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单身近3亿、结婚登记降至1985年以来最低:年轻人为何宁可不婚

0
分享至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讨论和分享,也给创作者带来持续的动力。数据一公布,我看到的不是单纯的数字对比,而是一组触动生活、折射社会节奏的信号。



我把五组硬数据摆在案头:核心适婚人群约1.2亿,真正完成婚登记的只有约588万对,创下自198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我国单身人口接近3亿,已超过很多国家的人口规模。彩礼的门槛、房价的高企、以及日常开支的刚性支出,像一堵堵墙,把年轻人往后推。若以彩礼为例,在三四线小县城起步价15万到20万,一线城市更高,甚至出现以房产首付作为附加条件的情况。若按一个月仅能存3千元的现实,五年左右的时间也未必能凑齐20万甚至更高的彩礼需求。



故事不仅是钱的问题,更是时间的成本。国家统计局的2025年数据提醒我们,职工一年要工作约2200小时,日均接近6小时,某些行业甚至超出这个区间。尤其是互联网、金融领域,程序员、分析师等群体,一年工作时长常超3000小时,工作日常几乎没有喘息空间。所谓“多干一天多赚一天钱”,在现实工作强度面前,往往成为情感与婚姻计划的高墙。加班、轮班、大小周等常态,让情侣的相处时间被挤压到极限。睡在折叠床、吃外卖,成为很多人描述的日常场景,情感沟通被工作压缩成零碎的对话。



不仅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一个家庭的系统性挑战。一个孩子从出生到中学阶段,奶粉、尿不湿、早教等一年至少5万的花费,若进私立、培优、外语、钢琴等辅导,成本还会进一步攀升,很多家庭直观感受到未来教育与生活成本的巨大压力。从公立学校到兴趣培养,综合算下来,养育成本甚至给年轻人带来“生得起养不起”的现实焦虑。更别提若老人需要照护,一线城市请住家保姆的月费也在8000元以上,定期体检和护理成本叠加,成为越来越现实的家庭顶层压力。



“421家庭结构”下的养老,成为无法回避的话题。独生子女的家庭在照护四位老人的情景下,压力叠加。请护工的支出不仅高,获取护理的稳定性与质量也成为家庭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试想若家中没有强力的社会支撑,谁来承担这份长期、持续的照护责任?这也是促使一些年轻人重新评估婚姻与家庭的一个重要变量。



当下的城市群,公共空间的使用也在发生变化。北京、上海等地的自习室常年高占座,80%上下的使用率成为常态;胶囊酒店等属于“短时独处空间”的需求放大,周末一房难求。日本的情感服务、韩国的单人生活形式,反映出全球范围内对“低负担生活”的追求正在成为新常态。这并非否定爱情,而是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多样化。年轻人愿意追求自我成长、独处的自在,不再把婚姻视为唯一人生入口。



社会发展到今天,存在已久的传统部件面临革新。彩礼、婚房、房贷分担等压力是结构性因素,若要改变结婚率,需要更系统的社会支持和制度保障。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可获得性提升,才可能让年轻人看到“婚姻不是唯一出路”的同时,仍有选择的尊严与希望。对政府与社会各方来说,推进包容性政策、强化社会保障体系、优化育儿与养老服务供给,是缓解家庭压力、提升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此我强调一个要点:获得权威认可的政策和举措,才具备引导力与执行力。数据背后是民生的真实感受,任何推动性的改革都需要以实际可行的配套措施来落地。不能只靠口号,也不能只靠短期奖励,需要在住房、教育、托育、护理等领域提供持续性、可负担的解决方案,给年轻人留下“可预期的未来”。



结论并非“关门打狗”。我的观察是,年轻人不是不向往爱情,而是希望生活质量得到实质性改善,愿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考虑婚姻。要实现这一点,必须让社会结构更具弹性,让时间成为爱情与家庭的伙伴,而不是叠加压力的负担。只有在住房、教育、养老等基础性公共服务方面取得更公平、可持续的改善,婚姻率才可能重新回到一个更健康的区间。

你怎么看?在你身边,工作、住房、育儿、养老的压力对婚姻规划有多大影响?有哪些现实的可行方案,能让年轻人既保有自我成长,也愿意走进婚姻的殿堂?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察与想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45岁董洁在北京定居,住豪宅不请保姆不通暖气,还要自己洗衣做饭

