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间外交作为“民心桥梁”,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1月15日,由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市社会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共同主办“新局面 心联通: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沪召开。研讨会聚焦“民间外交大发展的新格局和新机遇”与“‘走出去’‘心联通’的新实践与新探索"两大议题,展开跨领域、多维度、深层次的专题分享与对话探讨,为推动民间外交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上海民间外交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俞新天在主旨演讲中表示,民间外交应积极传播自身价值观,同时真诚尊重其他文化的多样性,在文明互鉴中寻求最大公约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提出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中国思路,未来应通过更加积极的外交实践,在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议题上增强国际对话中的文化自信与影响力。
会上,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海南亚洲公益研究院、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等机构的学界与业界代表就人工智能时代民间外交形态塑造、网络时代舆论影响力、社会组织国际化新趋势、国际人道救援、“小而美”公益项目、国际智库交流、海外网红叙事创新、微短剧国际传播、社会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呈现多元实践与创新探索。
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教授、北京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执行主任黄浩明告诉记者,民间外交在推动当今中外交往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许多百姓胸怀主人翁意识,在各自自所能及的范围领域添砖加瓦做出贡献。但今后民间外交的发展趋势,一定是向专业化、组织化方向发展,此外还应当开展各个层级的民间外交,除了影响海外普通百姓,更重要的是能联通海外智库、政府高层等决策机构,在海外建立更多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李开盛在大会总结中表示,当前民间外交事业大有可为,需要发挥各领域主体的积极性。他特别强调智库在民间外交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智库为国家间的交往提供观点和立场,帮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利用其与高层交往的优势,从战略层面推动国际传播,通过联谊、培训等渠道,拓展与不同阶层的交流。他认为本次研讨会有效推动了政府与学界深度对话、经验与创新交融共进,促进了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和积极互动。
原标题:《民间外交如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这场研讨会给出答案》
栏目编辑:顾莹颖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李一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