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钛媒体APP)
01
孙正义,如何错过1500亿美元?
什么才叫“倒在黎明前”?6年前卖飞英伟达的孙正义体会最深刻。
一年前,在东京举行的AI峰会上,英伟达CEO黄仁勋与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同台亮相,两人将话题引向了彼此的过往。
黄仁勋开玩笑地谈到了孙正义在2019年出售软银持有的英伟达股份的决定,当时正值该公司在人工智能需求的推动下实现爆炸式增长之前。
软银2017年5月投资约36亿美元,获得了英伟达4.9%的股份,位列公司第四大股东,但很遗憾,还不到两年,2019年1月,软银整体清仓英伟达,回笼资金约69亿美元,账面盈利约33亿美元。孙正义如果持有到现在,这些股份的市值将超过1500亿美元。
这段往事无疑令孙正义既难堪,又难过。
黄仁勋在台上拥抱孙正义时打趣道:“我们可以抱在一起哭。”孙正义形容,2019年清仓英伟达,让人“痛哭流涕”,并坦言错过了英伟达人工智能驱动的崛起,对此他深感遗憾。
遗憾的还不止于此。黄仁勋回忆说,孙正义在当时甚至提出过全资收购英伟达的计划。事后看来,这的确是个“好主意”。这段对话凸显了英伟达从图形芯片专家转型为人工智能时代关键人物的历程,其GPU对于训练大型语言模型和构建数据中心至关重要。
此次峰会聚焦人工智能领域的进步,英伟达的Blackwell平台和其他创新成果成为全场焦点。孙正义以其通过软银愿景基金大胆投资科技公司而闻名,如今他已将重心转向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然而,他此前从英伟达的退出经历,却为高增长行业的时机选择敲响了警钟。
02
孙正义清仓英伟达,为了投OpenAI,2025年11月11日,软银宣布,已于10月份出售了3210万股英伟达股票以及部分T-Mobile股份,总交易额达91.7亿美元。
首席财务官后藤义光表示,此次出售是公司“资产变现”战略的一部分。他在一次投资者推介会上表示: “我们希望在保持财务稳健的同时,为投资者提供大量的投资机会。”这位首席财务官还宣布了一项1拆4的股票拆分计划。“因此,通过这些选择和工具,我们确保以非常安全的方式做好获得资金的准备,”他补充道。
软银用行动给了黄仁勋以回击。后藤义光直接向投资者表示:“我们之所以清仓英伟达,是因为去年9 月,我们第一次投资了OpenAI。”
有消息人士透露,软银出售英伟达和T-Mobile的股票,以及以其持有的Arm 股份获得的保证金贷款,是其向OpenAI投资225 亿美元以及其它项目(例如收购ABB的机器人部门)的“现金来源”。向ChatGPT追加投资225亿美元,这将使其持股比例从现在的4%提高到11%,并且根据公司业绩和未来估值,还有可能进一步增持。
此次股票出售加上愿景基金190亿美元的收益,帮助软银在第二财季实现了利润翻番。愿景基金一直在积极拓展和投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投资范围涵盖芯片、大型语言模型和机器人等领域。
尽管因为软银最近的清仓行为,导致英伟达股价下跌了2%,但软银仍然参与了几个依赖英伟达技术的AI项目,其中包括价值5000亿美元的美国Stargat(星际之门)数据中心项目。
华尔街分析师Rolf Bulk对此表示:“我们认为,这不应被视为对英伟达的谨慎或负面态度,而是软银在10月至12月季度至少需要305亿美元的资金进行投资。其中,包括向OpenAI投资225亿美元,向Ampere投资65亿美元。这笔钱相当于该公司在一个季度内的投资额已经超过了过去两年的对外投资总额”。
前后加起来,软银在OpenAI身上的投资将高达400亿美元,并押注其能迅速实现盈利。与此同时,华尔街投资者正质疑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能否带来回报。
软银两次买卖英伟达:第一次2017–2019年投入约36 亿、美滋滋赚走33亿,却提前下车;第二次2020–2025年又买回3210万股,最终在2025年10月再度清仓,套现约 58亿美元,用于全力押注下一轮AI大模型周期。
回顾软银两度投资英伟达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踏空、不断追高的过程,错过了暴涨过程中最香的一段。这像不像我们A股的小散?
