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又被送上热搜了。
18岁的小姑娘,刚捐完4万多直播收入,本是一件值得点赞的事。
结果转头就被喷得体无完肤,从“豪宅风波”到“道德绑架”,网友们的口水几乎淹没了她。
她只是一个刚成年的孩子,却被推在舆论的浪尖。
一个跳水冠军,凭实力拿的荣誉,靠努力改善的生活,怎么就成了别人“开会批评”的对象?
![]()
01
11月9号,全红婵老家的新房终于封顶。
那天阳光很好,鞭炮响得热闹,村里人都来帮忙。
全爸和全妈乐得合不拢嘴,忙着撒糖果、拍照、录像。
全妈边看边笑:“终于有新房子住了。”
这一幕原本温暖又接地气,可第二天,网上全变了味。
视频被传上网后,有人拿放大镜挑刺:“这房子太大了”“是不是违规建的”“是不是走特权”。
一场朴实的封顶仪式,硬被解读成“炫富现场”。
要知道,全红婵家以前的日子有多难。
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一家人长期寄住在亲戚家。
直到她在东京奥运会上拿下金牌,村里才奖励了宅基地,想着功臣之女的家人,也能住上自己的房。
房子占地120平,盖了三层半,还带个院子,
在湛江农村,这样的自建房比比皆是。
可在镜头放大、网络放话的时代,普通人家的房,成了“豪宅”。
![]()
02
网上的质疑主要有三点。
第一,说她家“面积超标”。
有人查政策,说4口之家宅基地不能超过100平,
就断定她家是“搞特殊”。
但全红婵家是六口人,而且那块地是村委公开奖励的,手续跑了四年才批下来。
从2021年立项,到2025年5月动工,一切合规。
合法合规盖的房,偏被说成“违规豪宅”,实在让人寒心。
第二,说“外墙全是广告”。
因为有建材商赞助施工,确实挂了几个广告布。
这本是互利的方式,既减轻家庭压力,也没违法,结果被喷成“为了流量”。
第三,说“盖得太慢”。
网友嫌两年还没完工,“有钱还装可怜”。
可湛江连遭台风、水灾,工期被耽误,全爸还得顾果园。
这些苦没人看,倒有人盯着人家的脚手架数砖头。
网络的恶意,就是这么轻巧。
一句质疑、一段截图,足以淹没一个普通家庭的喜悦。
![]()
03
“豪宅风波”还没散,全红婵又因为捐款被骂。
11月13号,她第一次开个人直播。
镜头里的她扎着马尾,笑得单纯,和队友开玩笑,一会祝粉丝发财,一会又鞠躬道谢,真的很可爱。
那场直播,粉丝的打赏除去平台抽成,还剩43598.6元。
![]()
全妹转手就全部捐给了福利机构。
这钱,是她靠自己挣的,捐出去,是她的善良和感恩。
第二天,因为全妹的捐款,网络竟然炸了。
有人说:“队友也在场,凭什么一个人捐?”
还有人阴阳怪气:“是不是作秀?”
更离谱的,还有人把矛头指向她的外貌,拿她和郭晶晶作比较,暗示“一个有豪门命,一个没那命”。
这样的评论,真叫人心凉。
一个十八岁的女孩,用行动回馈社会,换来的不是掌声,而是嘲讽。
![]()
04
全红婵的童年,不是光鲜的成长故事。
父母务农,她自己从小练跳水,每天重复几百次的入水训练,冬天冷得腿抖,夏天晒得掉皮。
她用一枚枚金牌,帮家里还了债,也让父母有了安稳的生活。
如今被人挑刺,那种无力感,也许比跳十米台更难熬。
可是她没有抱怨。
仍旧在赛场拼命,仍旧在镜头前笑得干净。
她说:“我喜欢跳水,因为那是我最熟悉的地方。”
是啊,跳水台下的水池,比网络世界干净多了。
她的纯粹,才是最珍贵的东西。
一个18岁的女孩,不该被恶评淹没。
她值得的,是掌声,是尊重。
![]()
全红婵捐款,是善意;盖房,是安家;努力,是她的信仰。
愿这个18岁的姑娘,能少点流言,多点温柔。
因为她不是谁的工具,也不是舆论的靶子。
她是全红婵,中国的骄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