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吐槽婆婆 “舔盘子” 锁冰箱,公公离世,婚姻该为孩子将就?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一辈子省吃俭用,把“浪费”当成最大的罪过。

在家吃饭,收尾永远是父亲的馒头。

他会捏着馒头边角,顺着盘子纹路细细擦一圈,菜汤、酱汁一点不剩,最后把吸饱味道的馒头塞进嘴里,砸吧砸吧嘴,眼里满是满足。

母亲也一样,碗底绝不会留一粒米,偶尔我剩了饭粒,她会默默夹到自己碗里,念叨着“一粒粮食一滴汗”。

这在我家是常态,可在我媳妇眼里,就是“没素质,不体面”。

结婚头一年,她第一次见我父亲用馒头擦盘子,当时就皱紧了眉,放下筷子没再动。

饭后偷偷拉着我吐槽:“你爸怎么还舔盘子啊?也太不卫生了吧。”

我没当回事,解释说这是老辈传下来的习惯,省粮食还省洗盘子。

她翻了个白眼,语气带着讥讽:“穷讲究,现在谁还这么吃?”

从那以后,每次家庭聚餐,媳妇的白眼就没断过。

她总说菜汤里有盘子的油垢,说擦盘子是“穷酸相”,甚至在饭桌上故意把米饭剩半碗,碗底压着菜,明晃晃地对着干。

我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她年轻时挨过饿,见不得半点粮食浪费,每次收拾媳妇的碗,都会偷偷抹眼泪,跟我说:“这孩子咋就不知道珍惜呢?好好一碗饭,说剩就剩。”

我夹在中间两头为难。

劝媳妇,她就说我胳膊肘往外拐,不站在她这边;说母亲,母亲只会叹口气:“算了,年轻人不理解。”

矛盾真正爆发,是媳妇跟她同事说的那句话。

那天我加班,碰到她那个同事——也是我大学同学,随口聊了几句。

同学打趣道:“你家伙食挺好啊,你媳妇说你婆婆吃饭都舔盘子,省得刷碗。”

这话像针一样扎进我心里。



我知道媳妇看不惯,可没想到她会在外人面前这么编排我母亲,把老人的勤俭节约说成“舔盘子”,这是明晃晃的不尊重。

回家我跟她吵了一架。我说她不尊重老人,她反过来指责我家人不讲卫生,浪费粮食的是她,还振振有词:“我说的是事实啊,难道不是舔盘子?你妈天天这么吃,我看着都反胃。”

“那是节约!不是舔盘子!”我气得浑身发抖,“我爸妈一辈子都这样,你能不能尊重他们一点?”

“尊重是相互的,他们尊重过我的感受吗?明知道我不喜欢,还天天在饭桌上这样,故意膈应我呗。”

她摔了筷子,回了卧室。

从那以后,我俩的关系就僵了。

她不再跟我父母一起吃饭,偶尔碰面也没个好脸色,家里的空气冷得像冰窖。

我看着父母小心翼翼的样子,心里又疼又气,对媳妇的不满也越来越深——她浪费粮食,还讥讽我家人,这哪是过日子的样子?

转机出在小凤要来我家的时候。 小凤是我的发小,女生,比我小半岁。

我俩是光着屁股一起长大的,我父母和她父母是老邻居,更是挚交。

小时候,我父母去山东走亲戚,能把四岁的我往她家一放就是两个月,不管不问;她家买了白菜,我家买了萝卜,两家一合计就分了,从不计较;过年包饺子,永远是两家人凑在一个案板上,说说笑笑包一下午。

我家有她家的钥匙,她家也有我家的,谁家有事,另一家准能顶上。 我俩还订过娃娃亲,是双方父母开玩笑定的,虽然后来没成,但感情一直亲如兄妹。

小凤最合我父母心意的,就是她跟我家一样,朴素、勤俭节约,一点不娇气。

她结婚后一直在山东发展,这次来哈尔滨,是送孩子上大学。

安顿好儿子,我父母听说了,立马给她打电话,非要让她来家住几天。

“住啥宾馆啊,家里有的是地方,跟在自己家一样。”我母亲在电话里说得恳切。

小凤起初推辞,说怕打扰我们小两口,可架不住我父母再三邀请,最后还是答应了。

我跟媳妇说这事的时候,她没吭声,脸色淡淡的,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我没多想,只觉得小凤是自家人,住几天没什么。

