这个月家里特别紧。你已经十八岁了,能不能自己想想办法?”
小雨愣住了,手不自觉地握紧了电话:“可是妈,我现在高三最关键的时候,连买复习资料的钱都没有了。上次你说暂时困难,这都第三个月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继父张大军不太清晰的背景音:“……就是惯的,这么大姑娘不能自己去打工吗?”
“小雨啊,”母亲的声音压低了些,“你再坚持一下,下个月,下个月一定给你打钱。”
“妈!我连食堂最便宜的素菜都快吃不起了!”小雨感觉眼眶发热,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你是不是要逼死我?”
“胡说八道什么!”王淑芬的语气突然强硬起来,“你怎么不想想家里的难处?妹妹还小,处处都要花钱。你就知道要要要!”
电话被挂断了,忙音像一根针,刺进了小雨的耳朵里。她站在ATM机前,九月的热风扑面而来,却让她感觉浑身发冷。
小雨记起三个月前,母亲和继父生下妹妹后全家吃饭的情景。那天张大军破天荒地开了瓶白酒,满面红光地对她说:“小雨啊,以后你有亲妹妹了,咱们是真正的一家人了。”
当时她还傻傻地点头,完全没意识到“真正的一家人”意味着什么。仅仅一周后,原本每月15号准时到账的800元生活费就没了踪影。
回到八人间的宿舍,舍友们正在分吃一袋辣条。小雨勉强笑了笑,说自己在食堂吃过了,然后爬到自己上铺的床上,拉上了帘子。胃部的空虚感一阵阵袭来,她悄悄从枕头底下摸出半包不知什么时候的饼干,小口小口地吃着,生怕发出一点声音。
第二天数学课上,小雨感到一阵头晕。黑板上老师的板书变得模糊不清,她强打着精神记笔记,却发现手在不受控制地轻微发抖。
“林小雨,这道题你上来做一下。”数学老师点到了她的名字。
她站起来,感觉整个教室都在旋转。刚走上讲台,眼前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醒来时,她发现自己躺在医务室的床上,班主任李老师一脸担忧地看着她:“林小雨,你早上是不是没吃早饭?”
小雨张了张嘴,最终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你妈妈电话打不通,”李老师叹了口气,“校医说你这是低血糖加上营养不良。高三学习压力大,更不能亏待身体啊。”
小雨闭上眼睛,眼泪终于忍不住滑落。她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周末,小雨坐了两个小时的城乡巴士回到县城家中。推开家门,她看见母亲正抱着半岁大的妹妹喂奶,继父张大军则在沙发上剔着牙看电视。
“哟,大学生回来了。”张大军瞥了她一眼,语气不冷不热。
王淑芬显得有些慌张:“小雨,你怎么突然回来了?也不说一声。”
“妈,我的生活费已经三个月没给了。”小雨直接切入主题,“我连饭都吃不上了。”
王淑芬眼神闪烁,低头哄着怀里的婴儿:“不是说了家里困难吗?你就不能体谅体谅?”
“她不是有助学金吗?还要什么生活费。”张大军插嘴道,“我看就是被惯的,一点苦都吃不了。”
小雨看着母亲:“妈,我真的是你亲生的吗?为什么有了妹妹之后,你就像变了一个人?”
王淑芬脸色一变:“你胡说八道什么!回你学校去,钱的事我会想办法。”
“想什么办法?”张大军把牙签扔进烟灰缸,“小雨,我也不怕直说。你现在成年了,我们没义务养你。妹妹还小,用钱的地方多着呢。你要识相点。”
小雨看着一声不吭的母亲,心彻底凉了。她什么也没说,转身离开了这个曾经是她的家,如今却无比陌生的地方。
回到学校后,小雨不得不面对更加严峻的现实。食堂阿姨已经认识她了,每次她只打白饭就着免费汤吃的时候,阿姨总会多给她舀一勺汤里的菜叶。
“小姑娘,正长身体呢,不能老这样。”有天食堂阿姨悄悄塞给她一个煮鸡蛋。
小雨红着脸接过鸡蛋,心里既感激又羞愧。她知道,必须尽快找到解决办法。
一天下晚自习后,小雨在宿舍楼下看到堂姐林小琳在等她。小琳比小雨大五岁,在城里开了家小美容院。
“姑让我来看看你,”小琳打量着瘦了一圈的小雨,“说你最近是不是遇到困难了。”
这一问,小雨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她把这三个月的委屈全都倒了出来,小琳听得直皱眉头。
“你妈真是糊涂了!”小琳气愤地说,“走,我先带你去吃顿饭。”
面馆里,小雨狼吞虎咽地吃完一大碗牛肉面,连汤都喝得干干净净。小琳看着她,若有所思:“这样吧,明天我带你去见个人,也许她能帮你。”
“谁啊?”
