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闭幕。
本届高交会以“科技赋能产业融合共创未来”为主题,全方位展示国内外各行业前沿产品、尖端技术、创新解决方案,成为深圳11月最热门、人气最高的活动之一。
据主办方数据,本届展会吸引了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观众,三天累计入场数突破45万人次,同比增长13%;现场发布新产品新成果5000余项,同期举办重大活动200余场,共促成1023项供需对接和投融资项目签约,意向成交与投融资金额突破1700亿元。
![]()
第二十七届高交会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
超20%展品为首发、首展
第二十七届高交会通过“国之重器”重大装备、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消费电子、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等22大展区全面展现国际科技发展前沿、我国高水平创新成果。本届展会上,90%以上实物展品为“高、精、尖”技术与产品,超20%是首发、首展展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航天科技集团、中国海油、中广核、南方电网、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等40多家央国企均带来硬核智造尖端技术,展现中国科技的“质感”与“力量”。长征火箭、深海一号海上油气平台、华龙一号核电站、亚太6D卫星、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等大国重器展现创新发展的“中国方案”。
开源鸿蒙生态、昇腾384超节点、国产AI生态主题特展、卫星通信超远程机器人手术、全球首台“摄像”核磁共振等自主创新产品等令人眼花缭乱的新产品、新技术,成为展会热门,吸引观众频频驻足打卡;机器人格斗、3D世界生成模型、eVTOL载人飞行器等前沿创新科技,让现场欢呼声连连。
此外,高交会还是联动区域协同创新、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据悉,本届高交会首次设立“区域经济科技创新成果专区”,从西北清洁能源到东南数字经济,从东北高端装备到粤港澳大湾区前沿科技,集中展示多个地区在科技攻关、自主创新、产业融合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高交会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科技的窗口。本届高交会共吸引德国、美国、英国、法国等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知名企业、行业精英参展参会。现场特设国际友好城市科技展区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专区。
意向成交与投融资金额突破1700亿元
据主办方介绍,为期三天的高交会举办了200余场重大活动,涵盖行业峰会、专业论坛、新品发布、项目路演、技术研讨、权威评奖等。本届展会期间,举办了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半导体产业链、医疗康养等论坛活动,数十位院士会同政府、高校、企业代表,共同讨论各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前沿思潮。
除了聚焦高新技术,本届高交会将实效性和促交易放在突出位置,以国际采购商占比10%、广东省内采购商占比30%、广东省外采购商占比60%的“136”计划,成为全球高科技领域合作交易与成果转化的纽带。现场举办全球采购对接大会与投融资供需对接会,吸引了英国、俄罗斯、加拿大、印度等国家和地区1036个采购团到场洽谈,摩根大通、高盛集团、红杉资本、贝恩资本、IDG资本等3000多家国内外投资机构现场参与。
本届展会上,多地政府为推广本地企业“出奇招”。深圳市龙岗区委宣传部等单位组织的“湾区T台”助企服务活动跳出传统发布会的框架,以T台走秀的形式,携18家科技企业的创新成果亮相展会,多家企业代表上台讲述公司技术研发故事。
据统计,展会期间共达成1023项现场签约,意向成交与投融资金额超1700亿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