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易每
出品 | 深度美业
近年来,植发在医美行业中迅速崛起,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赛道之一。2024年中国植发市场规模已达约400亿元,预计2030年将突破75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7.6%。技术层面上来看,从FUE到微针植发,再到2025年国产HAIRO植发机器人获批,推动手术向精准化、智能化升级。同时,脱发年轻化、女性消费者占比上升超30%,以及男性“颜值经济”迅速发展,共同驱动了市场扩容。总体而言,植发正从“功能性医疗”转向“美学消费”,成为医美行业新一轮高增长的黄金赛道。
![]()
图源:中国报告大厅
据德邦证券报告显示,中国脱发人群超2.5亿,平均每6人中1人脱发,80、90后占比近70%,脱发年龄从50岁提前到30岁。造成脱发的罪魁祸首主要是熬夜、压力大、饮食不健康等。
![]()
图源:德邦证券
报告中提到,中国植发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在2010年前后开始逐渐成熟,2016年后开展植发手术,标志中国植发行业萌芽的出现。1997 年至 2016 年中国植发行业开始逐渐成熟,行业处于初始积累期,植发龙头机构如雍禾植发、科发源植发等均于 2000 年前后创立,并在十余年间逐渐发展壮大,逐步建立在行业中的领头地位。2016年后行业迎来高速发展阶段,随着各类社交媒体的普及以及植发开始愈发频繁地进入人们视野,也逐渐被纳入医美消费群体的考量范围,行业开始逐渐成熟,行业处于初始积累期,植发龙头机构如雍禾植发、科发源植发等机构在行业加速增长。植发技术在医美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机构数量井喷。人们对于外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人开始接受植发作为根治脱发问题的有效手段。
![]()
图源:德邦证券
根据华经情报网2024年发布的文章显示,在国内植发市场中,雍禾,大麦,碧莲盛等连锁龙头机构占据了头部市场份额,营销驱动,价格战激烈。公立医院植发科信誉高但资源有限,市占不足15%。剩下六成市场则由大量地方中小机构和医美科室瓜分,门槛低、乱象多,行业正随监管趋严加速向规范龙头集中,同时竞争焦点从规模+广告转向技术、养固服务和精细化运营 。
![]()
图源:华经情报网
深度美业观察到,近日,作为国内头部植发机构的碧莲盛,在投诉平台上暴露出的问题不少。它们的经营情况及消费者的反馈十分典型,尤其值得注意。
![]()
“无创无痕”被曝虚假宣传
在消费保平台上,关于该机构的投诉主要集中在虚假宣传,手术失败,退款纠纷上。
11月10日,有消费者投诉称碧莲盛虚假宣传及违规手术。据消费者描述,该消费者于10月28日,在合肥市碧莲盛植发机构,被销售人员虚假宣传“无痕无创植发,即刻变美,上午植发,下午上班”误导消费。该消费者于11月6日前往碧莲盛植发机构做了手术。
术前,该消费者明确告知销售人员,自己现在处于备孕期,询问做植发手术会不会对备孕造成一定的潜在风险。碧莲盛机构销售人员为了促成这一单生意,且销售并非医学相关专业毕业,就口头承诺该消费者植发手术不会对其备孕期间身体造成影响,未让该消费者签订相关风险告知书以及对备孕的风险评估报告。
该消费者提到,听了销售人员承诺,便进行支付,随后进了手术室。结果手术过程中用了40多针膨胀液,麻醉剂。术后,工作人员让该消费者服用消炎药,止疼药,涂米诺地尔,这些药物都会对该消费者备孕造成一定的潜在风险。手术过程中也并没有像销售人员宣传的无痕无创植发。该消费者表示,该机构给其看的宣传案例都是不流血,无创的案例。但该消费者在手术期间,流了一地的血,主刀医生怕被该消费者看见,直接用纱布盖住了地上的血迹,用脚踩在纱布上擦干净了血。
该消费者还提到,手术后半程,该消费者的主刀医生离场,由护士单独为其进行有创的植发手术,违规行医。该机构手术室管理混乱,工作人员携带手机进入无菌手术区域,手术室门也不关,不相关人员进进出出,也没有保护该消费者隐私,无菌操作标准不合规。
![]()
图源:消费保
11月6日,另一位消费者投诉称该消费者于2025年5月1日到6月14日在长沙碧莲盛分别购买了养发套餐共计两万多元,该消费者钱不够后,该机构要求该消费者贷款,在半年时间内持续去治疗,但没有一点效果。
![]()
图源:消费保
10月24日,还有该消费者举报成都碧莲盛称该机构存在多项违规行为。据消费者描述,该消费者于10月16日前去植发,该机构销售人员向其介绍的梁医生是该机构最顶尖且收费最贵的医生,还表示这是梁医生在该机构的最后一天。但10月18日梁医生还在为一位律师女士实施植发手术,该女士也在投诉碧莲盛的各类违规操作。律师女士术后添加了该消费者的微信,二人互相告知了各自的植发价格,该女士称该消费者被坑了。
该消费者认为,该机构存在价格欺诈行为,同样约2500单位毛囊,自己被多收取一万元费用,律师女士的发票金额为2万元,自己的发票金额为3万元,且二者医生团队完全一致。销售人员听闻自己常年居住在国外,诱导该消费者,报价从3.7万打折至3万。