“咱们姑姑,林静。”小琳说,“她开连锁超市的,条件不错。就是人比较强势,说话直接。”
小雨想起这位姑姑。林静是父亲的妹妹,父亲去世后,两家的来往就少了。只记得姑姑是个精明干练的女人,每次家族聚会都开着一辆白色轿车,穿着讲究。
第二天放学后,小琳真的来接小雨了。她们来到市中心一栋写字楼前,林静的办公室在顶层。推开玻璃门,前台微笑着打招呼:“林总在开会,请稍等。”
小雨拘谨地坐在真皮沙发上,打量着这个装修精致的办公室。墙上挂着姑姑和各种领导的合影,展示柜里陈列着各种奖杯和证书。
约莫半小时后,会议室门开了,林静走了出来。她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深蓝色套装,利落的短发显得十分干练。
“小雨是吧?长这么大了。”林静上下打量着她,眼神锐利,“小琳都跟我说了。走,去我办公室谈。”
进入办公室,林静直接坐到宽大的办公桌后,开门见山:“你的情况我了解了。钱我可以借你,直到你高中毕业,甚至大学学费我也可以负担。”
小雨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但是,”林静话锋一转,“我有条件。”
“什么条件?”小雨紧张地问。
林静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目光如炬:“第一,这笔钱是借你的,不是白给,你工作后必须还。第二,你必须考上重点大学。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大学毕业后的头三年,你必须来我公司工作,待遇按市场价,但不能跳槽。”
小雨愣住了,这最后一个条件完全出乎她的意料。
“为什么?”她脱口而出。
林静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着城市的景色:“我当年也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你爸走得早,我理应帮一把,但我不养闲人。我的帮助不是施舍,是投资。你接受,我们就签协议;不接受,就当你没来过。”
小雨的大脑飞速运转。这意味着她未来七年的生活都被安排好了——四年大学,三年工作,全都离不开姑姑的控制。
“我给你三天时间考虑。”林静递给她一张名片,“想清楚了联系我。”
离开办公室,小雨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着。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她感觉自己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每一个选择都指向未知的方向。
回到宿舍,她发现母亲打来了十几个未接来电。她回拨过去,电话几乎立刻被接起。
“小雨,你是不是去找你姑姑了?”王淑芬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慌乱,“我告诉你,别接受她的钱!她没安好心!”
“为什么?至少她愿意帮我。”小雨冷冷地说。
“你懂什么!她就是想控制你!当初你爸去世,我想改嫁,她就百般阻挠,说张大军不靠谱。现在证明她说对了是不是?”王淑芬越说越激动,“我告诉你,我就是去借钱也会给你生活费的,你不准要她的钱!”
