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官宣:2027高考不分文理了!

0
分享至

点“山东教育信息"免费关注


近日,新疆教育考试院公布了《2027年拟在新疆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从2024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2027年新疆普通高考实行“3+1+2”新高考模式,即不再分文理科。


近日,“西藏发布”“西藏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西藏于2024年正式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高考改革十年来,无数学子“丢掉”曾经二元的身份,步入全新的赛道。这一切,源自2014年起实施的一项“革命性”政策——《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中提出,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不分文理科。

发展至今,31个省份正式启动“文理不分科”的新高考改革。


文理划分的时代,谢幕

长期以来,高中教育中文科与理科被视为两条平行线,互不干涉,各自培养人才。“文科生”和“理科生”成为许多人从高中开始就伴随一生的标签,不断塑造甚至固化学生的自我认知。文理分科的争议在于可能导致文化和知识的割裂。

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开始强调文理交融的通识教育,而新高考改革成为近年来教育界最受关注的事件之一。2014年,国务院颁布相关文件,宣布取消文理分科。同年,浙江和上海成为首批试点省份,对所有高一新生全面启动“3+3”新高考模式。2017年,新高考元年,34万余名浙沪学子参加考试,成为我国第一批参加新高考的考生。

此后几年,高考改革政策逐步从东部地区扩展到中西部地区,分多个批次有序推进。从第三批开始,“3+3”模式被“3+1+2”模式取代,具体实施细则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优化。

一场高考“革命”

新高考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新高考“新”在哪里?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采用“3+1+2”模式,原来的文综和理综考试变为12个科目的组合;数学不再分文理;三门必考科目使用全国卷,由教育部命题,选考科目由各省命题。新高考改革为学生提供了最大限度的选科自由,有利于他们发挥优势,规避短板。

对于高中生来说,选科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选择和择校方向。许多高校在招生时明确规定,高考未考某一科目无法报考相关专业,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只招收高考选考科目为物理和化学的毕业生。因此,选科相当于让学生提前对未来发展做出规划,做出更加理性的选择。


除了考试科目的重大调整,新高考改革方案在赋分方法、志愿填报、考试机会、教学方式等方面均有大变革

最突出的变化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采用“等级赋分制”所谓“等级赋分”,就是把考生的卷面成绩通过转换公式(四舍五入)计算等级分,其初衷是为了保证不同选考科目之间成绩呈现的可比性和公平性。

浙江省选考科目等级赋分的分差为1分,根据考生的卷面成绩对学生成绩进行排序,划分出20个赋分区间。各对应区间内按等比例转换,四舍五入将卷面得分转换为等级分。等级赋分满分100分,起点赋分40分,成绩当年有效。考生所选科目有效期内的最高一次成绩记入高考总成绩。

根据学生的原始成绩和每一个分数的学生人数,按照下表所示比例,划分为20个赋分区间,第1区间赋分100-97分,第2区间赋分96-94分,第3区间赋分93-91分,以此类推,第20区间为赋分42-40分。然后根据在区间内的具体分数,确定考生的具体赋分。


在志愿填报方面,学生报考由侧重“学校”向“学校+专业”转变,各省情况不一。


部分地区新高考还力求破除“一考定终身”虽然大部分省份只有一次高考机会,但近年来一些省份也在探索多次考试的机会。例如,浙江和上海实行“两次高考”,即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部分省份的英语(含听力和笔试)可提供两次考试机会,上海、浙江、天津明确英语一年两考,允许考生选择最好的一次成绩作为最终成绩,有利于减轻考生的高考压力。

此外,在新高考改革初期,出现了一些违背政策本意的情况,这体现出高考改革应兼顾公平与效率、理想与现实的期望。路漫漫其修远兮,新高考改革只有顺应主流民意,不断改进完善,才能顺利而长久推行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304万亿,我国的货币发行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了。

304万亿,我国的货币发行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了。

流苏晚晴
2025-11-18 20:20:14
西班牙想要的,中国终于给了,拒付北约军费,欧洲彻底打开一个缺口

西班牙想要的,中国终于给了,拒付北约军费,欧洲彻底打开一个缺口

boss外传
2025-11-18 00:00:04
东京餐厅厕所内樱花妹与黑人男友“15分钟激战”,老板怒挂全网后结局亮了...

