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的四川广元旺苍县,山雾还没来得及散开,春坪村通往万家乡的土路上,已经印下两行浅浅的脚印。
这是十一岁的段正刚,正攥着哥哥的衣角,踩着露水往学校赶。尽管脚下的石子硌得脚掌生疼,但往学校的脚步却是一步也不曾慢下来。
这段两小时的路程,是他从一年级开始就必须每周往返的“上学路”。那时的段正刚,从没想过“走出大山”会是什么模样。他也更预料不到,一颗足球将会如何彻底改写他的人生。
今年10月9日,央视《足球之夜》用25分钟讲述了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广元队的故事,其中球员段正刚这段从大山泥土里“长”出来的逐梦经历,让无数人为之动容。
![]()
旺苍县盐河镇春坪村,这里的山路蜿蜒曲折,距离广元市区需要开车4个多小时。
段正刚的童年,和大山里好多留守儿童一样:爸妈常年在山西太原打工,他和弟弟跟着奶奶过,山间的土地就是唯一的游乐场。
![]()
村里没有小学,最近的教学点在万家乡,段正刚从一年级就开始住校。每周,他和同村的哥哥们一起往返于家和学校,单程就要步行两个多小时。
“每天下午3点多就放学了,离家近的同学都回家了,只有我在学校里。刚开始住校的时候,很不习惯,还偷偷哭过几次。”八人间的宿舍里,一年级的段正刚成了最早入住、年龄最小的那一个。
学校条件简陋,没有足球场,篮球架也只能满足高年级用,每当夜幕降临,高年级的学生上着晚自习,年幼的段正刚就在不大的校园里独自徘徊。
当被问及那时是否想象过大山外的世界时,段正刚的回答有些令人心酸:“没有想象过,因为没有出去过,也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样,就感觉是安于现状那种,想着未来能找个工作就行。”
大山就像一道无形的屏障,既保护着他的纯真,也限制着他的视野。
![]()
2014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段正刚的人生轨迹。那时他刚满11岁,正读四年级下学期。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是周三下午,活动课结束后,我和同学都在食堂排队打饭了,校长突然走进来让我们年级集合。”段正刚跟着人群跑到操场,才知道是广元来的体校教练要选拔特长生。
![]()
轮到段正刚时,教练让他和另一个同学做了折返跑等身体素质测试,“结果出来后,教练跟我说,有意向的话可以到广元看看,来试试踢足球。”
回家后,段正刚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在外打工的父母,说他想出去看看。“我爸妈说这种机会是很少的,就我去试试。”
那年五一假期,父亲也特地赶回来,带着他踏上了前往广元的旅程,段正刚也成了村里唯一一个去参加足球选拔的孩子。
当时从万家乡到旺苍,只有一班车,早上7点发车,段正刚和父亲早早地起床赶车,然后中午再从旺苍坐车到广元,这趟路,他们走了六个小时。“心里挺紧张的,因为没有接触过足球,也不知道是怎样的考核和训练模式,心里很没底。”
到广元的体校后,经过一系列测试,段正刚成功通过了选拔。回家后,想到陌生的训练场和新环境,他心里开始打退堂鼓,但是父亲的鼓励和支持,让段正刚决定抓住这次机会。
![]()
2014年,五一假期结束,段正刚正式进入广元体校训练。离家的第一个星期,对这个11岁的孩子来说异常难熬。
体校的生活严格而规律:早上6点半起床,步行到广元市八二一中学上文化课,下午放学后到奥体中心训练,晚上7点开始晚自习,9点结束。
![]()
“刚开始真的不适应,当时经常偷偷一个人哭,也不敢跟家里人说,怕他们担心。”陌生的环境、严格的训练、还有对家人的思念,都让这个山里娃倍感压力。
幸运的是,足球场上的师兄们给了他温暖。“我是最后一批进去的,那些师兄们已经练了一部分了。”刚开始,段正刚只能从最基础的动作学起,“脚弓传球,教练先纠正动作,动作如果还是不标准,师哥们也会帮我。”
渐渐地,在队友的帮助下,段正刚开始适应了新的生活。“慢慢熟悉后,大家经常会在一起聊天、一起玩,就觉得这里也不陌生了,训练也没那么苦了。”