晚上我父亲亲自下厨,做了一大碗手擀面,卧了两个荷包蛋,撒上葱花和香油,香味飘满了整个屋子。

小凤一进门就被香味勾住了,洗手坐下拿起筷子,不到三分钟就把一碗面炫完了,连汤都喝得干干净净,碗底光溜溜的,没剩一根面。

我父亲坐在旁边,看着她吃饭的样子,眼睛都笑眯了,那眼神里的慈爱,是我从未见过的。 后来媳妇跟我说:“你爸看小凤的眼神,跟看亲闺女似的,从来没这么看过我。”

我叹了口气,跟她说:“小凤从小在我家长大,跟自家人一样,你别多想,也别吃醋。” 她没说话,只是脸色更沉了。

小凤饭量大,还有老胃病,不能吃外面的生冷油腻。我父亲心疼她,特意跟她说:“这段时间就在家吃,爸给你做,清淡又养胃,别去外面瞎吃。”

小凤笑着答应:“好嘞叔,就爱吃您做的饭,比我自己做的香。”

这话让我父亲更高兴了,每天变着花样给小凤做饭,炖排骨、包饺子、熬小米粥,顿顿都是家常味。



小凤吃饭有个习惯,不管什么菜,什么饭,从来都吃得干干净净,碗底不留一点东西。有时候我母亲做的菜多了,她还会主动说:“剩下的我明天吃,别浪费了。” 有天晚上煮饺子,母亲给每个人端了一碗饺子汤,说“原汤化原食”。

我媳妇瞥了一眼,没动,说“饺子汤一股子面味,恶心”。

小凤没说话,拿起她的碗,几口就喝光了,还笑着说:“这汤鲜着呢,扔了可惜。” 那天晚上,媳妇就跟我抱怨:“你们吃饭怎么跟突击队似的?吃得干干净净,跟没见过饭似的,至于吗?”

“吃干净不浪费,这是传统美德啊。”

我忍不住反驳,“你每次都剩半碗,难道不觉得可惜?”

“我就是吃不了那么多,盛的时候没注意。”她梗着脖子,“再说了,现在又不缺那点粮食,用得着那么抠门吗?”

“不是抠门,是尊重粮食,也是尊重做饭的人。”

我看着她,“你盛饭的时候少盛点,不就不会剩了?我看你就是故意的。”

“我故意的?我吃饱了撑的跟你妈作对?”

她瞪着我,眼里满是怒火,“你们一家人都一个德行,就觉得浪费粮食是天大的罪,我看是你们思想太陈旧了!”

我俩又吵了一架,冷战了好几天。

还有一次,母亲做了面疙瘩汤。

那是我和小凤小时候最爱吃的,母亲会把面疙瘩搓得小小的,煮得软烂,加点青菜和鸡蛋,鲜香味美。 端上桌的时候,我和小凤眼睛都亮了,拿起勺子就喝。

可媳妇看了一眼,皱着眉,一口没动。

我记得她之前在岳母家,岳母也做过面疙瘩汤,她吃得挺香的,怎么到了我家就不吃了?分明就是故意作妖,跟我家人对着干。

我家饭桌上的规矩确实多,吃饭要等长辈先动筷,不能吧唧嘴,不能浪费粮食,这些都是我和小凤从小养成的习惯。

可媳妇从来不管这些,每次吃饭,她问都不问,一屁股坐下就开始吃,有时候还会挑挑拣拣,说这个菜咸了,那个菜淡了。

小凤就不一样,每次都等我父母坐下,拿起筷子了,她才动筷;吃饭的时候安安静静,吃完碗底干干净净,还会主动帮忙收拾碗筷。

母亲看在眼里,对小凤更是疼爱,有时候会偷偷跟我说:“你看看小凤,多懂事,哪像你媳妇,一点规矩都没有。”

这话被媳妇听见了,心里更不是滋味,对小凤的态度也越来越冷淡,甚至私下里跟我说:“你看看她,吃饭跟抢似的,生怕别人跟她抢,真没见过这样的。”

