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辛河(媒体人) 编辑/何睿 校对/张彦君
![]()
▲男子骑着摩托车走禁行路段奔丧遇交警暖心执法,引发网友关注。图/北京青年报
“耽误您时间了,路上慢点儿,注意安全。”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近日,一名男子因母亲突发急病离世,于是骑着摩托车前去奔丧,由于着急,走上了禁止摩托车行驶的北京四环主路。交警拦下男子后得知其母亲去世的特殊情况,立即安排放行。
男子这段经历被摩托车行车记录仪录下,发布到短视频平台后,很多网友在评论区赞扬民警的人性执法。截至记者发稿时,该视频全网点赞量已超400万次。
一起过程简单的执法事件,却引发大量网友的共鸣和点赞,无疑是这种有温度的人性化执法,获得了人们的积极回应。
摩托车在禁行的四环主路上行驶,是交通违法违规行为,交警将其拦停处理是正当执法。但此次违法也是事出有因,母亲突发急病离世,男子着急奔丧的心情可以理解。
交警在严格执法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当事人的这一情况,在请示上级后,以理解和包容的态度处理问题,既维护了交通规则的权威性,又传递了人文关怀。这体现了执法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在得知事情原委后,交警还向男子道歉并嘱咐安全。这短短的一句话饱含善意,不仅感动了当事人,也赢得了大量网友的赞誉。
这种警民的积极互动,也有助于增强公众对民警执法工作的理解和信任。因此,这一看似小小的事件,仍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这也再次表明,执法不仅是对法条的机械照搬,还包含对人性的关照和人道的关怀。
事实上,近年来,多地公安交管、交通运输部门针对轻微交通违法行为,都在推行柔性化、人性化执法举措,避免简单地“一抓了之”“一罚了之”。而有温度的执法,也并非法外开恩。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就指出,科学适用过罚相当原则,“要依法广泛综合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指导约谈等方式,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当这样的人性化执法成为行政执法中的“法治样本”,就既能让民众感受到执法的公平正义,也能感受到法治的温度。
值班编辑 康嘻嘻
星标“新京报”
及时接收最新最热的推文
点击“在看”,分享热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