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在哥伦比亚的一场演讲中透露,她听说五角大楼正在讨论一种“划分势力范围”的模式。
根据这一模式,美国将把战略重心转移到西半球,俄罗斯主导东欧,中国控制东亚大部分地区。
希拉里对此表示担忧,认为这种调整将削弱美国应对中国崛起的能力。
同场的另一位前国务卿蓬佩奥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强调美国绝不能放弃全球领导权,并希望“美国价值观”继续主导世界。
![]()
希拉里提到的这一“三分天下”模式并非空穴来风。
近年来,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迹象逐渐显现。
特朗普政府推动战略收缩,减少在东欧和东亚的军事存在,将资源集中在本土和西半球。
五角大楼的新“国防战略”草案也印证了这一点。
例如,美国近期宣布削减在罗马尼亚、斯洛伐克等东欧国家的军事部署,同时加强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力量。
然而,这一战略调整引发了美国国内的争议。
希拉里和蓬佩奥认为,美国的全球领导力正在被解构,尤其是在面对中国和俄罗斯崛起的挑战时,战略收缩可能导致美国失去关键地区的影响力。
但从特朗普政府的角度来看,战略收缩是基于现实困境的务实选择。
美国当前面临多重压力。
俄乌冲突持续,欧洲局势复杂,美国不得不权衡是否继续在东欧维持高昂的军事存在。
削减在东欧的力量部署,是为了避免被卷入更大规模的冲突。
而在东亚,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迅速增长,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
继续在亚太地区维持高强度的军事存在,可能导致与中国的长期对抗,甚至爆发冲突。
战略收缩的目的,是保住西半球的核心利益,同时避免全球霸权彻底崩塌。
“三分天下”的模式是否现实?
冷战时期,美国、苏联曾明确划分势力范围,但冷战后的全球化让这一界限变得模糊。
如今,中俄的崛起正在重新塑造区域主导权。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联系,并在南海地区增强军事存在。
俄罗斯则通过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试图扩大在东欧的影响力。
如果美国减少在这些地区的存在,中俄可能填补权力真空,进一步改变全球格局。
如果美国继续战略收缩,对东亚和东欧的影响将深远。
东亚地区的盟友,如日本和韩国,可能会对中国的崛起感到担忧,并寻求新的安全保障。
而在东欧,北约的作用可能会受到削弱,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
全球秩序或将从单极化向多极化转变,国际博弈更加复杂。
美国的战略收缩既是现实困境下的无奈之举,也是对全球格局的重新调整。
希拉里和蓬佩奥的担忧不无道理,但特朗普政府的选择也有其逻辑。
未来,中美俄之间的博弈将继续塑造世界的走向,美国是否能在战略调整中找到平衡点,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