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15日,韩国警方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韩国境内因语音诈骗造成的损失首次突破1万亿韩元,创下历史新高。警方表示,以“封闭式心理操控”为特点的新型诈骗手法,是导致损失激增的主要原因之一。
骗子让受害者写检讨书
心理操控式电诈升级
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10月,韩国共发生19972起语音诈骗案件,累计损失达1056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1亿元)。由于今年尚余近两个月,相关损失金额可能会继续攀升。尽管案件数量已从2021年的30982起降至今年不足2万起,但单案平均损失却从2498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2万元)飙升至529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5万元),增幅超过一倍。
警方指出,单案损失额的激增,主要源于诈骗手法愈发复杂,包括通过恶意软件窃取受害者的个人及金融信息,从而对受害者形成全面掌控。近期语音诈骗的一大特点,是受害者被置于“封闭式”情境中,持续遭受诈骗组织的心理施压和“煤气灯效应”式操控,几乎毫无反抗能力。专家指出,“煤气灯效应”是一种让受害者逐渐怀疑自身判断、从而被操控的心理手法。
诈骗分子通常借机编造“公检法调查”情境,以进一步压迫受害者。例如,他们常以“按原则应对你进行逮捕调查,但我可以破例给予‘临时缓行措施’”等话术诱导受害者,从而让其陷入完全受控的状态。
冒充检察官者会以“你涉及刑事案件”相威胁;冒充韩国金融监督院(韩国政府机构)职员的人则声称“你的身份信息被冒用、造成重大损失”,并以“我会帮你证明你是受害者,而不是嫌疑人”为诱导话术。此外,诈骗分子还会以“因你的疏忽造成巨大损害,需要提交一份检讨书”为由,进一步抓住受害者心理弱点。
在层层设计的精密剧本下,诈骗组织不仅套走受害者的现有资产,还诱导其以住房认购额度等作为抵押贷款,进一步扩大损失。即便受害者的资产已被全部转移,犯罪分子仍会继续施压,声称“为验证你是受害者,需要向法院缴纳保证金”,并要求受害者向家人或熟人借款汇入指定账户,使其陷入更深骗局。
年轻人成电诈重灾区
韩国警方加强防范宣传
数据还显示,这类诈骗的受害者中约52%为20~30多岁的年轻人。尤其是在损失金额超过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9万元)的高额受害者中,20~30岁年轻人比例从2024年下半年的17%翻倍至今年5月至7月的34%。
警方分析称,年轻人占比偏高,与其个人信息管理习惯和金融行为模式直接相关。相较其他年龄层,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更频繁公开个人动态,使其更容易被诈骗组织利用这些信息编造针对性的诈骗情境。同时,年轻族群更熟悉非面对面的线上金融环境,且活跃于虚拟资产投资领域,这也成为电诈损失持续上升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此,韩国警方表示,近期已制作5万份防诈骗宣传海报,并分发至全国各地的住宿设施,以提醒公众警惕“封闭式操控”类型的语音诈骗。警方指出,已有受害者是在住宿场所看到海报后才意识到自己正遭遇语音诈骗,从而及时避免了进一步财产损失。警方今后还将继续与金融机构及通信代理店合作,向相关从业人员讲解主要诈骗手法与应对措施,扩大防范宣传。
韩国警方调查部门负责人表示,近来的机构冒充型诈骗多伴随强烈心理操控,使受害者往往在为时已晚时才意识到被骗,其间通常已造成重大财产损失。他呼吁公众持续关注最新诈骗手法和防范要点,以保护自身免受语音诈骗侵害。
红星新闻记者 王雅林 实习记者 杨诗柔
(来源:红星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