![]()
03
做空英伟达的华尔街大空头,被爆头了?
看空英伟达的,不止孙正义。
英伟达这两年成了“全球算力之王”,也是当下华尔街最危险的一只股票:多头把它当信仰,空头拿它当靶子。在所有空头当中,最吸睛的无疑是《大空头》原型 Michael Burry。
根据2025年三季度披露的持仓情况,Burry的基金Scion Asset Management持有覆盖100 万股英伟达的看跌期权,名义规模约 1.87亿美元;同时,他还押上了覆盖500 万股Palantir的看跌期权,名义规模约9.12亿美元。这两项合计,接近11亿美元,占他全部组合的八成。
截至目前,这些期权是否已完全平仓、是否盈利,尚无公开披露,盈亏只能记录为“未实现”。
Burry 的逻辑并不复杂,却抓得很精准。
第一,估值集中度前所未有。
英伟达今年市值一度逼近5万亿美元,单只股票贡献了标普500自2022 年底以来约四分之三的涨幅。如此高度集中,在华尔街历史上极为罕见。
第二,盈利质量存疑。
他曾直指,部分科技巨头对服务器、GPU 设备的折旧年限过于“乐观”,可能在 2026-2028 年间少计提了超过1700亿美元折旧。如果未来折旧加速、资本开支重估,英伟达这台“挖金机”的上游盈利模型就会被重新定价。
第三,AI商业化兑现速度偏慢。
模型快速迭代,但能产生持续现金流的应用还在起步期。上游扩产、下游回款,两者节奏并不匹配,这容易形成周期性脆弱点。
对Burry来说,看跌期权的好处是“亏损可控、盈利不封顶”。但坏处也很明显:他必须等到某个真正的压力时刻,而时间站在英伟达这边。
2025年11月,曾因精准做空美国次贷而闻名的 Michael Burry 再次登上财经头条,这一次不是因为押中了什么“黑天鹅”,而是因为他主动把自己的基金关掉了。
根据美国证监会(SEC)网站信息,Burry旗下Scion Asset Management 的注册状态已在11月10 日被标注为“终止”。
按照今年3月的最新申报数据,Scion 当时管理的资产规模约为1.55 亿美元,刚刚踩在需要强制注册、强制披露持仓的门槛线上。这意味着,基金关闭前的体量已经不算大,但外界仍能通过13F等文件看到他的每一次下注。
他给投资者的一封信披露得更直接:自己对证券价值的判断,已经长期和市场处于“不同频道”。这几年,美股在AI概念带动下连续上涨,英伟达、微软、谷歌、Palantir 等公司市值轮番创出新高,而Burry却反复公开提醒科技板块估值偏离基本面,认为企业在算力资产折旧等会计处理上过于激进。
他最新一轮引人注目的操作,就是通过看跌期权做空英伟达和Palantir,把剩余不多的外部资金几乎全部押在“AI 泡沫会有代价”上。
在基金层面,他选择了抽身。注销注册意味着Scion不再对外披露持仓,不再承担公募化对冲基金的监管义务,很大概率会回到类似家族办公室的形态,只管理自有资金。Burry 在社交媒体上留下一句:“11 月 25 日开始去做更好的事情”,既像告别,又像给外界留下一道未解的题。
对市场而言,这一事件有两层含义:一方面,一个曾经在危机中证明过自己判断力的“老空头”,在AI热潮和超级科技股行情最热的时候,选择关掉仅有1.55 亿美元规模的基金,侧面印证了当下逆向资金在市场中的生存环境并不宽松;另一方面,他并没有宣布退出投资世界,而是从聚光灯下退回幕后。对于盯着英伟达、盯着整个算力链条的投资者来说,这更像是一种姿态:当自己的估值观和主流市场背离到一定程度,与其在公开赛道上继续较劲,不如关上门,慢慢等答案。
