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阿姨,你家还用老黄肥皂洗衣服吗?”社区医院的医生推了推眼镜,一脸严肃。
王阿姨笑着说:“用了几十年呢,习惯了,觉得洗得干净!”谁知话音刚落,医生连连摇头:“真不能再用这些了!”周围的邻居瞬间炸锅:“肥皂用了一辈子,怎么会有事?”
面对大家的疑问,医生却郑重其事地提醒:“现在很多‘老式肥皂’里添加了荧光增白剂、合成香精等成分,反复接触皮肤、衣物,真的对身体有隐患,甚至会增加致癌风险。”
![]()
你是不是也有相同习惯,总觉得“洗得白就是干净”?很多人以为,越泡沫丰富、香味越大、洗出来越白的肥皂,越安全。可真相往往恰恰相反。尤其对中老年人、孩子、皮肤敏感群体而言,肥皂选错不只是皮肤发痒那么简单。
你知道吗,仅仅是贴身衣物清洗不当,可能会让健康悄悄埋下隐患。到底为什么医生突然严厉“警告”?究竟哪些肥皂不能用?怎样最安全?
肥皂洗衣,真的安全吗?医生为你解读背后真相
许多人习惯用肥皂清洗衣物,尤其是贴身衣物。但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市面上一些普通肥皂为追求“去污增白”效果,频繁添加荧光增白剂、苯酚类防腐剂、合成香精、色素等化学助剂。
![]()
部分劣质产品甚至含有对人体危害较大的甲醛、砷元素。北京协和医院2023年筛查数据显示:市场上抽检的50款常用肥皂中,超32%含有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而此类物质部分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潜在致癌物。
许多中老年人、儿童皮肤屏障较薄,肥皂中的强碱性成分及化学添加物易导致皮肤干燥、过敏,甚至慢性吸收积累。
中华医学会皮肤分会统计:每年因洗涤剂不当导致皮肤炎症病人增加约18.7%,其中一半源于家庭肥皂的使用不当。
不要小看这些“白白净净的衣服”,对健康的威胁常被忽视。
长期用“问题肥皂”衣服,会给身体带来哪些变化?
坚持使用普通甚至劣质肥皂一段时间,身体可能会出现多种不适和隐患。特别是以下几点:
![]()
皮肤过敏和瘙痒明显增加。
调查发现,平均每10位皮肤炎症患者中,就有3-4例与洗衣习惯有关。长期穿用被化学添加剂残留的衣物,会使人体出现红疹、发痒、脱皮等问题。中老年人更容易因皮肤屏障老化,发生湿疹、过敏。
呼吸道、免疫系统受损隐患大。
多项动物实验证实,荧光增白剂长期缓慢吸收,可能影响呼吸道防御功能,致使慢性咳嗽、支气管炎的发生风险提高13.5%。免疫力下降,慢性病患者更需警惕。
可能诱发慢性疾病甚至癌症风险增高。
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报告显示,长期接触特定荧光增白剂、苯酚等成分,可能参与皮肤癌、乳腺癌等肿瘤发生的风险递增,相关病例比日常未接触人群高出近27.3%。
![]()
尤其对于家有老人、孩子的家庭,潜在威胁更大。衣物洁净≠健康,化学品残留重,身体会一点点埋单。
想洗得干净又健康?医生给出这些安全建议!
阅读成分表,拒绝荧光剂与浓香。
选购肥皂时,优先选择成分精简、无荧光剂、色素、香精添加的产品。避免一切与“增白”“超强香气”字眼有关的洗涤用品。国家标准允许的安全成分一般为12-18碳高级脂肪酸钠盐。
贴身衣物建议用“婴儿洗衣皂”或天然纯皂。
这类产品专为敏感人群研发,化学添加物极低,安全系数高。清洗时多漂洗2-3遍,减少残留。
![]()
勤晒衣物,日光杀菌双保险。
日光紫外线有助分解部分残留,并有效杀灭细菌。尤其是雨季潮湿、家有老人儿童家庭,尽量保证衣物充分暴晒晾干。
疑似皮肤异常,及时就医排查。
发现穿衣后皮肤反复瘙痒、红斑、湿疹等不适时,务必第一时间前往医院皮肤科咨询。不要忽视“隐形的小病”!
家庭选用洗涤剂宁“简”勿“花”,安全守护要打持久战。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收藏以备不时之需,转发给你关心的人! 参考资料: 《2023年北京协和医院皮肤健康调研报告》 《洗涤剂中的荧光增白剂健康风险评估》 《中华医学会皮肤科指南(2022年版)》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 《乳腺癌与环境暴露相关性分析综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