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受抑郁困扰的朋友会担心:我这种情况,以后会不会转成双相?确实,一些一开始被诊断为抑郁症的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情绪突然变高、精力旺盛的情况,最终被调整为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当然,并不是所有抑郁都会走向双相,但的确有一些信号,值得我们多留心一眼。
25岁前重度抑郁,要警惕双相
如果第一次经历重度抑郁是在25岁之前,尤其是青少年时期,就需要多一分警觉。大脑在这个阶段还处于发育期,情绪调节系统就像还在调试中的精密仪器,相对不够稳定。临床观察发现,早发的抑郁症在未来出现情绪"转向"的风险确实更高。
![]()
服药后的异常反应:重要的警示信号
这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情况。有些患者在服用抗抑郁药后,不仅没有感到情绪提升,反而出现异常的状态:比如突然变得精力旺盛,连续几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也不觉得困、话变得特别多,思维停不下来、盲目自信,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冲动消费,做出冒险决定等等问题。
![]()
这种反应很可能不是简单的"药效好",而是潜在的"转躁"信号。就像一位患者描述的:"吃了抗抑郁药后,我突然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连续三天几乎不睡,疯狂购物直到刷爆信用卡。"这种情况下,一定要立即复诊,因为这可能提示你属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潜在人群,单纯的抗抑郁治疗反而会"触发"躁狂发作。
当抑郁和躁狂同时存在
最容易被忽视的,是那些同时带着抑郁和躁狂特征的"混合状态"。患者可能内心充满绝望和痛苦,表现出来的是烦躁不安、思维敏捷;或者明明已经非常疲惫,但是睡到凌晨就已经睡不着了。这种矛盾的体验这种"抑郁躁狂"的混合状态,是转向双相的重要预警。
![]()
家族和性格:不能忽视的因素
如果直系亲属中有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那么你需要对情绪变化保持更多觉察。同时,那些天生精力充沛、性格外向、对自己要求完美的人,也可能比内向、被动者更容易出现转相。
看到这里,大家也不要过度紧张。认识这些信号,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照顾自己的情绪健康。如果你在抑郁治疗过程中注意到这些变化,最明智的做法是:尽快与医生沟通,详细描述你经历的所有变化。医生可能会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开始记录情绪日记,帮助医生更准确地把握你的情绪波动模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