小雨沉默了片刻,轻轻问道:“妈,你是真的担心我,还是怕在姑姑面前丢脸?”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那天晚上,小雨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她拿出姑姑给的名片,在黑暗中摩挲着上面的凸起字体。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名片反射出微弱的光。
她想起小时候,父亲还在世时,经常带她去姑姑家玩。姑姑总是塞给她各种零食和新奇的文具,但也会检查她的作业,批评她字写得不工整。
“我们林家的孩子,必须要有出息。”姑姑常说。
如今,这句话有了全新的含义。
第三天,小雨拨通了姑姑的电话。
“我想好了,”她说,“我接受您的条件。”
第二章 白纸黑字
林静的办公室今天显得格外肃静。小雨坐在姑姑对面,面前放着一份三页纸的协议。
“看看吧,没什么问题就签字。”林静推过来一支昂贵的钢笔。
小雨深吸一口气,开始阅读。协议条理清晰:姑姑将负责她高中最后一年和大学四年的全部学费及基本生活费,而她需要在大学毕业后为姑姑工作三年,期间“不得无故离职”。
“‘基本生活费’是多少?”小雨问道。
“每月1500,大学期间寒暑假照常发放。”林静语气平淡,“足够你专心学习,又不至于奢侈浪费。”
小雨快速心算,这比母亲之前给的多不少,但想到城市里的消费水平,也只是刚够温饱。
“有问题吗?”林静挑眉。
小雨摇摇头,拿起笔。在签下自己名字的那一刻,她感觉手有些发抖,仿佛签下的是一份卖身契。
“很好。”林静收起一份协议递给小雨,“从今天起,你是我投资的项目了。别让我失望。”
离开办公室,小雨直接去ATM机查账。果然,1500元已经到账。她长长舒了口气,至少短期内不用为吃饭发愁了。
然而,这种安心感很快被新的压力取代。姑姑开始定期过问她的学习成绩,每次月考后都要看到成绩单。若是名次下降,姑姑不会发火,但那失望的眼神让小雨更加难受。
“投资就要有回报。”姑姑常说,“我在你身上花的每一分钱,都要看到价值。”
高三下学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小雨每天凌晨五点就起床背书,晚上经常熬到一点才睡。有次模拟考,她因为前一晚失眠,数学考砸了,成绩跌出年级前二十。
得知成绩的当天下午,姑姑直接来到学校找她。这是姑姑第一次来学校,她站在教室门口,面无表情地对小雨说:“出来一下。”
同学们好奇的目光像针一样扎在小雨背上。她红着脸跟着姑姑走到操场边。
“解释一下。”姑姑把成绩单递给她。
“我前天晚上没睡好……”小雨小声说。
“所以你就考成这样?”姑姑打断她,“高考的时候你也打算失眠吗?”
小雨低下头,无言以对。
“小雨,我帮你不是为了做慈善。”姑姑的声音冷峻,“你要记住,这个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如果下次再考成这样,我们的协议需要重新考虑。”
看着姑姑离去的背影,小雨紧紧咬住嘴唇,不让眼泪掉下来。她明白,姑姑的帮助从来不是无私的,而是一种严格的投资。
高考前一个月,母亲突然来学校看她,还破天荒地带来了她最爱吃的红烧肉。三个月不见,母亲憔悴了许多,眼角的皱纹更深了。
“你姑姑……没为难你吧?”王淑芬小心翼翼地问。
小雨摇摇头,默默吃着已经凉了的红烧肉。
“大军他……工程赔了钱,家里现在更困难了。”王淑芬叹了口气,“妹妹又老是生病,医院跑了好几趟。”
小雨抬起头:“妈,你要是来说这些的,那就回去吧。我后天还要模拟考。”
王淑芬愣住了,似乎没想到女儿会这么冷淡:“小雨,妈妈知道对不起你,可是……”
“可是什么?”小雨打断她,“我现在挺好的,姑姑对我也挺好。至少她不会让我饿肚子。”
王淑芬的眼睛红了:“你是在怪妈妈吗?”
小雨放下饭盒,直视着母亲:“我不怪你选择了新家庭,我怪你忘记了你还有我这个女儿。”
这句话像一记耳光,王淑芬整个人都僵住了。母女俩在宿舍楼下对峙着,周围是来来往往的学生和家长们。
最终,王淑芬什么也没说,转身离开了。小雨看着她略显佝偻的背影,心里没有想象中的快意,只有一片冰凉。
高考那天,姑姑亲自开车送她去考场,递给她一个透明的文件袋,里面整齐地装着准考证、身份证和各种文具,甚至还有巧克力和清凉油。
“平常心考就行。”姑姑破天荒地没有施加压力,“记住,这是为你自己考的。”
三天考试结束后,姑姑又在考场外等她,手里拿着一瓶水:“考完了就别想了,好好放松。”
成绩出来的那天,小雨考了638分,足以报考省内的重点大学。她第一时间给姑姑发了消息,姑姑只回了两个字:“不错。”
填报志愿时,姑姑坚持让她报省城的财经大学:“我的业务在扩张,需要懂财务的人。你学金融,将来正好帮得上忙。”
小雨本想争取一下,她对外语更感兴趣。但想到协议,还是默默在第一志愿填了金融学。
录取通知书到来的那天,姑姑在最高档的酒店摆了一桌,请了不少生意伙伴。她带着小雨一一敬酒,语气中不无自豪:“这是我侄女,将来是给我当左膀右臂的。”
客人们纷纷奉承:“林总真是有眼光,投资教育是最划算的。”
小雨穿着不合身的小礼服,端着果汁,感觉自己像一件被展示的商品。她勉强笑着,脸都快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