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都不能少
——我的“送教上门”的故事
文/王小容
冬日,凛冽的风如一把把锋利的刀刃,割着脸颊生疼。阳光像是被这寒风吓破了胆,只怯生生地洒下几缕微弱的光线,在蜿蜒曲折、坑洼不平的小路上,艰难地勾勒出我和肖校长沉重又急切的脚步轮廓。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脑瘫儿童谢波浪(化名)那被命运遗忘在角落的家。
来之前,我无数次在脑海中预演与她见面的场景,自以为已筑起足够坚固的心理防线。可当那扇破旧不堪的门缓缓打开,当她那瘦弱、扭曲又满是污渍的身影映入眼帘时,我的心瞬间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住,窒息般的震撼如汹涌的潮水,将我彻底淹没。
16岁的她,身形瘦弱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其吹散,像一株在狂风中摇摇欲坠的残花。下巴与衣领间,挂着一块早已辨不出原本颜色、满是污垢与口水的毛巾,长长的口水不受控制地顺着嘴角流淌,在毛巾上洇出一片片触目惊心的深色痕迹,宛如一幅被泪水浸透的残败画卷。她的头发凌乱地散落在脸颊两侧,几缕发丝被汗水黏在脸上,双眼空洞无神,却又在看到我们的瞬间,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微光,像是黑暗中即将熄灭却又顽强挣扎的烛火。
一见到我们,她的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嘴里发出“咿咿呀呀”含糊不清却又急切的声音,仿佛在拼命呼喊着一丝希望。左手紧紧地握着拳头,在膝盖上用力地拍打,那力度仿佛要将所有的痛苦与渴望都通过这拍打宣泄出来;时而又在空中胡乱地舞动,像是一只被困在笼子里、拼命挣扎想要飞出的小鸟。
我怀着满心的怜悯与疼惜,轻轻拿起一块干净的毛巾,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世间最珍贵的易碎品,小心翼翼地帮她擦拭着口水。随后,我从包里拿出特意为她准备的糖果,轻轻剥开糖纸,递到她的嘴边。然而,她却像一只受惊的小兽,猛地一扭头,眼神中充满了警惕与抗拒,坚决地拒绝了这小小的善意。
据她奶奶含着泪讲述,除了接受爷爷奶奶喂她的东西外,其他人给的一概不吃。这小小的拒绝,如同一把锐利的针,直直地刺进我的心,让我疼得几乎喘不过气来。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被孤独与恐惧紧紧包裹的小生命,在黑暗的深渊中独自挣扎,无人能懂她的痛苦,无人能给予她真正的温暖。
后来,我把精心挑选的作业本和笔拿了出来,轻轻握住她那僵硬得如同冰冷铁块的手,试图引导她拿起笔写字。当笔尖触碰到纸张的那一刻,她原本空洞的眼神里瞬间闪过一丝光芒,那光芒如同黑暗中突然划过的闪电,虽然短暂,却足以照亮她内心深处那片被遗忘的角落。
她侧过头,用那双充满好奇与惊喜的眼睛看着我,眼神中流露出了之前从未有过的幸福。那幸福,如同春日里破土而出的第一株嫩芽,带着对生命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憧憬。是啊,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握笔,对于我们来说再平常不过的举动,对她而言却是一场跨越生死、冲破黑暗的探索,是她与知识亲密接触的开端,是她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呐喊,怎能不让她激动呢?
但她的智商仅相当于甚至还不如一个婴儿,能清晰说出的只有“奶奶”“妈妈”这两个简单的词语。那一刻,我心酸得几乎要落下泪来,仿佛看到了一个被命运无情抛弃的孩子,在知识的海洋前望而却步,在美好的世界外孤独徘徊。同时,内心也被一种深深的震撼所填满。我感叹于人类对知识、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本能,这种本能就像一颗深埋在心底的种子,无论遭遇多少艰难险阻,都渴望破土而出,迎接阳光。
然而,现实却给她设置了重重难以逾越的障碍。她右手的手指僵硬得如同被冰封的树枝,没有一丝温度,没有一丝力气。听她奶奶说,这只手从来没有抓过东西,也从未接受过任何训练,习惯性地紧紧握着拳头,仿佛那是她对抗世界的唯一武器,是她在这残酷命运中坚守的最后一道防线。
我握着她的手写字,那感觉就像握着一块坚硬的石头,每写一笔都要花费极大的力气。我的手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勇士,找不到方向,却又不能放弃,因为我知道,我的每一次努力,都可能成为她走向光明的希望。
为了让她更加放松和开心,我打开手机,播放了一首轻柔的音乐,然后跟着音乐轻轻唱了起来。那歌声,如同潺潺的溪流,在空气中流淌,试图滋润她那干涸已久的心灵。没想到,这简单的举动却让她更加激动了。
她坐在凳子上,像一只被囚禁已久突然获得自由的小鸟,撅起屁股不断摇晃,身体随着音乐的节奏疯狂摆动。手也不停地摆动着,仿佛在指挥着一场无形的音乐会,要将所有的痛苦与无奈都通过这摆动释放出来。嘴里“啊啊”地喊着,那声音虽然含糊不清,但却充满了无尽的喜悦,就像春天里破土而出的新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仿佛在向世界宣告她的存在。
或许是她真切地感受到了我的善意,临走前,当我再次喂她东西时,她竟然欣然地张开了嘴,那模样就像一只等待喂食的小鸟,乖巧而又可爱。她的眼睛里闪烁着信任的光芒,仿佛在说:“老师,我相信你,你是那个能带我走出黑暗的人。”