“不珍惜粮食才丢人。”我没好气地说,“开心地把饭吃完,才是对食物最大的尊重,也是对做饭的人最大的尊重。”



就因为这句话,媳妇气了好几天,饭也不做,班也不上,天天在家拉着脸。

我父亲本来心脏就不好,被她这么一闹,气得胸闷气短,差点犯病。

小凤看在眼里,私下里劝我:“跟你媳妇好好说说,别让老人生气。她可能就是不习惯咱们家的方式,慢慢沟通。” 我叹了口气,没说话。

我试过沟通,可每次都以吵架告终,她根本听不进去。 小凤在我家住的那几天,不光吃饭干净,还主动帮我父母干活。

母亲的被子该洗了,她抢着拿去洗;父亲的衣服该缝了,她戴上老花镜就缝;每天早上还早早起来,帮母亲打扫卫生,做早饭。

这些活,我媳妇结婚这么多年,一次都没干过。

她连自己的衣服都很少洗,更别说我父母的了。 看着小凤忙前忙后的样子,再看看媳妇油瓶倒了都不扶的态度,我心理的落差越来越大。

而媳妇,看小凤给我父母洗衣服、做家务,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最后直接收拾东西回了娘家。

我父母怕把事情闹大,也怕小凤为难,只好让小凤提前回山东。临走那天,母亲特意去超市买了好几斤红肠,让小凤带回去给她家人尝尝。我开车送她去机场,路上她叹了口气,跟我说:“你媳妇确实有点不懂事,不贤惠。不行就让你媳妇跟你父母分开住吧,不然哪天你爸真得被气死。”

她顿了顿,又说:“还有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衣服没人洗,饭没人做,家里乱糟糟的,你娶媳妇到底图啥?”

我低着头,说不出话。小凤说的是实话,可我能怎么办?

小凤走了之后,媳妇才从娘家回来,依旧是拉着脸,对我没个好态度。

我父亲心脏不好,我不敢再跟她吵,只好低声下气地哄她,给她认错,可她就是不依不饶,说我心里只有我家人,没有她。

没过多久,我被单位派去外地出差,要去半个月。

临走前,我特意跟媳妇叮嘱,让她好好照顾我父母,别再跟他们闹别扭。

她嘴上答应着,脸色却依旧不好看。

出差到第十天,我接到了母亲的电话,电话里母亲哭得泣不成声:“儿子,你快回来吧,你媳妇不让我们用冰箱,说费电……” 我心里咯噔一下,连忙问怎么回事。

母亲说,这几天媳妇总说冰箱费电,让他们少开,后来干脆把冰箱门给锁上了,不让他们放东西。 “你爸的药还在冰箱里呢,他每天都得打,离不开冰箱啊。”

母亲哭着说,“我跟她好好说,她就是不听,还跟我吵,说电费都是她交的,想怎么管就怎么管。” 我气得浑身发抖,对着电话吼道:“她怎么能这样!我马上回去!”

我连夜赶买了返程的机票,第二天一早就回到了家。可家里空荡荡的,我父母已经不在了。

邻居告诉我,母亲没办法,只好带着父亲回了农村老家,说农村凉快,不用冰箱也能凑合。

我又马不停蹄地赶去农村老家,刚到村口,就看到邻居们围在我家门口,神色凝重。

我心里一紧,冲了进去,就看到母亲坐在地上哭,旁边放着父亲的遗像。

“儿子,你爸……你爸走了……”母亲看到我,哭得更凶了,“我们回来第二天,他就犯病了,药没及时打,送到医院就不行了……”

我脑子一片空白,瘫坐在地上。父亲的最后一眼,我没看到;他走的时候,身边只有母亲一个人;而这一切的起因,竟然是媳妇觉得冰箱费电。 我问媳妇,为什么不让我父母用冰箱。

她低着头,支支吾吾地说:“我就是觉得……觉得电费太高了,能省一点是一点……”

“省一点?”我看着她,眼里满是恨意,“我父亲的命,就值那几个电字?” 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怒火,抬手就给了她一个大嘴巴。清脆的响声过后,她捂着脸,不敢置信地看着我。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