该消费者提到,10月21日,其前往维权索要病历,该机构不予提供,称需走流程,要拖延一周才能交付,该消费者认为机构存在拒绝提供病历的情况。
该消费者还认为机构存在操作不规范问题,多提取了300个毛囊。存在伪造病历行为,未经自己允许,病历中原本的2550个术后变成2820个,且该数字后续添加部分的字迹鉴定结果不相符。该机构还存在辱骂诽谤及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将记录自己维权过程的视频发送至其工作群。该消费者还提到,该机构存在无资质开具止痛药的情况,在未明确是否具备相应资质的情形下,给植发人员开具了止痛药,自己对这一点存疑,仅系怀疑。
![]()
图源:消费保
10月12日,同样有消费者投诉称银川碧莲盛无故办理贷款不退款。该消费者称其于9月3日在宁夏碧莲盛医美机构办理的3D仿生头发,这笔贷款对应的植发服务该消费者未使用。植发机构为该消费者办理了贷款,且是无缘无故办理的。该消费者想退掉这笔贷款,银川碧莲盛植发机构至今未给该消费者办理退款。此事导致该消费者的银行卡被扣款,该消费者的诉求是让银川碧莲盛植发机构在11月3号前将款项退还给贷款机构。
![]()
图源:消费保
以上投诉中所描述的过程为该消费者单方描述,截至深度美业发稿前,碧莲盛尚未对上述投诉进行处理,事实尚待证实。
上述投诉仅为消费保平台上的部分内容。同时,深度美业发现,在黑猫投诉上,关于该机构的投诉数量之多,令人疑惑。
不过,在医美行业乱象丛生的今天,碧莲盛对于广大消费者的投诉并未采取冷处理。从投诉完成量和回复量可见,四星的满意度表明该机构在售后处理方面保持了积极的态度。
![]()
图源:黑猫投诉
机构积极处理售后问题固然重要,但解决被频频投诉的根源问题仍然是重中之重。
行政处罚记录反映企业管理疏漏
碧莲盛医疗美容由尤丽娜2005年在北京创立,专注植发与毛发健康,2018年获华盖资本5亿元战略投资后加速全国直营布局,现已在42城设院、服务超50万人,以“不剃发植发”等20余项专利技术和连续17年亮相世界植发大会推动中国植发行业升级。
![]()
图源:天眼查
深度美业查询到,以该机构在北京、南昌、深圳、宁波成都等地设立的分院为例,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行政处罚记录。作为植发领域的龙头机构,一张张罚单指向该机构在广告违规、医疗卫生安全违规、使用未取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的医生独立开展医疗美容项目等等领域均存在部分问题。
2022年3月,北京碧莲盛因为发布未经审核的广告,被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整改,并处以36000元罚款。
![]()
图源:天眼查
2024年11月,由碧莲盛全资控股的深圳莲空间医疗美容诊所,因违反消毒管理办法(2017年修正本)第二章第七条,被深圳市福田区卫生健康局处以罚款2500元的行政处罚。
![]()
图源:天眼查
2020年8月,南昌碧莲盛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因发布违法医疗广告被处以20000元罚款。
![]()
图源:天眼查
2024年7月,宁波市江北区卫生健康局因宁波江北白沙盛莲医疗美容诊所有限公司未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案,对宁波江北白沙盛莲医疗美容诊所有限公司处以1500元罚款。
![]()
图源:天眼查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4月,该机构曾因使用未取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的医生独立开展医疗美容项目的行为,违反了《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九条的规定。宁波市江北区卫生健康局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四十七条第(九)项、《宁波市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规则》第十五条第(二)项的相关规定,对该机构从重处罚,处以警告并罚款3万元。
![]()
图源:天眼查
与此同时,由北京碧莲盛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责任公司全资控股的成都青羊碧莲盛医疗美容诊所有限公司,累计被监管部门罚款20万元。
![]()
图源:天眼查
植发技术前景广泛
深度美业认为,随着就业压力与人们生活作息改变,脱发人群增加,植发技术注定前景广泛。也正因如此,植发行业的未来也不仅仅需要依赖于技术革新与市场扩张,而是更需建立在严格监管与消费者信任的基石之上,才能实现可持续的“美学消费”升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