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13 日,英国政治评论员萨米・哈姆迪终于回到伦敦。
三周前,他在旧金山机场被美国移民部门突然拘留,理由是 “支持恐怖主义”,但全程没收到任何正式指控。
这场拘留看似是个体遭遇,实则牵扯出签证撤销、剪辑、言论自由等一系列争议,甚至还和特朗普的遭遇撞了车。
![]()
一、机场惊魂:签证突被撤,五小时押送荒郊
10 月 26 日,哈姆迪正在旧金山机场等候飞往佛罗里达的航班。
他此行是来美国做巡回演讲,核心内容就是揭露美国政府的 “以色列优先” 政策。
没等登机,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人员突然出现,直接告知他的签证已被撤销,却没给出任何具体解释。
![]()
随后他被塞进货车后厢,狭窄的空间让人窒息,在完全不知道目的地的情况下,被押送了五个小时到荒郊野外的拘留点。
拘留期间,他连联系律师的权利都被剥夺,直到妻子向媒体曝光情况才稍有转机。
而这一切发生前,美国右翼活动家劳拉・卢默已在社交媒体上对他发起攻击,甚至在他被扣押后发帖写下 “剥头皮” 字样。
二、大战:剪辑片段定 “罪名”,特朗普也躺枪
美国政府给哈姆迪扣上的 “帽子”,核心依据是一段被剪辑的。
特朗普政府援引亲以色列组织 Memri 的片段,称他在 2023 年 10 月 7 日哈马斯袭击后 “为恐怖主义喝彩”。
![]()
里,哈姆迪呼吁听众 “庆祝巴勒斯坦人的胜利”,还问大家是否 “感受到狂喜”。
但哈姆迪明确表示,这段是断章取义,同场演讲中他其实谴责过所有暴力行为。
更讽刺的是,这种 “拼接操作” 连特朗普都遭遇过 —— 他的言论曾被 BBC 剪辑呈现,如今正起诉对方索赔 10 亿美元。
巧合的是,就在哈姆迪 11 月 13 日返回英国当天,BBC 已经公开致歉。
三、执法迷局:未控罪未示证据,自愿离境戳破谎言
美国国土安全部助理部长特里莎・麦克劳克林在 11 月 13 日发表声明,坚称哈姆迪是 “非法移民和恐怖主义同情者”。
![]()
但代表哈姆迪的美国伊斯兰关系委员会(CAIR)律师团队却爆出关键信息:政府从未指控他犯有任何罪行,也没说他构成安全威胁。
实际上,哈姆迪是在签证被突然取消后,被以 “签证逾期” 为由起诉的。
更重要的是,他并非被驱逐或遣返,而是依据自愿协议离境,协议里没有禁止未来入境的条款。
“如果政府真有可信证据,哈姆迪今天就不会以自愿离境身份获释。”CAIR 在声明中直接戳破了官方说法的矛盾。
截至目前,美国国土安全部仍未回应签证取消的具体原因和相关指控。
四、拘留所见闻:42 年绿卡持有者被拘,司法拖延酿悲剧
这场拘留让哈姆迪最揪心的,不是自己的遭遇,而是拘留所里其他被关押者的处境。
他亲眼见到一位来自拉丁美洲的男子,持有绿卡在美国生活了 42 年,和美国公民结婚育有子女。
就因为一次例行移民报到,他被当场拘留,案件审理被一再拖延数月,至今无法和家人团聚。
还有一名 23 岁的车臣青年,为了逃避乌克兰参战征召申请美国庇护,却在拘留所里待了 10 个月,患上了深度抑郁。
拘留所里经常播放特朗普政府的广告,宣称正在 “遣返罪犯”,但哈姆迪环顾四周,看到的都是普通人。
“他们不是不配留在美国,只是根本没机会见到法官。” 哈姆迪直言这是一场司法悲剧。
![]()
这些人的遭遇,暴露的是美国移民执法中日益严苛的手段,以及背后的程序不公。
哈姆迪的巡回演讲本是为了发声,却没想到亲身经历了言论自由被压制的现实。
他警告说,现在美国的执法逻辑已经越来越极端,连挥舞巴勒斯坦国旗都可能成为 “罪名”。
但值得注意的是,纽约州众议员佐兰・马姆达尼的当选,恰恰说明美国公众对巴勒斯坦的立场正在转变。
这场看似针对个人的拘留,本质上是不同立场的碰撞,更是言论自由与执法权力的博弈。
当一段剪辑的就能成为限制入境的理由,当签证可以被随意撤销而不解释,所谓的 “国家安全” 究竟成了谁的挡箭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