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11月17日,俄乌冲突第1362天
就在红军城全面告急之际,乌克兰局势却传出三大诡异信号——种种迹象表明,战局已然来到最关键的时期,未来半年冲突或迎来终局。
![]()
当地时间11月10日,德国联合行动司令部司令亚索尔·弗兰克中将透露,柏林已做好与俄开战准备,可协助在180天内向俄边境部署80万北约部队。这一代号为《德国行动计划》的方案将德国打造成后勤枢纽,使北约能快速集结兵力对抗潜在威胁。
仅仅三天后,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进一步加码,宣称乌克兰已准备再战三年,并断言俄罗斯总统普京难以承受长期消耗战。两则表态时间点耐人寻味——正值俄军即将攻占顿巴斯重镇红军城之际。
有分析认为,西方此举意在向莫斯科表明:尽管俄军在前线取得进展,但乌克兰背后站着整个北约,远未到决出胜负之时。
![]()
面对北约的军事压力,俄罗斯在11月14日至16日间连续释放强硬信号。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明确表示,俄罗斯没有攻击北约意图,但若遭袭将动用一切手段回击。随后,俄媒罕见置顶介绍“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等新型战略武器。
俄议员普什科夫就“乌克兰再战三年”的设想发出警告:持续作战将导致乌克兰失去多达50%的土地。而更引人侧目的则是,德国《图片报》最近曝出的北约机密报告显示,俄核武库升级已完成,新型武器系统令北约感到担忧。特别是“海燕”导弹能够长时间在轨道“游弋”,难以侦测和拦截
![]()
有分析指出,俄罗斯此次展示战略武器,旨在针对北约的决策机制弱点。北约作为多国联盟,军事行动需要成员国达成共识。俄罗斯通过展示“难以防御”的新型武器,试图在北约国家内部制造分歧,让部分成员国因担忧升级风险而反对直接介入。
同时,俄议员的“再战三年,乌将失50%土地”的警告:不仅针对乌克兰,更是对欧洲国家的暗示——冲突长期化只会让乌克兰付出更大代价。
那么,面对俄罗斯的强势回应和前线严峻的形势,美乌欧又会如何抉择,局势又将奔向何方?
![]()
在军事对峙升级的同时,战场现实正推动各方寻求政治解决方案。
最近,泽连斯基下令红军城守军可自行撤退,而69%乌克兰民众支持通过谈判结束战争,这表明冲突疲劳已达临界点。
西方联盟内部裂痕扩大,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称乌克兰“丧失主权”,美国前高官承认“战争已经失败”。再加上,最近几周,俄罗斯发狠了,开启了连续性大空袭,导致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遭系统性破坏,战争潜力持续被削弱。
![]()
有分析认为,尽管德国将军和波兰外长释放了强硬信号,俄罗斯也发出了无声威慑,但实则各方只是企图在明年谈判开启之前争取更多筹码——何况,彼此十分清楚,俄罗斯是否会与北约爆发全面冲突,不仅取决俄罗斯的应对,也取决大西洋彼岸的美国,而非德国将军等所能做主。
更重要的是,种种迹象表明,其实各方已然开始“体面退出”寻找方案了——就在今年9月,泽连斯基提出的“韩国模式”停火方案,以及俄罗斯通过战略威慑迫使北约谨慎行事,都预示着冲突可能在未来半年迎来政治解决:2026年美国中期选举很可能会成为关键变量,各博弈方需在选前找到平衡点,避免陷入长期消耗
![]()
总之,北约的兵力展示与俄罗斯的战略威慑形成双重对峙,而乌克兰的战场困境与西方内部分歧正加速终局到来。冲突正从军事层面转向政治博弈,各方在寻求降低损失的同时,力争在谈判桌上获取最大利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