我要走了,她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努力地想要起身送我。我赶忙走上前去,搀着她慢慢站起来。她紧紧地攥住我的手,那力度大得让我有些惊讶,仿佛一松开手,我就会消失不见,她就会再次陷入那无尽的黑暗之中。她的手心里满是汗水,湿漉漉的,但那股力量却无比坚定,就像她对生活的渴望,从未动摇。
她久久不肯松开我的手,眼神里满是不舍和依恋。那眼神,如同深邃的湖水,蕴含着无尽的情感,有对老师的感激,有对知识的渴望,有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我无法知道在她心里,老师究竟是什么样的形象,但我能真切地感觉到,老师、学校在她心里,肯定有着特殊的含义和向往,那是一个充满知识、充满温暖、充满希望的世界,是她心灵的避风港,是她在这残酷命运中唯一的寄托。
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无比沉重。一方面,我深深可怜她那特殊而又艰辛的生命,她从一出生就面临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就像一只被折断了翅膀的小鸟,无法自由地飞翔,只能在黑暗的角落里默默挣扎。另一方面,我又被她对美好的渴求所感动,尽管身体不便,但她依然努力地想要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想要追求知识,这种精神让我为之动容,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明白了生命的坚韧与伟大。
我知道,仅仅凭我们的“送教上门”活动,仅仅凭我或者几位老师的微薄力量,能给予她的仅仅是一点萤火虫般的光芒。这点光芒在黑暗中或许显得微不足道,但它却有着无比强大的力量。
对于这些重度残疾儿童来说,知识就是打开心灵之门的钥匙,是他们走向外部世界的桥梁。每一次送教,我们带去的不仅仅是书本和文具,更是一份希望,一份对未来的憧憬。就像在干涸的土地上播下一颗种子,虽然渺小,但却蕴含着无限的生机;就像在黑暗的隧道中点燃一支蜡烛,虽然微弱,但却能指引他们走向光明。
就像谢波浪,当她第一次握笔,当她在音乐中露出开心的笑容,当她愿意接受陌生人喂的东西,这些都是她成长的脚印,都是我们送教意义的体现。我们的到来,让她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在关心着她,还有人在为她打开一扇通往知识殿堂的门。这扇门虽然不大,但却足以让她看到外面五彩斑斓的世界;这道光芒虽然微弱,但却足以在她心中点燃希望的火种,让她相信,生活并非只有黑暗,还有光明在等待着她。
我愿意做这只萤火虫,让这丝光亮能在她心里不停地闪耀,哪怕只是短暂的一瞬,也要让她感受到温暖与希望。我期待“送教上门”活动能为这些不能到学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打开一扇心灵的门,让他们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感受到人间的温暖。我期待更多的人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用我们的爱和关怀,为这些折翼的天使搭建一座通往外部世界的桥梁,让他们能够跨越障碍,拥抱美好的未来。
时隔多年,那个曾经不会说话,但见到我就无比开心的女孩,那个开始愿意吃陌生人东西的女孩,那个我走时拉着我要跟我去学校的女孩,依然如此清晰地触动人心。她的形象,如同刻在我心中的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每一次回想,都让我心潮澎湃。
后来,我又去看望过她几次。每一次见到她,都能感受到她眼神里明显的变化,多了一份被岁月温柔以待的安宁。那安宁,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而又惬意;又如同春日里的微风,轻柔而又舒缓。
或许她记得:曾有一位老师,用温暖的手握着她,带她触碰过另一个世界,让她对生命有了新的体验。或许,她心中“向往”的种子早已在不知不觉中生根发芽,如今已开出了烂漫的花朵,那花朵,散发着知识的芬芳,弥漫着希望的香气,成为了她生命中最美丽的风景。或许我带去的那束微光,已经在她心里汇聚成了星河,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让她在黑暗中不再孤单,让她相信,总有一天,她能走出那片黑暗,迎接属于自己的光明。
愿每个折翼的天使,都能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就像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春日的暖阳,驱散心中的寒冷与孤独;愿所有送教老师的每一步,都能为这些折翼的天使搭建一座通往外部世界的桥梁,让他们能够跨越命运的鸿沟,拥抱美好的未来;愿“一个都不能少”的呼声永留每个人的脑海,让爱与知识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温暖每一颗心灵,让这个世界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
![]()
【作者简介】王小容:湘中涟源人也,执教鞭于渡头塘中学。耕耘讲台,敬业不辍;终日教诲学子,呕心沥血。青春尽付黉门,素志长存教化。粉尘写春秋,无言胜千言;诗书养性情,有癖寄高怀。闲来执笔作小诗,聊以自娱;静处观心得淡泊,独守清明。正所谓:半生传道守方寸,一纸云笺写性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