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号馆,来自低空基础设施、无人机系统、eVTOL等领域的企业集中亮相。
![]()
12号馆,宇树科技机器人格斗赛吸引了大量观众围观。
![]()
观众体验锦鹏机器人的外骨骼产品。
11月14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盛大启幕。本届高交会上,不少企业携多项重磅科技创新成果亮相,以“AI+”技术突破重构行业生产力。
11月14-15日,第二届中国低空经济产业博览会暨高峰论坛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论坛上,多项由深圳深度主导、行业高度关注的标志性成果集中发布,为全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样本”。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海内外专业观众,共同探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在安全、发展和生态建设三个方面同步推进
高交会首日,16号馆开展即人气爆棚。来自低空基础设施、无人机系统、eVTOL、低空数字化平台、动力系统、材料制造等领域的企业集中亮相,呈现行业全生态最新技术与场景示范。多个展台前排起体验与咨询长队,充分体现低空经济市场吸引力与产业活跃度。
当前,低空经济逐渐呈现出开放复杂“巨系统”的现状,低空经济的下一步发展路径在哪里?如何探索融合路径?在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动力专家刘大响认为,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在为提升国家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带来新的机遇,应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健全资金保障和法律支撑,强化统筹调度,持续提升“空中生命线”的体系化水平,使低空经济更好服务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会长、东部通航董事长赵麒提出行业倡议。他强调,低空经济要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必须在安全、发展和生态建设三个方面同步推进。安全是行业发展的前提,任何创新都要在安全可控的框架内实施;发展是产业壮大的关键,要推动低空技术走向民生场景,让技术真正“用得上、用得好”;良好的产业生态是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础,低空经济不是单一主体的竞争,而是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紧密协同的系统工程,需要形成有序竞合、合作共赢的良性环境。
智能分析平台可应用于空域管理、场景监管等
11月15日,在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低空经济产业高峰论坛上,三项由深圳深度主导、行业高度关注的标志性成果集中发布,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样本”。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2.0及标准化路线规划》。据介绍,新版体系首次构建“纵向分层、横向支撑”的框架结构,覆盖飞行活动、基础设施、设备技术、运行管理、应用场景等多个关键领域,为低空治理现代化提供制度底座和协同规范。
此外,《深圳市低空经济发展白皮书(2025)》重磅发布,DIKI深圳低空产业智能分析平台首次公开亮相。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深圳发展改革研究院)低空经济研究所所长韩维伟表示,白皮书立足深圳在低空经济全产业链的整体实践,对当前低空经济发展的格局变化、趋势特点和关键方向进行了系统性梳理与前瞻性研判,为政府决策、行业布局和社会各界认知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也为全国范围内的低空经济探索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深圳视角”。
DIKI深圳低空产业智能分析平台则覆盖“数据采集-智能分析-风险预警-产业洞察”全链条能力,可应用于空域管理、企业运营、场景监管、产业研判等多场景。DIKI的推出,标志着深圳在低空数字底座方面迈出关键一步,为未来构建“可感知、可调度、可治理”的智慧低空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现场
福布斯低空专场展:
泽芯未来AI穿越机等亮相
11月14日,“低空无界 共赢南山”福布斯高交会低空专场展暨南山区营商环境推介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6号馆盛大启幕。活动现场,南山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张芩详细介绍了南山区建设全球领先低空经济中心核心区的战略布局与实践成果。据悉,南山区已连续9年位居中国百强区榜首,集聚低空经济相关企业超500家,消费级无人机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超70%,产业基础雄厚。
现场集中展示了零重力ZG-ONE鹊飞无人驾驶载人eVTOL、奇航洞察云平台、大漠大智控自动化无人机集群系统V4、泽芯未来AI穿越机、浙江极客桥智能机库型系留无人机系统等多款行业重磅展品,全方位呈现低空经济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应用成果。
福田科技“新品秀”:
6款硬核产品集中发布
深圳福田展区携手逾50家企业,带来近150件创新成果,打造了一座可触、可感、可交互的“未来生活馆”,尽显福田“中央创新区”的硬核实力与澎湃活力。11月15日,福田科技展团举办“未来科技 福田序章”创新成果发布活动,通过“静态展品沉浸式体验+动态发布新品解读”的联动模式,集中展现辖区科创硬实力。发布活动现场,6款硬核科技产品集中亮相,涵盖人工智能、高端存储、具身智能等多个前沿领域。
其中,洽客科技现场首发洽客双足人形机器人,该机器人搭载高精度数字舵机与先进控制算法,不仅能稳定完成从慢到快的太极拳等复杂动作,还支持观众通过图形化编程实时参与互动,在教育、娱乐等场景中,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人。爱伦那科技带来“机器狗射击竞技项目”,打造具身智能娱乐新体验。该项目通过自主研发的运动射击系统,让大众可上手操控,感受具身智能竞技的刺激。
宝安机器人产业链“全家桶”:
展示“1小时AI生产圈”
在今年的盛会中,深圳的“工业大梁”宝安区的科创阵容强势“抢镜”。走进324平方米的宝安AI形象展区,“全球创意,宝安实现”的定位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展区巧妙地划分为两大板块——“1小时AI生产圈”和“24小时AI城市活力圈”,诠释了宝安如何将尖端AI技术从生产线延伸至市民生活的每个角落。
在“1小时AI生产圈”,支撑起未来工厂的“硬核”科技惊喜连连。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台前人头攒动,其核心产品“仿生灵巧手”正灵活地模仿人手进行抓取。而在另一侧的“24小时AI城市活力圈”,科技的温度扑面而来。影石科技的全景相机捕捉着展会的每一个精彩瞬间,韶音科技的骨传导耳机让运动与音乐完美融合,安诺机器人的拉花咖啡机前排起了长队,而卧安科技的网球机器人则吸引了众多运动爱好者跃跃欲试。鹿明机器人全球首个能实现1秒弹射起身的人形机器人,颠覆了人们对机器人敏捷性的认知;而戴盟机器人的全球首款毫米级视触觉传感器、同川科技的轻量化谐波关节,则共同展示了机器人产业“皇冠上的明珠”,核心零部件的“宝安力量”。
但是本场人气王非锦鹏机器人的外骨骼产品莫属,凭借其首次亮相的轻量化外骨骼,成功制造了本届高交会的一大热点。这款重量不足两公斤的穿戴式设备,能为行动不便者提供长达6小时、峰值扭矩40N·m的动力辅助,轻松应对爬楼、登山等场景。锦鹏销售总监李兴透露,这是该产品的全球首秀。现场,试穿体验的邀约持续不断,人群中不乏金发碧眼的海外客商。直观地展现了一项新兴技术从概念到应用的强大吸引力。
采写:南都记者 张艳丽 潘莹瑜 王睦广 陈紫嫣 蔡宇晴
摄影:南都记者 刘有志 刘嘉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