在体校待了一年后,广元天立国际学校招收足球特长生,段正刚和队友们一起被选入该校,一边训练一边读书。“因为我们是特长生,加上家庭贫困,学校就进行了学费减免。”段正刚格外珍惜这个机会,训练更加努力刻苦。
![]()
初中毕业后,段正刚进入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在那里,他第一次感受到了“真正的差距”。“学校的足球氛围特别浓,足球实力更是名列前茅,队友也都是全省选来的好苗子,我刚上高一的时候,跟他们在一起,我连拿球都不敢。”
段正刚回忆,第一次参加全国协会杯时,教练让他打主力,他却紧张得手脚发抖,“那场比赛表现特别差,下场后躲在更衣室里哭,觉得自己拖了队伍后腿。”
那次经历也让段正刚有些灰心,一度怀疑自己是否适合走这条路。转机,出现在高二暑假。
当时球队一起到丽江集训,之后又去佛山参加全国邀请赛,这次“以赛代练”的经历对段正刚的影响特别大,“我当时什么都没想,就想着每场我都要拼尽全力。”
![]()
当球队捧起冠军奖杯时,段正刚抱着队友大哭一场。那是他第一次在全国比赛中夺冠,也是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努力真的能追上差距”。
随后,他又随队参加了“四川贡嘎杯”,和球队一举夺得亚军。“虽然没拿冠军,但已经很满足了。”他说,那次比赛让他明白,足球不仅是体力的较量,更是心态的比拼。
![]()
高三那年,备考成都体育学院成了段正刚最重要的目标。
“备考的时候特别努力,因为不敢复读,复读要自己交学费。所以,我就跟自己说,没有退路,一定要考上。”
时间也被他安排得满满当当:白天上课,晚上7点钟到操场训练,练到8点半、9点,再去上晚自习。就连春节,段正刚都只回家待了十多天,就回学校加练专项技能。
2023年,段正刚最终以专项分优异、总分第五的成绩考入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
进入大学后,段正刚对足球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学习方面,学校开设的专业课,让我更深入地了解足球。以前只知道埋头练,现在会研究战术、分析球员特点,觉得足球更有意思了。在训练方面,因为学校球队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家都很强,在这种环境下对我也是一种历练。”
![]()
今年,段正刚还入选了广元队参加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如今的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初次上场紧张得“不敢拿球”的新手。
“虽然是替补队员,但我还是很骄傲,现在心态平和多了,教练让我上场,我就拿出百分百的精力;让我当替补,我就服从安排,认真学习。”说这话时,段正刚的语气从容而坚定。
![]()
从旺苍县盐河镇春坪村的泥土地,到成都的大学,再到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的绿茵场,这条路上段正刚走了整整十一年。
他的故事被央视《足球之夜》报道后,朋友们、室友们纷纷在群里@他,给他发来视频,“大家都为我点赞,说‘太励志了’,也鼓励我继续努力。”
![]()
谈及未来的职业规划,段正刚的目标依然围绕着足球:“(想做)足球教练员或者裁判员,还有就是再把自己学历继续提升一下。”
他的梦想也很朴实:保证家庭基本经济开支,有足够经济条件,带家人出去看一看、走一走。“爸妈虽然在外打工,但他们也没去过正规的旅游景点,不舍得花钱,奶奶更是连县城都很少出。所以我想带他们去旅游,去吃好吃的,让他们也享享福。”
回顾自己和足球的缘分,段正刚说,于自己而言,足球不只是一项运动,更是改变命运的契机。对于和他一样来自大山、怀揣梦想的孩子,段正刚想说:“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这样的‘契机’,但只要不放弃,总有一条路能通向远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