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财讯11月17日电,两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亮相“十五五”规划建议,低空经济无疑是近两年最火热的未来产业赛道之一,而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被视为其中最具市场潜力的创新载体。在不久前的第八届进博会上,有主机厂把eVTOL客运起降点搬进了会场,并模拟了从购票、候机到登机的全过程,“空中的士”蓝图照进了现实。与此同时,各大主机厂如同接力赛般官宣eVTOL订单,这些订单往往达百架级,总金额以亿元计,行业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质疑的声音也不绝于耳。有评论称,业内绝大多数eVTOL订单明确为意向订单,不具备法律效力,不需要支付订金,带有一定的“仪式”性质。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绝大多数地区缺乏完善的低空飞行服务系统、地面基础设施等,加之低空空域管理细则、统一的行业标准等必要的顶层设计缺失,eVTOL很难“飞起来”,近年内仍将困在蓝图中。
围绕外界质疑和行业瓶颈,多名低空经济从业者对记者表示,头部eVTOL主机厂大多处于推进适航审定的阶段,在取得适航认证后,才能进入交付、量产和商业化等环节。密集的意向订单既有“浮夸”的部分,也涵盖了真实的商业探索和必要的市场预热。同所有新兴产业一样,低空经济必然会经历资本追捧的狂热、发展遇阻的冷静、外界质疑的考验等环节,在大起大落中摸索前行,直至迎来产业突破的关键节点。作为高安全、强监管的领域,eVTOL的发展更需要时间和耐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