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正在以恐怖的速度占领全世界,
星巴克的 CEO 变成了印度人,英国甚至出现了印度裔首相。
![]()
加拿大人口最多的城市多伦多,也正在被印度人攻陷,
就连美国的硅谷,也有三分之一的工程师是印度人。
虽然分散开来,不觉得印度人有多多,但是一旦将这些新闻连接起来,
就会发现印度人已经侵入了各个城市,各个国家。
今天厉姑娘跟您具体来聊聊这一现象!
![]()
根据印度外交部的最新统计,海外印度裔人口已经达到数千万,
并且足迹遍布全球180个国家。
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跨国迁徙规模最大的国家。
但是印度迁徙可不是一场简单的为了生计被动移民,
而是涉及到印度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的移民革命。
更准确来说,这是在全球化规则下,人口与权力重新分配的一条隐蔽通道。
![]()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在欧美国家印度裔的存在感在不断增强,
尤其是在科技和金融方面。
美国的科技产品甚至可以说已经进入到了印度高管时代。
例如谷歌的桑达尔·皮查伊、微软的萨提亚·纳德拉、Adobe 的山塔努·纳拉延等,
都逐渐成为全球最具话语权的企业领导者之一。
![]()
这可不是简单的励志故事,而是印度人从工程师到领导层的不断渗透。
硅谷目前大约有三成的工程师来自印度,
这意味着印度工程师已经占据了技术链条中极为关键的环节。
![]()
这样的变化不只发生在商界,还发生在政界。
![]()
美国的前副总统哈里斯具有印度裔背景,英国现任首相出自印度裔家庭,
爱尔兰、葡萄牙等国议会中,印度裔议员比例远高于他们在人口中的占比。
新加坡的“小印度”已经不仅是一个移民社区,
更被塑造成城市旅游景点,每天吸引大量游客。
这些现象叠加起来,呈现出的是一种“政治与经济双重上移”的趋势,
印度裔在资本、政策与公共舆论的交叉点上,逐步获得更重要的位置。
从结果上看,这是印度裔群体整体向上流动的一部分;
从结构上看,则是本国人口压力外溢、加上海外资本需求共同塑造的格局。
![]()
要理解这种格局,不能只盯着海外的一片光鲜,更要回到印度本土去看那一块沉重的地基。
印度的国土面积不及中国的三分之一,却要容纳十几亿人口。
人口高度集中带来的并不仅仅是“拥挤”这一个词可以描述。
在孟买,每平方公里居住数万人,
贫民窟人口在逼仄空间里竞争最基本的生存条件,
围绕着一平方米睡觉地方爆发冲突,并非罕见事件,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德里的地铁系统每天要输送数百万乘客,
高峰期车厢里每平方米要容纳大量乘客,拥挤程度已经接近极限。
这种物理层面的压力,与精神层面的压力交织在一起。
对于普通印度家庭而言,教育不仅是改变命运的工具,
更几乎是唯一有希望实现阶层跃迁的路径。
![]()
为了把孩子送入重点大学,许多家庭宁愿抵押房产支付高额补习费用,
考生每天睡眠被压缩到最低,长期处于高压状态。
极端竞争之下,学生借助药物维持专注的报道时有出现。
这样的筛选机制未必能保证每一个从中走出的人都是天才,
却往往能锻造出极度能吃苦、对外部机会高度敏感的那一批人。
![]()
再叠加一个关键变量,英语。
作为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英语教育在精英与中产阶层中有着相对坚实的基础。
这使得那些通过严苛教育竞争脱颖而出的年轻人,
在走向全球劳动力市场时天然具备一个优势,
可以无缝对接欧美企业的语言与工作环境。
对于跨国公司来说,这样的劳动力既有专业背景,
又能以较低成本融入团队,自然具有极高吸引力。
![]()
与此同时,印度国内每年新增上千万劳动力,
而本国经济结构在短期内很难消化如此庞大的新增就业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走出去”成为大量受过教育的年轻人的现实选择,
无论是软件工程师、医生、护士,还是其他技术与服务岗位,
只要有机会获得签证,他们往往第一反应不是“要不要走”,而是“如何尽快走”。
在印度本地,一个软件工程师的薪资远低于发达国家同岗位,
在班加罗尔拿到的工资,往往只是美国同行的零头;
护士在印度国内收入有限,而在英国或其他发达经济体,
收入可以是国内的数倍乃至十倍以上。
对个体而言,这是一笔极为清晰的经济账。
![]()
![]()
这就导致一个连锁反应,一旦有人成功迈出第一步,
亲友网络会迅速启动“复制机制”。
一个人在海外站稳脚跟,很快就会尝试把熟悉的同乡、同学、亲戚拉入同一条移民链。
![]()
美国的专业工作签印度申请者的比例一直高居不下,
还有些印度人通过长期运作,差不多十年的时间里将一个村子的人都移民至海外。
![]()
既然印度人这么大规模的前往海外,为什么这些欧美国家不仅不阻止,
甚至还很愿意打开国门欢迎他们进来?
