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2 日晚间,叮咚买菜交出 2025 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
在去年同期高增长的基础上,这家生鲜电商再次刷新纪录:GMV 和营收双双创下历史最高,还实现了连续 12 个季度 Non-GAAP 盈利。
![]()
要知道,生鲜电商早年都是烧钱补贴的重灾区,能做到连续盈利的寥寥无几。
更关键的是,面对行业竞争,叮咚早已跳出低价内卷,转向了一场 “效率与能力的长期战争”。
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赚钱密码?咱们一步步拆解。
一、财务硬实力:规模盈利双突破,39.4 亿现金扛风险
2025 年 Q3,叮咚买菜的核心财务数据相当亮眼,每一个数字都透着稳健。
GMV 达到 72.7 亿元,营收 66.6 亿元,这两个关键指标都创下历史季度新高。
更难得的是,这是在去年同期快速增长的高基础上实现的,已经连续 7 个季度保持规模同比正增长。
![]()
盈利方面更是扎实,Non-GAAP 标准下净利润 1 亿元,净利润率 1.5%;GAAP 标准下净利润 0.8 亿元,净利润率 1.2%。
这意味着叮咚已经实现连续 12 个季度 Non-GAAP 盈利,连续 7 个季度 GAAP 盈利,经营性现金流也连续 9 个季度为正。
截至 Q3 末,公司在手现金及等价物等各类资金余额达 39.4 亿元,充足的 “弹药” 让它在行业波动中更有底气。
放在生鲜电商行业来看,这样的盈利稳定性堪称 “异类”。
要知道,生鲜行业天然带着高损耗、非标品的属性,早年很多平台都死在烧钱补贴的路上,而叮咚已经找到了可持续的赚钱模式。
二、增长核心:37.2% SKU 撑起 44.7% GMV,“好商品” 才是流量密码
叮咚能持续增长,核心秘诀就藏在 “好商品” 这三个字里。
9 月份的数据显示,达到 “好商品” 标准的 SKU 占比已经提升至 37.2%,但贡献的 GMV 却占到了整体的 44.7%。
这个反差数据很能说明问题:不是靠 SKU 数量多取胜,而是靠品质过硬的商品拉动消费。
从年初到 9 月,这个占比实现了飞速提升,也印证了用户对高品质生鲜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
反映到用户数据上,效果更是直接。
该季度月下单用户转化率同比提升 1.6 个百分点,月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 4.1%,月均下单频次达到历史最高的 4.6 次,同比增长 4.9%。
尤其是会员用户,月均下单频次冲到了 7.7 次的历史峰值,相当于每周将近两次下单,用户黏性可见一斑。
这背后正是 “4G” 战略的功劳:好商品、好用户、好服务、好心智,用差异化品质替代低价补贴,让用户心甘情愿复购。
就像健康概念商品的爆发,配料干净标签商品上半年销售额突破 5 亿元,低 GI 商品从 2023 年上半年不足百万,涨到 2025 年上半年近 6000 万元。
“寻味中国” 计划覆盖全国,300 支左右的特色 SKU,让叮咚在同质化竞争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三、效率革命:1.5% 损耗率碾压同行,数字化筑牢护城河
生鲜生意难就难在 “非标、高损耗、强时令”,这也是行业高门槛所在。
传统生鲜零售的损耗率通常在 15%-30% 之间,而叮咚买菜靠着数字化技术,把损耗率控制在了 1.5%,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
这背后是全链路的数字化改造:自研 ERP 系统打通人、货、仓、运,AI 技术用到商品运营、库存管理等各个环节。
生鲜周转周期降至 2.1 天,比行业平均水平快了不少,相当于用效率减少浪费,把损耗变成利润。
前置仓网络的优化也功不可没。
第三季度叮咚新增了 17 个前置仓,2025 年累计新增 40 个,持续深耕江浙沪市场,在高密度布局的基础上扩大服务范围。
高密度的前置仓不仅能提升配送速度,还能根据区域消费特点精准备货,进一步降低损耗。
这种 “数字化 + 前置仓” 的组合,让叮咚在供应链上形成了别人难复制的优势:采购成本更低、损耗更少、配送更快。
简单说,别人还在靠补贴抢用户的时候,叮咚已经靠效率赚差价了,这才是可持续的竞争壁垒。
四、竞争新格局:放弃价格战转打 “能力战”,小城市场成新蓝海
面对未来的行业竞争,叮咚买菜创始人兼 CEO 梁昌霖看得很明白:短期价格战、规模战没用,长期拼的是效率战、能力战。
![]()
随着市场逐步回归理性,那些真正有供给能力、产品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公司,才能穿越周期。
叮咚的选择是,不参与低价内卷,而是聚焦核心能力建设,用品质和效率说话。
而市场空间依然广阔。
现在即时零售已经成为居民日常消费的基础设施,2024 年网购人群中即时零售渗透率已经从 49% 提升到 59%。
华东很多小城市场的购买力正在释放,高品价比的生鲜食品还有很大需求缺口。
从品类来看,生鲜是即时零售的核心品类之一,占比 26%,随着消费升级,用户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正是叮咚的优势所在。
加上 39.4 亿元的充足资金储备,不管是拓展新市场,还是优化供应链,都有足够的底气。
未来的战略也很清晰:继续深化 “4G” 战略,聚焦大单品打造,用数字化提升效率,同时瞄准华东小城市场,把高品质生鲜送到更多消费者手中。
结语
叮咚买菜 Q3 财报最值得关注的,不是 GMV 和营收的新高,而是证明了 “品质增长” 的可行性。
在生鲜电商从烧钱补贴到理性竞争的转型中,叮咚用连续盈利证明,不靠低价靠品质,不靠规模靠效率,同样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随着行业竞争越来越聚焦核心能力,那些能把商品做好、把效率做高、把用户服务好的企业,才能真正赢得未来。
而叮咚已经用 12 个季度的持续盈利,和越来越深的用户心智,站稳了脚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