东京餐厅厕所内樱花妹与黑人男友“15分钟激战”,老板怒挂全网后结局亮了...

今日日本
2025-11-18 14:16:22
高市的极右面目:与纳粹合影,为美化希特勒书籍作序 | 国际识局

高市的极右面目:与纳粹合影,为美化希特勒书籍作序 | 国际识局

国际在线
2025-11-18 23:09:22
日本刚向中国求和,一直隔岸观火的美国下场,美军高官赴日表支持

日本刚向中国求和,一直隔岸观火的美国下场,美军高官赴日表支持

健身狂人
2025-11-19 00:35:36
帝王蟹不是螃蟹?泛滥的帝王蟹,为何说每吃一只都是在拯救世界?

帝王蟹不是螃蟹?泛滥的帝王蟹,为何说每吃一只都是在拯救世界?

狸猫之一的动物圈
2025-10-13 10:09:58
逃离杭州,连网红也没钱了

逃离杭州,连网红也没钱了

最人物
2025-11-18 14:51:32
中组部:公职人员退休后未经批准经商(包括当律师)的,不再保留党政机关退休金等待遇

中组部:公职人员退休后未经批准经商(包括当律师)的,不再保留党政机关退休金等待遇

新浪财经
2025-11-18 12:46:38
大批中国人依然去日本旅游,被日媒看了笑话,记者采访道出心声

大批中国人依然去日本旅游,被日媒看了笑话,记者采访道出心声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8 01:27:22
郑丽文“倡导统一”四字吓坏了谁?美西方“驻台代表”排队求见

郑丽文“倡导统一”四字吓坏了谁?美西方“驻台代表”排队求见

海峡导报社
2025-11-18 18:19:07
中国第一波反制高市措施刚打出,不到24小时,日本已经有事了

中国第一波反制高市措施刚打出,不到24小时,日本已经有事了

通文知史
2025-11-18 20:55:03
重大风险警告!日本全境或变战场,中方14艘巨舰下水,反制将开始

重大风险警告!日本全境或变战场,中方14艘巨舰下水,反制将开始

云鹏叙事
2025-11-16 15:18:51
舆论可能是假,但销量从不说谎,最近的手机榜有意思

舆论可能是假,但销量从不说谎,最近的手机榜有意思

互联网.乱侃秀
2025-11-17 10:09:24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遭遇全网尬黑,人民日报都看不下去了?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遭遇全网尬黑,人民日报都看不下去了?

娱乐圈笔娱君
2025-11-18 14:22:40
把绿牌改成白色?这波“医美”问题有点大

把绿牌改成白色?这波“医美”问题有点大

差评XPIN
2025-11-18 00:05:06
赢麻了!退赛后的“冷美人”获得38000元奖励,还获得了一份工作

赢麻了!退赛后的“冷美人”获得38000元奖励,还获得了一份工作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18 15:59:17
后程发力摘金!全运会男子400米决赛:全国纪录保持者刘凯夺冠

后程发力摘金!全运会男子400米决赛:全国纪录保持者刘凯夺冠

全景体育V
2025-11-18 20:23:12
8分钟2球 3-0横扫!日本男足3连胜年度收官:对手全场0射正

8分钟2球 3-0横扫!日本男足3连胜年度收官:对手全场0射正

叶青足球世界
2025-11-18 20:06:11
随着韩国1-0越南,熊猫杯最终积分榜:国足屈居亚军,汪士钦染红

随着韩国1-0越南,熊猫杯最终积分榜:国足屈居亚军,汪士钦染红

侃球熊弟
2025-11-18 17:26:04
“内部信”风波后,俞敏洪连发10条南极旅游视频,旅行社:该行程20天人均花费30万元

“内部信”风波后,俞敏洪连发10条南极旅游视频,旅行社:该行程20天人均花费30万元

极目新闻
2025-11-18 14:06:30
2025-11-19 02:03:00
山东教育 incentive-icons
山东教育
发布山东教育界资讯
5811文章数 1293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诗纳卡琳威洛大学是一所怎样的泰国高校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时尚
健康
本地
亲子
军事航空

秋天穿衣暂时没灵感?赶紧看看这27套穿搭,舒适自然又大方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亲子要闻

最能干活的那批人回来了 孟婆汤的质量越来越差了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