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菲律宾的腐败问题可不是小打小闹,尤其是防洪工程那块儿,简直成了全国人民的痛点。9月份,马尼拉那边爆出个大新闻,说是政府搞的防洪项目有猫腻,涉及资金高达5450亿比索。
这笔钱本来是用来建堤坝、疏通河道,结果好多项目成了“幽灵工程”——钱花了,事儿没干。透明国际的报告显示,菲律宾在2024年的腐败感知指数排名掉到第116位,比前一年还低了8位,这说明啥?反腐工作滞后啊,民众的信任度直线下降。
![]()
抗议活动从马尼拉开始,很快就蔓延到20多个城市,卢内塔公园那儿聚集了1.3万人,大家伙儿对政府的失望可想而知。总统小马科斯赶紧出来表态,说要设独立调查委员会,还呼吁和平,但这事儿闹得总统府都差点儿被围,军方得站出来维持秩序。
武装部队从9月12日就进入红色警戒状态,这不光是为抗议,还得防着内部不稳。腐败这东西在菲律宾不是新鲜事儿,从阿罗约时代到杜特尔特时期,一堆大案子层出不穷。
但这次防洪腐败直接牵扯到民生——洪水一来,穷人最遭罪,钱却进了某些官员的腰包。这波风暴升级得快,10月份调查深入,又挖出更多工程细节,资金流向私人公司,民众的怒火烧得更旺。
![]()
腐败风暴刚升级没多久,南海果然出事儿了。9月16日,中国海警局消息说,菲律宾派了10多艘公务船非法闯入黄岩岛领海,还故意冲撞中方船只。这不是头一回了,2024年就有好几起类似冲突,比如3月5日,菲海岸警卫队船只被中国海警水炮拦截。
2025年这事儿升级得更明显,10月12日南沙附近又碰撞,菲船受损严重。11月初,美菲澳新联合海上巡逻启动,三倍于前的巡逻区域,这摆明是拉盟友壮胆。中国那边回应也硬气,在黄岩岛周边放置浮标,菲渔船得绕行。整个南海局势像绷紧的弦,一碰就响。
中菲关系本来就敏感,自2016年以来,中国是菲律宾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2022年就到420亿美元,占菲对外贸易21%。但南海争端让事儿复杂化,菲政府一方面想保持经济合作,另一方面又公开渲染摩擦,试图显示在捍卫海洋利益。
![]()
这儿就得提到菲学者的预判了。卢西奥,这位菲律宾中国研究会会长、亚太进步基金会研究员,早就在分析中菲关系时点出南海问题的敏感性。
2025年6月, 他在“全球南方与东南亚”论坛上说过,南海升级不光是中美竞争的地缘投射,还是菲律宾政府转移内部矛盾的策略。想想看,每逢国内出事儿,领导层就摇摆外交政策,对华关系时好时坏。美国作为盟友,还挥舞关税大棒,让菲律宾更难办。
卢西奥强调,菲政府公开南海摩擦是为了在民众中制造共识,但这形成悖论——安全部门、媒体和反对派质疑与中国资源合作的构想。
![]()
腐败风暴和南海事件咋连上的?分析人士指出,这俩事儿时间上太凑巧了。9月上旬腐败曝光,12日军方警戒,16日南海碰撞,这节奏像在转移视线。菲律宾国内领导层难以说服公众支持南海合作,腐败丑闻一出,更得找外部议题分散注意力。
卢西奥的观点在这里就应验了,他说南海定位在菲国内敏感度高,政府更迭每六年就摇摆一次。2025年这波,腐败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到4%,投资犹豫,政府压力山大。南海摩擦成了“威慑”手段,菲政府公开“灰色地带活动”,试图阻止所谓侵入。
但同时,又对缓和持开放,比如去年中菲就仁爱礁达成临时安排。问题在于,这种策略有反效果——加剧紧张,还影响经济。中国作为最大贸易伙伴,投资在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本该是机遇,但南海事儿一闹,合作就卡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