04
只用1%流通筹码,却撬动400亿美元市值。
![]()
做空英伟达记录,最后一次如果已平仓,显然是亏了
如果只看“被卖空的股数占比”,英伟达的空头不算高。截至2025年10月底,英伟达被卖空约2.39亿股,仅占流通股的1.02%,做空天数约1.4天。
但如果看名义金额,这家公司则是美国资本市场最大的单一空头标的:
也就是说——
空头只有1%的筹码,却站着超过400 亿美元的空头头寸。在这样的体量下,只要股价单日大涨3%或下跌3%,都能造成数十亿美元的盈亏波动。
从盈亏来看,英伟达空头就是一部“华尔街过山车”:
这群人不是输家,也不是赢家,而是围绕一只被全球科技循环推到顶端的股票,反复在关键节点上下注。
空头担心的,不只是贵。英伟达空头的逻辑大致可以拆成三条主线。
英伟达有着类似苹果在手机时代、台积电在制程时代的地位。但空头认为,在模型训练效率提升、ASIC 专用芯片发展、本土GPU加速追赶的大背景下,英伟达的“绝对垄断”正在被时间削弱。
换句话说,它不是没有替代,只是替代速度比资本市场预期更慢。但一旦速度被低估,估值就会从天台摔回地面。
即便按乐观预测,全行业AI投入产出比要在 2027-2029 年间才会真正显现。
在此之前,上游CAPEX继续拉升,而下游现金流并未同步增长。这种“现金流错配”,是典型的周期性风险源。
空头怕的不是英伟达不赚钱,而是现金流兑现的节奏被过度提前计入股价。
随着服务器、加速卡、光模块投资规模爆炸式增长,科技巨头未来两三年的折旧周期可能面临监管调整。在资本市场最乐观的一段时间里,会计政策只要略有变化,英伟达的利润表就会敏感反应。
空头的思路是:这是过去科技股泡沫中最经典的风险点,通常出现在“繁荣的中后期”。
空头对英伟达的冲击:不是摧毁趋势,而是制造波动。
英伟达空头并没有改变股价方向,但确实在几个层面产生了冲击。
英伟达的波动大部分并非来自基本面,而是来自巨大的期权仓位。
当看跌期权集中在某些日期、某些行权点位时,它会与做多力量形成“价格绞杀”——深 V大跳水和暴力反弹反复交替。
资本对英伟达的态度越极端,波动越夸张,空头在其中起到了关键助推作用。
Burry下注的消息公布后,多位科技公司CEO公开反击,其中包括 Palantir CEO,他称空头“无法理解 AI 的长期价值”。
一边认为“AI 将定义未来 20 年产业格局”,一边认为“这是1999 年的重演”。空头的存在,让市场不再只剩下单向情绪。
结语
最近,A股算力板块整体回调。英伟达的走势,无疑会对达链和国产算力的走势产生深刻影响。
英伟达的故事,在某种意义上,象征着“电—碳—算”时代的资本主线。
多头相信算力是新基建,是全球数字化的底层,是未来20年最确定的赛道;
空头则提醒我们,越是确定性极高的赛道,越容易积累被忽视的风险。
空头不是破坏者,而是市场在试图纠偏。当一个公司的市值大到足以影响全球股市、债市、外汇甚至政策时,空头的出现,反而是市场健康的一部分。
在英伟达这台“超级服务器”继续高速运转的同时,那些逆势押注的人让我们得以从另一个维度,重新审视未来的算力世界究竟要向哪里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