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意义上讲,奖项评选也是一种“战争”,它没有硝烟,但场下弥漫着的氛围同样紧张。
![]()
眼下的互联网随处可见为落选的咏梅抱不平的声音,只要提到宋佳,就会冒出来无数质疑,犀利言语不计其数。
不少网友都在高呼,宋佳是把“金鸡奖”这只鸡养成了自家家禽。
![]()
大部分网友都和金鸡奖没有利益联系,因此他们的言论也比相关媒体犀利得多。
随着第33届金鸡奖评选的落幕,“金鸡奖标准”等词条也登上了热搜。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词条是被骂上热搜的,网友们的言辞十分激烈,几乎个个都在怒斥金鸡奖可能暗藏水分,直言其存在“学院垄断”。
![]()
巧合的是,咏梅正好是非学院出身,她1987年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的专业也是跟表演不沾边的企业管理。
要不是后来被男友启发,她也不会抛弃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一头栽进影视行业。
![]()
作为一个非学院派演员,咏梅的表演路数是绝对的实践派,她在日复一日的表演中积累经验,最终才拥有了现在这身扎实的演技。
略显可惜的是,咏梅虽然演技精湛,但真正得过的重量级奖项却没有几个。
她上次得奖可以追溯到2019年的第32届金鸡奖,再往前就只剩下相关提名了。
![]()
虽说咏梅从没在公开场合抱怨过这些,但她的粉丝们却忍不住地想替她发声,这回金鸡奖受质疑,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咏梅的落选。
部分网友还拿出了金鸡奖近几届的获奖名单作为证据。
![]()
23年叶童遗憾落选最佳女配角,当时就有不少人在骂水奖。
到了24年,斩获影后的李庚希又成了众矢之的,在一众网友看来,李庚希既没资历也没实力,拿奖纯粹是因为自己背景够硬。
![]()
不留情面地说,在金鸡奖经历过这几届的一系列争议后,它在大众眼里的公信力已然摇摇欲坠。
网络上的讨论甚至在向“不是咏梅需要金鸡奖,而是金鸡奖需要咏梅”这种方面靠。
![]()
一大批网友正在热议,他们细数着咏梅多年来的从业历程,最终又把目光停在让她拿到提名的《出走的决心》上。
在粉丝眼里,咏梅就是敬业演戏的代名词,她入行多年但始终纯粹,数十年如一日地扑在表演上。
![]()
无论是演技还是态度,她都堪称是同龄演员中的典范,可事到如今,她却只能居于人下,默默无闻地拿个影后提名。
于是人们开始为咏梅打抱不平,在电影上映1年后的现在重谈这部《出走的决心》。
![]()
不少声音都在表达对咏梅的支持,人们普遍觉得咏梅在《出走的决心》里展现的演技,要比演《好东西》时的宋佳更具层次感与突破性。
这也是人们认为咏梅更应该拿影后的重要依据,作为奖项的重中之重,影后头衔理应颁给咏梅这种实现演技突破的演员,而不是稳定发挥的宋佳。
![]()
讨论着讨论着,人们的话头就转向了针对金鸡奖评选逻辑的质疑。
还有人特意指出了宋佳咏梅得知奖项归属时的不同神态,获奖的宋佳表现激动,和周围人热情相拥。
一边的咏梅则呈现着落寞的神情,脸上的笑意也被认为是在强颜欢笑,硬装体面。
![]()
网友们的态度很是明确,就是要为咏梅落选打不平嘛,所以相关讨论几乎都是“心疼咏梅”。
明里暗里地指责宋佳,说演技停滞不前的她不足以在评选中击败咏梅。
就像前面说的那样,舆论正在给金鸡奖打上学院垄断、功利化等标签,批判其对多元化表演风格的忽略。
![]()
平心而论,宋佳的《好东西》并不比咏梅的《出走的决心》差多少,甚至不少方面还可以说是远胜。
首先就是票房,两部电影的成本虽不明确,但从成片效果来看也算是大差不差,可它们收获到票房可就真是天上地下了。
![]()
《好东西》上映即大卖,最终票房将近8亿,《出走的决心》则逊色得多,上映快两个月也才堪堪破亿,是典型的叫好不叫座。
而《好东西》则做到了既叫好又叫座,它不仅在票房上遥遥领先《出走的决心》,豆瓣上的评分也比《出走的决心》高了0.1分。
![]()
值得一提的是,两部作品的评分差距虽然不大,但评分人数却差着两倍还多,足以见得哪家更受大众欢迎。
![]()
这么看来,口碑与票房兼具的《好东西》获得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倒也算是实至名归。
至于宋佳,她这次获封影后也称得上实至名归,大众提出的质疑其实不难理解,毕竟宋佳在《好东西》里展现的演技确实多少突破。
![]()
可换个方向去想,她没突破又如何呢,至少宋佳在片里的表演没有退步,她将自己原本的精湛演技十分扎实地保持了下来。
其实那部分为咏梅抱不平的网友也明白这个道理,直到这个时候,都没人直接去批评宋佳的演技问题,而是把矛头放在她没有突破上。
![]()
但要是硬说有没有演技突破的话,那咏梅在《出走的决心》中的表现也没有过于亮眼,她也不是第一次演这类角色了。
只是因为影片题材的相对新颖,人们才产生了那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
可它无论是题材还是内容,都是相对小众化的,这就注定了《出走的决心》和咏梅无法在传播度上脱颖而出。
这么一来奖项竞争力也会削弱,终究是难以得到主流奖项的大力肯定。
![]()
就像部分支持宋佳得奖的网友说的那样,金鸡奖这类主流奖项把焦点放在《好东西》这种票房口碑兼具,且符合主流审美的作品上,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这也算是金鸡奖评选中的不宣之秘了。
![]()
不过话说回来,金鸡奖的公信力破碎也是因为这份不宣之秘。
要想挽回口碑规避节奏就必须要做出改变,希望未来的金鸡奖可以注意到这点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