45岁董洁在北京定居,住豪宅不请保姆不通暖气,还要自己洗衣做饭

疯说时尚
2025-11-16 10:37:52
“快来逮捕我”,沈伯洋窜德发挑衅,不到24小时,大陆对其出重拳

“快来逮捕我”,沈伯洋窜德发挑衅,不到24小时,大陆对其出重拳

生活魔术专家
2025-11-17 06:20:49
画面公布!外媒:法国首次清晰展示新型超音速核巡航导弹,已在海军服役

画面公布!外媒:法国首次清晰展示新型超音速核巡航导弹,已在海军服役

环球网资讯
2025-11-14 14:02:06
现在有个中国足球专业性难题:拜合拉木现象

现在有个中国足球专业性难题:拜合拉木现象

林子说事
2025-11-16 15:44:44
兴隆社区居民宁愿打水也拒交水费,小区里还有人养羊

兴隆社区居民宁愿打水也拒交水费,小区里还有人养羊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11-16 15:45:43
被老鼠吃到灭绝70年,26只“树上龙虾”在悬崖奇迹幸存

被老鼠吃到灭绝70年,26只“树上龙虾”在悬崖奇迹幸存

诗意世界
2025-11-16 22:39:47
上趟厕所赔3-5万?杭州女子的遭遇太魔幻!这些法律坑人人都要防

上趟厕所赔3-5万?杭州女子的遭遇太魔幻!这些法律坑人人都要防

一丝不苟的法律人
2025-11-16 17:59:03
继杨颖、叶珂之后,黄晓明再次"拿下"大眼睛美女,网友:审美没变

继杨颖、叶珂之后,黄晓明再次"拿下"大眼睛美女,网友:审美没变

观察鉴娱
2025-11-16 17:16:50
央视对全红婵的称呼变了!两字之差看出差距,陈芋汐的话有人信了

央视对全红婵的称呼变了!两字之差看出差距,陈芋汐的话有人信了

泠泠说史
2025-11-12 17:24:02
她是我见过且认为在整个东亚最漂亮的女人

她是我见过且认为在整个东亚最漂亮的女人

小椰的奶奶
2025-11-03 14:38:30
早就想打!日媒首次爆料:中国双航母出动时日军战机已做战斗准备

早就想打!日媒首次爆料:中国双航母出动时日军战机已做战斗准备

诗意世界
2025-08-21 13:13:50
陈梦樊振东同病相怜关系曝光,拔出萝卜带出泥!

陈梦樊振东同病相怜关系曝光,拔出萝卜带出泥!

胡鋇就爱无拘无束
2025-11-14 18:56:06
赵雅芝的孙女罕见露面!跑到杭州助阵奶奶,好灵动可爱,很像爸爸

赵雅芝的孙女罕见露面!跑到杭州助阵奶奶,好灵动可爱,很像爸爸

心静物娱
2025-11-16 11:22:20
人民日报专访,揭开32岁周深的真实处境,那英确实一个字都没说错

人民日报专访,揭开32岁周深的真实处境,那英确实一个字都没说错

八斗小先生
2025-11-01 08:46:54
陈道明宣布电影节闭幕,高清怼脸拍,老得让人心疼!老年斑明显!

陈道明宣布电影节闭幕,高清怼脸拍,老得让人心疼!老年斑明显!

娱圈小愚
2025-11-16 11:06:50
尹锡悦结局已定?心腹全都招了,听到枪毙两个字后,他当场呆住

尹锡悦结局已定?心腹全都招了,听到枪毙两个字后,他当场呆住

夏目历史君
2025-11-14 22:17:31
大作家傅雷出轨相思成疾,妻子致电情敌:来我家吧,他无心工作

大作家傅雷出轨相思成疾,妻子致电情敌:来我家吧,他无心工作

浩渺青史
2025-11-12 08:47:49
西部排名又变了:湖人创NBA奇迹,马刺收大礼,3队排名互换

西部排名又变了:湖人创NBA奇迹,马刺收大礼,3队排名互换

篮球大视野
2025-11-16 15:04:28
徐新将成海港离队第一人,有望投奔李金羽,转会加盟辽宁铁人

徐新将成海港离队第一人,有望投奔李金羽,转会加盟辽宁铁人

体坛风之子
2025-11-17 04:30:07
11月16日晚间,多家上市公司发布重大利好利空好消息

11月16日晚间,多家上市公司发布重大利好利空好消息

A股数据表
2025-11-16 18:24:32
2025-11-17 08:07:00
温辞韫 incentive-icons
温辞韫
白云升远岫,摇曳入晴空
664文章数 6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5名中国游客在巴厘岛车祸死亡 伤者:司机一点伤没有

头条要闻

5名中国游客在巴厘岛车祸死亡 伤者:司机一点伤没有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财经要闻

房源暗中调价 央企举报广州国资房企

科技要闻

营销话术反噬信任,雷军不该只是一怒了之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手机
亲子
旅游
家居
本地

手机要闻

iPhone Air并非年度更新产品 2026年很可能没有iPhone Air 2

亲子要闻

一分钟教你判断孩子的咳嗽代表什么

旅游要闻

小心套路!商家包装的“快通”不是景区的“快速通道”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