表面上看起来是欧美国家尊重多元文化,还有他们本来的移民传统等等,
但是背地里其实都有自己的打算。
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很多欧洲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
这就造成了国家急缺劳动力,尤其是在护理、基础医疗、IT 等领域,
本国的年轻人又不愿意从事这些高压低回报的工作,
于是这些工作的薪资不断走高,那为了缓解这些问题,
从海外引进劳动力就是一条可行的方法。
![]()
![]()
例如德国就严重缺少护士,缺口高达20万,
而且本国护士不愿意从事夜班,只能靠招募海外护理人员填补这一空白。
![]()
日本对印度开放技能签证之后,
短短五年,来自印度的 IT 人员就实现了数倍增长。
这些国家在这些现实问题下,要想维持现有的福利体系和产业基础,
很难完全关上移民通道,限制印度移民。双方怎么不算是双向奔赴呢。
![]()
甚至在政治层面,还有政客会利用印度裔等移民群体来重塑选民结构,
一些国家中,为了平衡其他族裔,甚至还会扶持印度裔候选人。
对于政客而言,只要能在关键选区赢得足够多来自某个社区的选票,
就足以影响选举走向。
这种局部的政治收益,又进一步推动了印度裔在政治领域的加速上升。
企业的计算则更加直接,
通过引入大量来自印度等人口大国的专业人才,能明显压低人力成本。
硅谷科技企业大量招聘印度工程师,
如果综合对比工资水平和工作强度,成本优势极为可观。
![]()
对资本来说,这是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工资差异进行再分配,
把印度国内的高竞争、高教育投入转化为发达国家企业的利润空间。
资本收益在总部与股东那里集中,而由此带来的社会成本,
则往往被外溢给普通民众与本国中下层劳工。
这样一来,不可避免就会出先鱼龙混杂的局面。
![]()
一位名叫帕特尔的印度裔医生,几乎都没有能从他的手术室走出来的病患,
例如曾经为了给一个重患做手术,拔了另一个病人的呼吸机。
但是这个人竟然还在美国和澳大利亚都担任过医生。
他被录用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有他的老乡给他写了推荐信,
当地医院竟然也就录取了。
![]()
但是他不是医生吗,没有有学历证书美国医院也不是傻子,怎么会让他通过。
这就涉及到印度一项灰色产业,伪造文凭。
印度将近45%的医生都没有进行过培训,他们的文凭全都是假冒伪造的。
这些文凭工厂几百块钱就能给求职者提供形式上的学历证明,
再加上印度的监管体系非常混乱,他们本国都分不清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甚至印度本国的教育部门还偷偷篡改学历信息,进行学历造假。
![]()
甚至印度政府自己啊,也乐于越来越多的人去外国务工赚取外汇,
也就默许了这种学历造假的行为。
就是苦了那些遇到这些学艺不精的医生的病人。
![]()
虽然接纳移民对国家来说是一件好事,
但是对于本国的普通民众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首先就是就业机会被外来的廉价劳动力挤压,甚至他们还愿意进行高强度的工作。
房价和租金也迅速上涨,社区环境也因为外来人口变多发生改变,
但是国家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却未必能同步升级。
![]()
例如本来是独立住宅因为因为印度人的到来改成了群租房,
但是房子的排污系统和公共系统都没有进行升级,河流大肠杆菌都超标了。
本地居民自发组织巡逻等方式维护权益,又容易被扣上排外的标签。
![]()
除了日常生活,外来印度人还损害了本地民众的政治权利。
因为他们异常团结,对于政客来说,讨好一个组织紧密、投票集中的社群
比本土分裂的民众达到的效益要好的多。
长此以往,部分本土选民会产生一种被边缘化的感觉,
可能会造成之后的政治危机和社会矛盾。
![]()
而且这些庞大的海外移民,还可能影响国家的政治安全,
毕竟能移民的大部分都是有真材实料的,
可以通过侨民网络在舆论、科技、金融等领域不断扩展影响力。
![]()
大量的人才移民到海外,印度本土的医疗以及经济发展都会受到限制。
短期内,虽然缓解了就业压力,但是长远来看,阻碍了印度本土的产业升级。
表面看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但背地里其实是双输。
真正从中获利的,只有那些跨国布局的资本和少量精英阶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